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轻云舟

[求助] 请问现在是不是不鼓励用桥架本体作为PE线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1: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树欲静而风不止 发表于 2023-8-4 16:10
可以呀,分三种情况:
第一,利用其金属外壳做接地干线。要求:跨接线16
第二,不利用其金属外壳做接地干 ...

树总您好,请问您说的这几种情况,特别是第一种,能说下出处吗?
发表于 2024-5-14 14: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轻云舟 发表于 2024-5-14 11:40
树总您好,请问您说的这几种情况,特别是第一种,能说下出处吗?

04D701-3.电缆桥架安装第8页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4: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树欲静而风不止 发表于 2024-5-14 14:39
04D701-3.电缆桥架安装第8页

可是这个图集过期了
发表于 2024-5-14 14: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轻云舟 发表于 2024-5-14 14:45
可是这个图集过期了

TCECS 31-2017 钢制电缆桥架工程技术规程的接地章节

点评

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24-5-14 15:03
     
发表于 2024-5-14 15: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guichao66 于 2024-5-14 15:24 编辑

转一下dqaq在“普通照明和应急照明在同一桥架内用隔板分开也不行了?”的资料供参考。
槽盒标准19215.1明确表示需要达到机械和电气防护要求,实际就是将其视作保护外壳。而托盘梯架标准21762明确表示仅作为支撑用,不是作为外壳来设计的。
      
     
发表于 2024-5-14 15: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20#楼的说法,我一直在找佐证。感觉国内业界对几个术语有普遍的误读。
一个就是电缆槽盒与托盘、梯架、支架。不允许作保护接地导体的只是托盘和梯架,不含槽盒,如下GB16895.3-2017条款所示。至少这条没否定20#的判断。
但如果笼统地用“桥架”术语,就混淆了槽盒与托盘、梯架等的区别,永远是半对半错。
电缆槽盒并未被禁止用作为保护接地导体.jpg
     
发表于 2024-5-14 15: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另一个术语的误读,就是“导体”。设备金属外壳等不能划归到标准所称的“导体”中去。
GB2900对“导体”有明确定义,就是对承载电流有规定的可导电部分才算。分为带电导体与非带电导体两类。
所以下面这条,让部分同行困惑。其实双红线处的“导体”,肯定不是外护物本身。还是GB16895.3-2017。
导体不是指金属外壳.jpg
     
发表于 2024-5-14 15: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个术语就是“外壳”与“外护物”,英文都是enclosure,是同样的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7: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的回答,有点深奥了
     
发表于 2024-5-14 21: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说槽盒还是可以用作PE的,梯架、托盘、支架等不行。为免麻烦,都不用最省事。
     
发表于 2024-5-15 08: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done 于 2024-5-15 08:48 编辑

图集说的是桥架本身的接地方式;55024说的是桥架不能用作保护导体是不能用于其它设备的接地,不是一回事。

设计中不管工业、民用,都没有把桥架作为接地体来用的吧,麻烦不说,还有风险,至少我们没这样用过。
     
发表于 2024-5-15 08: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dqaq 发表于 2024-5-14 15:39
对另一个术语的误读,就是“导体”。设备金属外壳等不能划归到标准所称的“导体”中去。
GB2900对“导体” ...

看到GB16895.3有一处变化,
GB16895.3-2004版543.2.1有注1,原来中国是允许将电缆托盘和电缆梯架用作保护导体的,

GB16895.3-2017版取消了注1。


1715733535760.png
     
发表于 2024-5-15 09: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guichao66 发表于 2024-5-15 08:57
看到GB16895.3有一处变化,
GB16895.3-2004版543.2.1有注1,原来中国是允许将电缆托盘和电缆梯架用作保护 ...

      对。这个我也注意到了。另外,外护物(外壳)一定是封闭的,定义就是防止从任意方向有意或无意接近危险带电部分。
      消化GB16895,真的就是反反复复的假设(猜测)——求证循环。消化越多,越体会到这套标准的高水准。
      可惜的是,好多国内自编规范、标准的编写,碎片化引用GB16895的内容,不仅导致了很多混乱,还给系统性掌握16895带来了严重的障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7-2 10:50 , Processed in 0.09027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