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7-10 11: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GB 16895.5-2000(idt IEC 60364-4-4 3:1977)《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4部分:安全防护 第43章:过电流保护》434.3.2规定:
在回路任一点上由短路引起的所有电流,应在不超过电流使导体达到允许的极限温度的时间内分断。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1-7-10 09:13
老迟所引规范条款内容无虚,但我认为其仅为理论要求,而与实际工程实践不够吻合,脱节严重。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共产主义理想很美好,但是一时还实现不了。理由如下:
一、如果要严格地照顾到回路上任一点(从始端到末端)的短路情况,则唯一办法就是取电缆首端为短路校验点。此时校验结果就是拙文表1所示:
表1 对应于不同额定容量变压器的电缆热稳定临界截面
变压器容量/kVA t = 0.2s时VV型 t = 0.02s 时VV型 t = 0.2s时YJV型 t = 0.02s时YJV型
1600 121.121 55.268 97.405 44.446
1250 98.107 44.394 78.897 35.701
1000 81.379 36.289 65.445 29.183
800 66.771 29.315 53.697 23.575
630 53.726 23.284 43.206 18.725
500 62.847 25.685 50.542 20.656
400 51.024 20.659 41.033 16.614
315 41.568 16.574 33.428 13.329
250 33.269 13.258 26.755 10.662
200 27.491 10.671 22.109 8.582
160 21.656 8.312 17.416 6.684
二、上表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在瞬时跳闸回路中,为了满足整条从头到尾的热稳定,则接于1600KVA变压器的低压电缆至少需要55.268平方,接于1000KVA变压器至少44.394平方的电缆……。依次类推。非常之恐怖!试问人间图纸能有几张满足此要求了?为此要造成多大的浪费和空耗?我们还是食点人间烟火,行不?
三、理论上,电缆从头到脚,都可能短路;但是究竟去哪一点校验,真得考虑要与工程实践吻合。一般而言,电缆接头处短路概率最大,而电缆非接头处,认为其不会发生短路(或者,即便发生,也可忽略不计)。这就是第三版《手册》P207告诉我们的,也是结合工程实践、解决问题的范例——可以取电缆非首端的第一个接头处为短路校验点。而在此之前的短路,被忽略不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