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15 19: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位:东海龙王
身处海外的还关心国内的电气论坛,不断将国外先进的技术采用各种手段介绍到国内,从批某审图来看,对国内工程建设规范还是有思考的,虽然言语激烈,但值得大家反思的。
下面摘自其批审图意见:
“3.关于5.1.18.
中国的规范恐怖的有两点,第一,不经过工程实践的验证或者大量的统计数据证明,仅仅少数专家通过即可;第二,国家规范,行业规范,地方规范,犬牙交错,百花争鸣,业内人员无所适从。本条就是典型
4.关于5.2.2.
发电机房应有两个出入口?估计编制规范的人喝酒了。能给出理由么?
另外,发电机房的门窗一般是百叶的。如果设置两个门,容易形成机房的气流紊乱,不利于机组散热。
在国外,发电机房的气流设计是很严肃的事情,是保证机组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6.关于5.2.4条。
参考国外的经验,一般也是要求柴油发电机房有8小时的油箱,同国内。
但是,对于小容量的发电机,日用油箱一般是集成在机组的底座的。对于大容量的发电机,需要单独设计油箱,允许超过一个立方,并且不需要单独设置储油间。
说实话,深圳这个一机一箱的“主义”我差点看得喷饭!那个造价到哪里去了?
从这里,也看出国内技术人员的局限。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只知道follow规范。但是,当规范本身如果有毛病的时候,你还在钻牛角尖干什么???
7.关于5.2.6条。
还是那句话,我相信柴油发电机是最可靠的备用电源,也不需要搞什么双回路再搞什么末端切换!
起码,到目前为止,在这里还没看到那份图纸在搞搞什么双回路再搞什么末端切换。难道他们的配电思维就比中国落后?他们的配电系统就比中国安全性差?
12.关于5.3.18条。
我国的建筑电气验收规范实在是臭名昭著,不想多谈。
还是归结到那个根本原因,设计、施工、制造规范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如何保证祖国的电气工程质量??
国外电气设计在考虑安全的同时,还要考虑人性化。照明配电箱一般是顶部距地1800mm。显然,考虑到操作的方便。”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