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9873|回复: 18

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9 17: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4>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o:p><FONT size=4></FONT></o:p></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4>1、《变电所的系统接地和杂散电流》</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4>此文提出了变电所的系统接地设置应考虑杂散电流的影响。因基本观点引用IEC标准,所以可以理解为观点正确。在国内是否能执行,需要有确切的实验数据说话以及设计规范的调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计时可考虑采纳文中方法,专家审图时不应算错。</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4>2、《照明节能设计中的若干问题》</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4>   文中提出的使用白炽灯也符合节能要求的观点,是不妥的。文中提出现在市场上用于节能光源的节能自熄开关很少,节能灯频繁启动,容易损坏,所以在楼道中采用白炽灯。</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4>首先,市场上有能带节能光源的节能自熄开关出售,在设计时就应当选用,不能为图便宜选用只能带白炽灯的节能自熄开关。如果选用了能带节能光源的节能自熄开关以及合格的节能灯,就不应存在文中提出的“节能灯频繁启动,容易损坏”。是否白炽灯频繁启动,就不容易损坏了?所以,节能灯的损坏,有节能灯光源的质量原因,有节能自熄开关的原因,不应以此作为不用节能灯光源的理由。</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4>根据专家统计,在欧、美国家,白炽灯已在逐步淘汰,媒体的消息“澳大利亚国家环境部长表示:澳大利亚将在三年内逐步淘汰白炽灯。在刚刚结束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上,欧盟各国已经达成共识,两年内欧洲各国将逐步用节能荧光灯取代能耗高的老式白炽灯泡,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澳洲到欧洲,07年伊始,各处都在宣告“白炽灯时代”的终结,带而取之是节能荧光灯。”如果,我们还已各种理由继续大量使用高耗能产品,那我国提出的“节能降耗”的战略目标将不可能实现。既然“住宅建筑规范”提出了强制性条文“应采用高效光源、节能自熄开关”,就应当执行。所以本人是坚决赞成“全国专家组”对节能设计的意见的。</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4>4、《电气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的综述》</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FONT size=4>对应文中部分条文的个人见解:</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FONT size=4>1.1、设计依据中是否要列出主要规范、标准?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st1:chsdate Year="1899" Month="12" Day="30"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 w:st="on">4.5.3</st1:chsdate>条“5 本工程选用标准图集编号、页数。”,并没有要求要“列出主要规范、标准”。</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FONT size=4>1.3、如果人防工程为专业人防设计单位设计,人防设计范围内的内容在设计说明中可不涉及,但提供的电源等接口应有说明。</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FONT size=4>3.5、电涌保护器的保护断路器的选择,应当是通过产品实验获得的,各产品是不一样的。文中所列为施耐德产品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并且请注意断路器的C曲线、D曲线的选择。<o:p></o:p></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FONT size=4>3.12、漏电动作电流不应超过<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a" SourceValue="0.5"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0.5A</st1:chmetcnv>,并考虑整定电流应大于实际漏电电流的2倍。采用面积大小来选定整定值是不充分的。<o:p></o:p></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FONT size=4>3.13根据05SDX006图集3-28页电梯轿箱、电井内照明采用~220V漏电断路器保护也是可以的。<o:p></o:p></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FONT size=4>5.1 电梯包括消防电梯均不应作为火灾疏散使用。如果消防电梯已迫降底层等待消防人员使用或者消防人员正在使用消防电梯,楼上非消防人员按键使用将会影响消防人员救火。如果防烟楼梯间与电梯共用前室,在进入电梯间前室门处均应设安全出口门灯。</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FONT size=4>6.1 根据设计规范,消防系统线路采用ZR线缆是符合现行规范的。许多地区消防部门是允许的。《技术措施》中的要求可作为参考。</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FONT size=4>7.2根据地区不同,部分城市并没有城市统一的报警通信通道,大多可采用直拨电话报警通讯。</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FONT size=4>8.1对于明显的建筑(例如较小的住宅、一般办公楼等)并不需要列出“年预计雷计次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可由设计人员明确。</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4>8.3 MEB箱设置位置应绘出,但连接方式可选用标准图集,以及相应说明,不一定要绘出。</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4>5、《高大空间火灾报警系统设计》</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4>人工开启屋顶进行自然排烟是否妥当?“当比赛时,值班人员能及时人工打开屋顶排烟”,非比赛时火灾怎么办,有足够人员及时打开屋顶排烟吗?其实屋面的打开都是机械联动动作,可在电机控制柜二次回路进行解决,并不需要消防控制模块来实现连锁控制功能。只需要消防控制模块获消防联动台发出联动信号,屋顶按自己的控制循序开启,是容易实现的。可能理由只有一个,价格贵了。</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4>6、《消防电气设计及工程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探讨》</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4>1、文中提出了许多“与”门的关系。这是火灾自动报警器在调试功能时要设定的。</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4>规范中许多条文明确了“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实际已考虑了可能误报火警的情况。火灾确认有多种形式:人工确认;火灾报警器的确认。火灾报警器的确认就是要求在部分地方至少有两个探测设备同时动作后(与门)确定。如果在一个独立空间(例如一个办公室)只有一个探测器,要实现与门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等到办公室烧完了,室外走道内探头动作后再启动灭火设备啊。</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o:p><FONT size=4></FONT></o:p></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4>以上个人见解不一定正确,供参考。</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o:p></o:p></P>

<div style="color:#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admin 在 2007-10-30 10:05:32 编辑过」</div>
发表于 2007-10-29 17: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

<P>  顶!LZ真是仔细!见解不少也很有道理。</P>
<P>  关于变配电室一点接地,老王是早就提倡过,也看过出自西南院的相关论文。只是,就如楼主所说,国际标准不是国家标准,就跟地方标准大于国家标准一样,我们还是停留在只想不做的层面上。</P>
<P>  我不知道楼主说的 专用于节能光源的节能自熄开关 是什么,反正不可否认的是节能灯为气体放电灯,显然不适合频繁关启。这个问题我也早就发现,为了原来单位的老工程师,他说他在专家会上也听有人提起,只是也没解决办法。很多时候,图面上,我们还是得写上节能灯。。。</P>
<P> “如果消防电梯已迫降底层等待消防人员使用或者消防人员正在使用消防电梯,楼上非消防人员按键使用将会影响消防人员救火” 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以前没注意过。请问,LZ是如何解决的?</P>
<P>  消防系统线路采用ZR线缆确实不如NH好,但是在甲方成本和规范允许的双方关怀下,我们用了前者。</P>
<P>  “如果在一个独立空间(例如一个办公室)只有一个探测器,要实现与门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等到办公室烧完了,室外走道内探头动作后再启动灭火设备啊。” 有理!!!</P>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17: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

<P>“如果消防电梯已迫降底层等待消防人员使用或者消防人员正在使用消防电梯,楼上非消防人员按键使用将会影响消防人员救火” 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以前没注意过。请问,LZ是如何解决的?</P>
<P>其实,消防电梯迫降底层了,在程序设计上,就只能由消防人员,控制人员运行,楼上的按钮应当不起作用。所以,说明了消防电梯不能作为疏散通道。原文中提出的独立的消防电梯前室门上应设疏散出口安全灯是不可取的。</P>
发表于 2007-10-29 17: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20: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

<P><FONT size=4>"《建筑电气》杂志主编要深入思考杂志的未来走向,这本杂志现在基本上不能看了。"--过于偏激,此杂志还是有很多好的内容、资料的。</FONT></P>
<P><FONT size=4>提供一些网上的节能灯应用资料供大家参考:</FONT></P>
<P><FONT size=4>1、</FONT></P>
<P><FONT size=4>“最近,朋友家装修使用了节能灯,开始效果还不错,但一个月后灯头发黑、灯光变暗,并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FONT></P>
<P><FONT size=4>    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所有的节能灯都是这样?     答:这是因为该节能灯没有使用热敏电阻(PTCR)作为预热延时启动或使用不当,导致灯头钨丝在灯启动时严重溅射,引起灯头发黑,加剧灯管的光衰、光通量和流明减少而使节能灯变暗。虽然节能灯还有寿命,但已逐渐失去使用的价值。<BR>    目前国内没有使用热敏电阻(PTCR)作为预热延时启动的节能灯,绝大多数开关几百次后灯头开始逐渐变黑,最后灯变暗或灯丝烧断而影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国外发达国家在节能灯的检验标准中对开关次数的要求较严格,有些标准要求开关次数是标称小时的两倍(如标称寿命5千小时,开关次数要求达到1万次)。在开关频繁的环境下最好使用热敏电阻(PCTR)延时启动的节能灯,它能提高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FONT></P>
<P><FONT size=4>2、 “目前,荧光灯启动方式一般分两种:一种是预热启动,另一种是非预热启动。所谓预热启动,是指灯电极被加热至电子发射温度后灯才能触发启动。非预热启动是指灯电极不需要加热,利用高开路电压引起电极场发射使灯触发启动。非预热启动也属于一种硬启动,启动时间快,他对荧光灯的使用寿命有及大的影响。在某些时候,许多关于电子镇流器的广告和宣传中,常把“一点即亮”的快速启动方式作为其优点来宣扬,其实这对于阴极预热式荧光灯电子器来说,恰恰是一大缺点。灯在硬启动之前,阴极周围的空间电荷非常稀薄,快速启动对灯阴极和灯管两端同时施加开路电压和阴极电流,阴极发射材料远未达到高于700℃的热电子发射状态,而高电压又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灯管击穿,灯必然要承受一段辉光放电时间再过度到弧光放电,导致阴极发射物质的严重溅射,使灯管两端灯丝周围的管壁出现早期发黑,造成使用寿命缩短,而预热启动却解决了这一问题,经过实验证明,阴极预热启动比硬启动的启动次数要高出1倍以上,从而大大延长了灯的使用寿命。0#<BR>从目前国产电子镇流器、电感式镇流器的发展看,电子镇流器的发展形式较好,但是就现在的电子镇流器与荧光灯配接后的启动情况看,在5℃以上的环境下,交流输入电源电压在150V时,都可以启动。在25℃下,大多数镇流器在120V的电源电压下,灯启动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是否能“使灯满意的启动”,“且不得对灯性能造成损害”。这并非是所有电子镇流器都能到达这一技术要求的。目前国内使用预热启动方式的荧光灯交流电子镇流器,通常采用控制阴极电流进行预热或控制阴极电压进行预热两种形式来提供预热阴极灯的启动。K&gt;<BR>经过昆士莱科技与高立亚照明共同努力,对电子镇流器是否能够更好的配合阴极灯的启动这一技术难题,已成功告破,获得国家专利。并且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fYusG<BR>高立亚照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科技力量,生产出了新式跳泡,结合苏州昆士莱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镇流器,共同对荧光灯进行预热工作,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源接通时,镇流器、灯丝和跳泡是串联的,电源电压通过镇流器、灯丝加在跳泡的两电极上,两电极之间形成一个电场,由于跳泡的极间距离很少,再加上跳泡内涂敷的电子发射物质在电场的作用下增强了电离,跳泡内的惰性气体(氩、氙)受到电离的作用,形成带电粒子,气体开始辉光放电,放电产生热量,使双金属片受热伸开与静触极接触,这时跳泡两电极短路,电流通过镇流器和串联的灯丝,使灯的阴极得到预热,大大的延长了灯管的使用寿命"</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从上面资料可知,采用预热启动型的节能灯能大大提高节能灯寿命。在节能灯产品检验标准中是否应当加入对开关次数的要求?</FONT></P>

<div style="color:#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admin 在 2007-10-30 10:05:59 编辑过」</div>
     
发表于 2007-10-29 20: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治学以诚</B></FONT> 在(<I>2007-10-29 17:51:27</I>)的发言<BR>
<P>根据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的逻辑,我不说话。</P>
<P>现在的书都不能看了,五年前的书比三年前的耐看,三年前的比今天的耐看。今天的建筑电气书没有一本是独立“知识产权”的。</P>
<P>《建筑电气》杂志主编要深入思考杂志的未来走向,这本杂志现在基本上不能看了。</P></DIV>
<P><BR><BR>老诚,你觉得不可以看了,那是你和作者的水平接近了,并非文章的质量下降了。</P>
<P>老诚,你也该动动手,留下些自己的理论和见解了。</P>
<P>要是现在你看这杂志,觉得里面的论文和以前一样,能引起你的极大兴趣,那是你的水平没长进啊。</P>
<P>现在还有很多后继者,他们需要这样的文章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P>
<P>在建筑电气的理论研究和发展这方面,《建筑电气》杂志起了很大作用了。</P>
<P>我刚订杂志的时候,也有人说过这话,我只是听着。现在我也有论文发表之后,我就觉得别人的文章同样会引起我的共鸣或者探讨了。</P>
     
发表于 2007-10-29 21: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

<P>Z大哥,你的帖子就不能编辑一下,让它浏览起来容易些?</P>
<P>字小行密,看着好辛苦啊。</P>
<P>要不要我帮你编辑一下?</P>
<P>现在没有功力给你发奖金了,等一会吧。</P>
     
发表于 2007-10-30 00: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

<P>其它的没细看</P>
<P>先说明一点 目前一些场所是可以使用白炽灯的</P>
<P>《照标》3.2.4 下列工作场所可采用白炽灯:<BR>1 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的场所,使用其他光源技术经济不合理时;<BR>2 对防止电磁干扰要求严格的场所;<BR>3 开关灯频繁的场所;<BR>4 照度要求不高,且照明时间较短的场所;<BR>5 对装饰有特殊要求的场所。</P>
<P>LZ有点不注重客观规律 且上纲上线了 </P>
<P>节能灯频繁开关影响寿命 这是客观事实 </P>
<P>我国提出的“节能降耗”的战略目标将不可能实现这句话有点大了</P>
<P>照标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 3.2.4是目前最符合国情的办法</P>
<P>不要只以为 白炽灯有温室效应 荧光灯还有环保问题呢 </P>
     
发表于 2007-10-30 00: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

<P>昨天新闻联播说了,2010年,停止白炽灯的使用和生产。</P>
<P>据说自熄开关有阻性和感性之分,控制节能灯的要用阻性吧?我记不得了。明天看看。这就是文中所说的匹配吧。要注意这个问题,就能解决节能灯的寿命问题。大家有听说这个的吗?</P>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0 10: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

<P><FONT size=4>以上内容为个人见解,不针对任何人、物,仅供技术参考。</FONT></P>
<P><FONT size=4>现有规范是没有完全禁止使用白炽灯,如果以后国家政府行政命令要求禁止,那是要执行的。</FONT></P>
<P><FONT size=4>只针对文章中涉及的《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10.1.4条的应用,明确高效光源的应用。在住宅节能审查中也主要涉及此条。</FONT></P>
<P><FONT size=4>另据国内实验得知:节能灯的开关次数已可达到25万次。</FONT></P>

<div style="color:#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zzzzzz 在 2007-10-30 11:00:16 编辑过」</div>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0 10: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

<P><FONT size=4>白炽灯不仅有温室效应 还有耗能、光效不高、环保的问题。<FONT face=宋体>如果平均每户使用一只紧凑型荧光灯替代普通白炽灯,全国每年因此可减少450万吨煤的燃烧和8.8万吨硫的释放。</FONT></FONT></P>
<P><FONT size=4>荧光灯还有环保问题呢? 是,所以荧光灯需要回收,可再利用。现在有厂家的节能灯是终生包换的,虽然贵了点。</FONT></P>

<div style="color:#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zzzzzz 在 2007-10-30 11:00:43 编辑过」</div>
     
发表于 2007-10-30 13: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

<P>鼓励每个人自己动脑子。</P>
     
发表于 2007-10-30 18: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

<FONT size=4>“节能灯的开关次数已可达到25万次”<BR>可能是指中国最好的节能灯吧?这种灯目前估计还没有推广使用,说说我自己的使用经验,家里的合资品牌(不提具体名字了,质量相当不错的)的节能灯,有一处因为频繁开关,很快就坏了,根本达不到使用寿命标称的数字,这说明在目前的产品情况下,频繁开关还是用白炽灯比较合适,毕竟频繁开关的话,点亮时间不会长。新闻说2010年光源白炽灯,为什么不说现在淘汰?可见技术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FONT>
     
发表于 2007-10-30 22: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zzzzzz</B></FONT> 在(<I>2007-10-30 10:59:17</I>)的发言<BR>
<P><FONT size=4>白炽灯不仅有温室效应 还有耗能、光效不高、环保的问题。<FONT face=宋体>如果平均每户使用一只紧凑型荧光灯替代普通白炽灯,全国每年因此可减少450万吨煤的燃烧和8.8万吨硫的释放。</FONT></FONT></P>
<P><FONT size=4>荧光灯还有环保问题呢? 是,所以荧光灯需要回收,可再利用。现在有厂家的节能灯是终生包换的,虽然贵了点。</FONT></P></DIV>
<P>白炽灯淘汰当然是趋势 </P>
<P>但目前照标的做法是符合电气客观规律的 </P>
<P>指出了 使用其他光源技术经济不合理时  对防止电磁干扰要求严格的场所  开关灯频繁的场所</P>
<P>等等的特殊情况 <BR>这才是科学的严谨性</P>
<P>要注意照标特意指出了开关灯频繁的场所 如果节能灯可以很好的胜任 我们当然会选择节能灯 规范也不用</P>
<P>写这一句话。</P>
<P><BR><BR> </P>
     
发表于 2007-10-31 01: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关于《建筑电气》2007年9期中的部分文章的个人见解

<P>上个月,全省节能大检查,大家检查完后坐下来谈的结果就是:一刀切!</P>
<P>比较要紧啊,都没有什么理由了:</P>
<P>1、白炽灯一律不准用,用的就判违反节能规范;</P>
<P>2、住宅公共部分一律节能自熄开关;</P>
<P>3、公建走道也采用节能自熄开关。</P>
<P>4、电气说明专设节能专篇,把所有规范涉及的节能条文,能粘贴的都粘贴上去。</P>
<P>不知道各位的地区怎么样了。</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4 09:48 , Processed in 0.08337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