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治学以诚

20米问题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09: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09: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09: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09: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4-17 10: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有一点技术探讨的样子,快成泼妇骂街了,各位收敛一下行吗
发表于 2011-4-17 10: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气专业是非标准的大讨论和大变革以及整体思想的革命,看来不可避免的提前来到了。。。。。。
     
发表于 2011-4-17 10: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敢于质疑只是技术提升必经的第一步,但肯定不是全盘否定,更不应夹杂人身攻击。
老城“舍得一身剐,也要拉下马”的势头颇成问题
     
发表于 2011-4-17 11: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彻底回归技术,而且不要搞“大撒网”,一对一的讨论。
首先就麻烦权威及其扇子们认为两个独立接地极距离应该是多少嘛?别闪烁其词了,我们需要实打实的探讨;给不出具体答案的,也别总在这盲目和空洞地“捧杀”或“棒杀”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11: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4-17 11: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鼻山 于 2011-4-17 11:20 编辑

我本人的观点是:
独立接地极间距跟土壤电阻率、接地极形状(形式)、允许电压升幅、注入短路电流大小等密切相关,如果谁笼统说要求多少多少米,则这本身就属于一厢情愿、不明就里,难听点就是“蒙查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11: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11: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11: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4-17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技术问题,RCD动作电流: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谈论10毫安、30毫安或100毫安意义不是很大,因为还要看漏电电流作用持续时间和正常线路泄漏电流等。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11: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