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7-15 15: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自125楼大鼻山老师的发言:
把电缆的热稳定校验,寄托在不太相关的第三方——断路器——的身上,这本身就不太正常,其电气机理值得严重质疑~~。
本人在旺点电气注册向ABB专家帕特里克老师请教有关断路器的4个问题,想得到权威的解答,到今还未得到回应。现斗胆提一些看法,请大鼻山老师、专家们和同行们指正。
大鼻山老师的125楼发言是有问题的,161楼发言虽有改变,但不全面。由此,论文推荐的热稳定性的最小长度,与实际可能有较大的误差。
断路器的特性与热稳定性关系密切,是不可分隔的。它决定时间 t ,也影响短路电流 I 的大小。论文中 t 和 I 的取值是不正确的。
线缆热稳定性校核中时间 t ,可分二段来分析,这二段的物理现象是不同的。第一段是短路瞬间到断路器触头动作;第二段是断路器触动后到完全断开到电弧熄灭。
文献介绍,断路器内,电磁吸力按马克斯威尔公式计算,吸力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 B 的平方成正比,而 B 与短路电流成正比。当电磁吸力大于机构的反力时,断路器动作,在脱扣弹簧强力作用下,动触头开始离开静触头,即触动,把瞬时电流称作触动电流。I 按正弦曲线变化,同样 B 也按正弦曲线变化,有零也有峰值,起触动作用的是 B 的峰值。我们说的C特性的约定脱扣电流值,应指额定电流的峰值。例如C型瞬时脱扣特性的额定电流25A的微断,可算出约定脱扣触动电流为 25*10*1.414=353.5A,只要电流达到此值,断路器必会被触动。
由此断路器触动前电流较小,远小于大的或超大的短路尖峰电流,这段触动前的短路电流不会危及线缆热稳定性。
断路器触动后,由于电弧产生,电路进行第二次换路,进入第二次动态过程。由于电弧,根据电弧理论,它将影响到短路电流的大小和电路分断时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