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9592|回复: 9

对需用系数取值的一些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2 16: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2007年《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中对民用住宅负荷计算需要系数Kx的取值还是沿用历史版本的参数,对于每相供电1~3户Kx=1,4户Kx=0.95,与其节能篇的主题不甚相符!用它去计算负荷能达到节能和节约的目的吗?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李逢元先生撰写的《住宅用电负荷实例与分析》中,通过连续三年的考证,一打量数据统计证实了每相2~4户的需要系数,三年共9项,8项在0.62以下,只有一项是0.84,都远远小于0.95~1的值。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阿斯 + 10 鼓励思考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22 20: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办法,如果不是国家不改参数,你设计的时候会用个人统计的那么低的系数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冷若冰 + 20 灌水上榜。。。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22 22: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民用建筑需要系数取值偏大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也不仅仅是住宅 相关部门早该做相应的工作了 技措的引用表格有说也是国外(新加坡?)数据 我们貌似没有自己的科学统计
住宅要说浪费其实多体现在变压器选择上 系数的确定设计师要根据经验把握 要说每户那点电线电缆和保护电器 如果说目前有浪费的 也不在系数上 国家规范每户不低于10平方进线 照明回路2.5平方 有什么科学依据拿出来看看?住宅规范执行了多少年了 全中国都是10平方进线 这个前瞻真厉害啊 十年不落后 我看再过十年依旧不落后 建筑寿命50年在当今中国大部分很难做到 我看住宅建筑电气率先做到了 哈哈
     
发表于 2010-11-22 23: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民用的能耗占所有能耗的比例是多少,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这个国家每年都有统计数据的。。。

有些省市为了完成节能指标,关闭居民用电被国家通报批评的新闻也出现过。。。。。

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不是当下所有设计师都可以静下心来考虑考虑的问题。。。

所以,需要系数取值大些就大些了,线路大些,变压器大些,一方面节能,另一方面好用不是。。

合算,合算。。我是这么认为的,不知道大家都怎么看了。。。。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0-11-24 16: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逢元是为女士
关于住宅供电确实很费思量。特别是天津的项目,供电局的要求很细。其中有技术方面的要求。又夹杂着管理方面的要求。让人防不胜防
书归正传。不仅需要系数难以确定,每户的负荷选取更非易事!北京做的较好。还以李总编写的技术措施来说。她建议计算容量按照4kw参与计算;按照6kw这一指标进行户内开关容量限制。对于大户型,我们可以考虑空调设备单独一个计量表解决。
发表于 2010-11-24 17: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大户型,我们可以考虑空调设备单独一个计量表解决。”
征询一哈当地电业部门,看看可否。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冷若冰 + 20 灌水上榜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24 22: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大户型,我们可以考虑空调设备单独一个计量表解决。————住宅有必要两个表吗。。

不是一户一表吗。。
发表于 2010-11-24 22: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你这个系数打到0.84还是0.95,这几户人家的用电数会有什么影响吗?还不是一样该开就开,该关就关了。天津的住宅的安装容量与导体浪费是北京将近一倍,竟然还有人说细。。。。。。。
     
发表于 2010-11-27 21: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的地方标准,供电局文件,计算负荷乘以1.5后作为选择电缆截面的计算负荷
     
发表于 2010-11-27 21: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计算负荷乘以1.5后作为选择电缆截面的计算负荷————人家那是预留出今后发展的空间。。。。

城市电力建设不是说改就改的,和住宅不一样,你想装修就装修了,三个月完事。。。

黑子,对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4 20:30 , Processed in 0.08342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