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5-12 19: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是老尺论文第18页的文字原话摘录:“在不设置RCD的前提下,根本不可能依靠MCCB瞬时、短路短延时脱扣器或熔断器作为接地故障保护,其保护电器的动作灵敏度不可能满足《低规》的要求。”这段白纸黑字,你在这里怎么不敢提了呢?25A的MCCB不是恰恰解决保护问题了么?怎么就“根本不可能”呢?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11 10:33
A、断章取义了吧?
再仔细看看论文:
故采用 5 线 TT 系统试图减小相保阻抗以增大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以达到可不采用 RCD防范接地故障的美好愿望,在现实工程中没有任何实现的可能性存在。更何况,本案例 MCCB整定电流已经很小,且理想的 R=RB =RA=1Ω 假设条件,在很多地区、许多场所要做到也非易事,就更不能奢望采用 5 线 TT 系统试图减小相保阻抗以增大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来满足保护电器接地故障动作灵敏度了。
B、大鼻山所设计的市政路灯照明系统工程中:
1、 10kV/ 0.4kV 的箱变,10kV 采用何种接地系统(不接地还是经电阻接地) ?供电局规定的 10kV 接地故障电流取值是多大?
2、10kV/ 0.4kV 的箱变,保护接地和变压器中性点是共地还是分地?接地电阻要求多大?
大鼻山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和接地要求,解决这些问题了吗?
差不多一年半了,大鼻山始终“王顾左右而言他”——避而不答。
居然还在这妄谈25A的2倍、3倍动作问题?
C、看看大鼻山的自言自语,是不是双手自举矛盾打得正欢:
我刚才抽时间,多瞅了一眼尺文的2.2案例分析,发觉很有点意思。
本来尺文主题是路灯配电系统,但是其用来作为主要论证依据的工程案例,却莫名其妙地选择了“一座小型建筑工程”;本来该说路灯时,他却在举例说“空调、计算机插座配电”。这个中的太极八卦,很值得玩味,我不想妄言。
不仅如此,在此案例中,这老兄还在偏路上走远了一些:他假定了“变压器处工作接地电阻及保护接地电阻;用电设备处保护接地电阻,三者均为1欧”,然后由此推导出“4线TT系统和5线TT系统”在减小相保阻抗、增大短路电流方面,几乎不相上下(P18结论和图a,图c),这就很有点不切合路灯配电实际了。
TT系统的路灯独立接地极的电阻,竟然要低至1欧?打算在灯杆处砸进去多少钢筋呢?由1欧这个不切实际的假设所引出的文章结论,能有多大的可信度呢?为想得到一个本很荒唐的结论,老兄你至于如此杜撰虚拟证据吗?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5-10 12:27
老弟,你的思路,何其混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