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13425|回复: 30

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3 00: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3 width="96%"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class=title align=middle>道路照明电击防护探讨</TD></TR>
<TR>
<TD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align=middle></TD></TR>
<TR>
<TD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DIV align=center>任元会</DIV>
<DIV>    摘 要 阐述了道路照明配电系统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有关问题,分析了道路照明配电系统采用TT或 TN 接地型式对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影响,回答了 2007年第 7期《建筑电气》刊登《道路照明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和线路保护的探讨》后,电气设计人员提出的关于道路照明接地型式和电击防护的问题。</DIV>
<DIV>    关键词 道路照明 电击防护 间接接触防护 TT接地型式 TN接地型式</DIV></TD></TR></TABLE>

<div style="color:#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秋石 在 2008-6-3 0:47:53 编辑过」</div>
发表于 2008-6-3 16: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6-3 19: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P>赞一个,这个坛子!</P>
<P>坛子里的声音通过杂志社呈到了大师的面前,大师就撰文叙述自己的观点,好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啊。。。。</P>
<P>估计也就独此一家吧。。。佩服佩服。。。。</P>
<P>大家灌水,让大师也听听俺们的声音。。。。。</P>
     
发表于 2008-6-4 12: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P>等待杂志中……</P>
发表于 2008-6-5 05: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P>期待鼻山再论路灯及TT,TN</P>
     
发表于 2008-6-5 08: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P>我刚收到杂志。</P>
<P>(1)此文与去年7月那篇论文比较,观点上已有很大转弯和修正,<FONT color=#ff6600>至少它没有全盘否定TN系统了,没有再提“路灯必须采用TT”了。</FONT></P>
<P>(2)但是新文章依然在拿路灯的“有、无等电位联结”来说事,我还是很不以为然。尤其我要谈到新文中的那张插图,那几乎是文章最重要的依据,但它也是“祸根”:它是一张很传统、很蛊惑人心的插图,并常被很多书籍、文章几乎不假思索地予以收录。<FONT color=#f70909>殊不知,该插图描述的是很极端的、现在已罕见的一种单相接地故障。在室内规范都不予考虑的极端情况,为什么到了市外路灯系统,却非要强行考虑呢?</FONT></P>
     
发表于 2008-6-5 08: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不多说了,快涉及到核心机密了,o(∩_∩)o...
发表于 2008-6-5 13: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6-6 08: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6-6 11: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呵呵
     
发表于 2008-6-6 12: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治学以诚</B></FONT> 在(<I>2008-6-6 8:37:46</I>)的发言<BR>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大鼻山</B></FONT> 在(<I>2008-6-5 8:57:40</I>)的发言<BR>
<P><FONT color=#f70909>殊不知,该插图描述的是很极端的、现在已罕见的一种单相接地故障。在室内规范都不予考虑的极端情况,为什么到了市外路灯系统,却非要强行考虑呢?</FONT></P></DIV>
<P><BR>不知是怎么个极端法,架空线你不允许风刮断?埋地电缆你不允许老鼠咬坏绝缘?</P>
<P><BR><FONT color=#f70909>为什么到了市外路灯系统,却非要强行考虑呢?因为高压侧接地时,沿PE线可能传导1000-3000V的电压。</FONT></P>
<P><FONT color=#f70909>今后,我只看帖也不说话了。牵扯核心机密技术的时候,我也不傻乎乎地说了。</FONT></P></DIV>
<P><FONT color=#000000>老友,你也不要太激动。该说的话还得说(尤其在自己理直气壮时),不要憋得脸红脖子粗。</FONT></P>
<P><FONT color=#000000>1、根据路灯设计规范:宜采用地下电缆线路供电;当实在万不得已采用架空线路时,也宜采用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因此:(1)采用架空线从标准要求上已极为少见(少数落后地区除外);(2)即便绝缘架空线被风挂断落地,导致故障危险已属高难度,这跟过去采用的大量裸导线架空迥然不同了。总之,情势发生了变化,脑子也要跟着转,而一味地抄搬书籍或老标准插图及观点,是注定要落后挨批的。</FONT></P>
<P><FONT color=#000000>2、请问老友:“高压侧接地时,沿PE线可能传导1000-3000V的电压。”这在室内配电所内也会发生吗?你又是怎么解决的?如果在室内可以解决,为什么一到室外,就非得上TT?</FONT></P>
<P><FONT color=#000000>3、再问老友:在室内配电时,是否也要考虑“老鼠咬坏电缆绝缘”?你又是如何解决的?需要因此把室内TN系统改为TT系统吗?</FONT></P>
<P><FONT color=#000000>4、所谓“核心机密”,是指本人的一些新论文构想已基本倒空了,o(∩_∩)o...哈哈<BR></FONT><BR></P>
     
发表于 2008-6-6 12: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路灯TT必须论”的最后一块挡剑牌和遮羞布,事实上已被我无情揭穿和攻陷……啊嚏!~~~[em9][em19]
发表于 2008-6-6 14: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6-6 15: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第五期《建筑电气》刊登任元会老先生关于路灯防电击的文章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治学以诚</B></FONT> 在(<I>2008-6-6 14:39:35</I>)的发言<BR>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大鼻山</B></FONT> 在(<I>2008-6-6 12:09:33</I>)的发言<BR>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000000>问老友:“高压侧接地时,沿PE线可能传导1000-3000V的电压。”这在室内配电所内也会发生吗?你又是怎么解决的?如果在室内可以解决,为什么一到室外,就非得上TT?</FONT></DIV>
<P><FONT color=#000000>3、再问老友:在室内配电时,是否也要考虑“老鼠咬坏电缆绝缘”?你又是如何解决的?需要因此把室内TN系统改为TT系统吗?</FONT></P>
<P><FONT color=#000000>4、所谓“核心机密”,是指本人的一些新论文构想已基本倒空了,o(∩_∩)o...哈哈<BR></FONT><BR></P></DIV>
<P><BR>鼻兄,室内的导体是有限的,连接是可以做到长期固定的,因此室内是可以可等电位的。室外不具备做等电位的条件,一是时间不能长期保证可靠,一是室外的导体无限多。</P>
<P>室内配电老鼠咬坏电缆,与桥架接触,形成接地故障。因为桥架做了等电位,做TN配电时,仍是能够可靠断电的。</P>
<P>敢情鼻兄还不了解接地故障是怎么回事吧,你不会认为接地故障只在箱体内或导线末端才能发生接地故障吧?</P>
<P>线路从头到尾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生。在有PE线和PEN线,和高低压共用接地极的时候。接地故障是复杂的。</P></DIV>
<P><FONT color=#ff0000>无论室内系统,还是室外系统,目前的设计规范在考虑单相接地故障时,都是要建立在“认定相线跟PE线可靠相通(即单纯金属性短路)”的基础之上,而除此之外的接地故障(如非金属性短路、大接触电阻式的短路、电弧性短路等),目前电气技术难以一一规避和突破</FONT>。因此,现有规范没有对后者防范做出具体规定。超出现行规范去谈什么高尖技术,感觉是自作多情、甚至矫情,其最主要毛病就是缺乏法规支持度和有效说服力。</P>
<P>以罕见故障防范为借口(或理由)、超脱现行规范之囿制,而去建立或佐证自己的所谓新颖论点之任何企图,都是牵强附会、苍白无力、甚至荒唐可笑的。</P>
发表于 2008-6-7 09: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4 09:55 , Processed in 0.08027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