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bzp4891

[问题探讨] 热磁脱扣和电子脱扣相比,动作时间与精度有何差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30 11: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一个具体例子。短路脱扣对比。

  NSX200 短路脱扣整定,都为5In=1000A。
  磁脱扣门限值,误差取上限120%x1000=1200A,换算成瞬时值为1.414x1200=1697A;
  电子脱扣门限值,取下限85%x1000=850A,换算成瞬时值为1.414x1200=1203A;

  上述二只断路器串接,加一从预期零开始的4kA,峰值5656A的短路电流。因为瞬时值与峰值关系为 i=i峰sinΦ,用反函数从而可求得Φ。求得达到上述2种电流的相位角分别为17.5度和12.3度。从正弦曲线图可知,90度电角度为5ms,所以17.5度和12.3度电角度换算成时间,分别为0.97ms和0.68ms,相差为0.31ms。

  从上述可知,电子脱扣器脱扣指令在850A时先发出,但必须在0.31ms内,完成启动旋转电机,使动触头到达脱离接触的临界点,才能与磁脱扣同时起脱扣作用。否则磁脱扣器的断路器先跳闸。

  当磁脱扣门限值上误差变小,或电子脱扣下误差变小,或二者都变化,那相差时间更短,磁脱扣更先跳闸。

  所以,结合电子脱扣器的最大分断时间50ms,磁脱扣动作时间将小于电子脱扣时间。

点评

取下限85%x1000=850A,换算成瞬时值为1.414x1200=1203A;请教入门者这个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谢谢答复。  发表于 2017-6-26 10:3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13: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过载曲线和磁保护曲线精度范围(误差带),如图所示:
脱扣曲线误差带.jpg

点评

这里是在冷态的分级配合的特性,离散范围按国标,应为10%和20%吧?补充标注的20%根国标有出入吧?  发表于 2016-4-13 10:02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0: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zp4891 于 2016-4-13 16:52 编辑

对于热磁式脱扣器,热脱扣±10%,磁脱扣±20%,下图应该更直观
quxina.jpg
     
发表于 2016-4-17 20: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个记号下次来学些
     
发表于 2016-5-26 09: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
这个论坛高手如云
     
发表于 2016-8-2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分析的透彻 赞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0: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zp4891 于 2016-8-2 10:32 编辑
入门者 发表于 2016-3-30 09:11
回22楼bzp4891版主:

  术语要统一一下。非脱扣时间(ms)、最大分断时间(ms)的物理含义。

突然看到入门者还给我留了这样一道题,有关于NSX塑壳断路器瞬动保护中提到的“非脱扣时间”和“最大分断时间”是这样的,如果故障电流大于等于NSX瞬动保护整定值的+15%而小于25倍的In,那么瞬动保护的动作时间,低于10ms一定不动作(非脱扣时间),最大脱扣时间不会超过50ms(最大分断时间)。
1.jpg

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8 15:35 , Processed in 0.06903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