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8-26 22: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ed999 于 2013-8-26 22:06 编辑
回 161#入门者:外出了一周刚回回,先回107#
对本帖的总体思路,我基本认同。
不过我提出几点看法,与你探讨(讨论的是107#所说的电弧性短路):
1、 对于5s适用场合,规范界定是“固定设备”,所以宜用固定设备的思路来考虑,即设备功率范围比较广,会从小于1kW直至几百千瓦。
可以假设一动力配电柜共N个出线回路,其中一个为功率30kW的固定式设备配电,额定电流约58A,出线开关80A(断路器、熔断器选相同规格),电缆采用YJV-1kV-4x25+1x16。
当相线、PE线的截面不相同时,相同电流在相线、PE线上产生的压降是不同的,若PE线上压降为50V时,相线压降为32V。
2、 在考虑导线的电压降时,不能仅考虑单相供电(单相供电时,电压降相线、PE线各50%),而要考虑在三相供电时,电压降几乎100%落在相线上。
并且按GB50052-2009的5.0.4.1,电动机端子处供电电压偏差允许为±5%,即正常状态时压降允许达到11V。
即使按干线压降2%考虑,其相线压降为4.4V。
3、 按照入门者在107#中的思路,电缆压降与通过电流成正比,若要求发生故障时设备外壳(也即PE端)为50V,则此时电流倍数为32/4.4 ≈7.3
故障电流为7.3*58A≈423A。
4、 查熔断器aM-80A的I-t曲线,熔断时间约10s;
若选用T1 160TMD R80,查脱扣曲线断路器动作时间为0.5~7s;
不能满足固定设备电击防护的切断时间要求、同一配电箱同时给固定式和移动式设备供电发生接地故障时的电击防护的切断时间要求。
5、只有单相供电时才会发生所谓短路电流是正常电流22.7倍的情况,而且是对配电箱用单相供电。请问在工程设计中,你经常或者总是采用单相的供电干线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