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4-17 18: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第三个技术问题:等电位问题。
我认为等电位对人生安全起重大作用,因此《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4.4.4条: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在建筑物内应将下列导电体作总等电位联接:1、PE、PEN干线。2、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3、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4、条件许可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 现实中也有具体例子可以证明:电车触了高压线(引自百度)
为催收货款从四川眉县来到重庆的陈建明,不会预料到此次山城之行会成为他的死亡之旅。1995年9月18日正午10时40分,当他乘坐重庆市公共电车公司的402路4084号电车行致小龙坎车站时,电车集电杆(俗成“车鞭”)从电车网线上脱落(俗称“脱鞭”),触及路旁变压器高压线。他下车时被1万伏高压电流击中,在送往医院途中殒命。
“9·18”对年仅5岁半的寥克力小朋友来说却是终身痛苦的开始。这天下午6时许,他从学前班放学,跟随爸爸寥俊光登上了重庆市公共电车公司的405路4041号电车。行致重庆宾馆路段时,电车集电杆脱鞭,触及路旁变压器。他同爸爸刚一下车,即被耀眼的电孤光所笼罩。5岁半的孩子永远失去了刚刚学会握笔的右手和几乎整个右臂。残留的左手也被严重烧伤。寥俊光也受重伤。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即都是人下车的一瞬间被电击,而人在车上时并无电击现象。因为金属车体为等电位体,车体于地之间为不等电位(由于轮胎的隔离),因此虽然车身碰上高压线,车身对地成高压,但车内各金属间为等电位,因此人在车内并无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