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32479|回复: 81

[问题探讨] 接触电压的疑惑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9 10: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接触电压的疑惑

   第一种提法,《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P10,接触电位差允许值计算公式(4.2.2-1)
   Ut=174+0.17ρsCs/√ts (V)

  第二种种提法,接触电压极限值   U≤50V   U≤25V

   按第一种提法,当t=1s时,接触电位差允许值肯定大于174V。

  请教:2种提法一致否?能统一吗?不能统一时,哪个正确?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大鼻山 + 10 引发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29 11: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29 13: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29 13: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29 14: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IEC的总等电位联结理论,在变电所接地网上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换而言之,变电所接地网已设有非常密集的接地网格(比如金属网格3米*3米),可视为实施等电位联结了,但发生接地故障时,其地面上两点之间电位差并不为0.
     
发表于 2013-1-29 14: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总等电位联结的作用,我们不得不划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6: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1#第一种提法,也是《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的设计公式。

   清华大学博导何金良等专著《电力系统接地技术》一书,对人体允许电位差进行了推导,得出另一公式:
     Ut=116+0.17ρs/√t (V)
   这个公式的特点,是预期接触电压,不是全部加在人体上的。

   大家对这公式有何看法。
发表于 2013-1-29 16: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09: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触电位差允许值与人体安全预期接触电压极限值,是不同物理概念的二个数值。

   人体安全预期接触电压极限值是指,直接加在人体上的危险电压极限。

   接触电位差允许值是指,电流流过人体电阻、鞋袜电阻、与大地接触电阻、入地流散电阻形成的安全电压。
   后3项电阻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计入。
发表于 2013-1-30 09: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大学博导何金良等专著《电力系统接地技术》一书所举的例子。

  如果取表层土壤电阻率为200Ω*m,人体电阻为1000Ω时,人体上电压只有,没有人体时二点电位差的0.769。
  这还没有计及入地流散电阻。
     
发表于 2013-1-30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触电位差允许值与人体安全预期接触电压极限值,是不同物理概念的二个数值。

   人体安全预期接触电压极限值是指,直接加在人体上的危险电压极限。

   接触电位差允许值是指,电流流过人体电阻、鞋袜电阻、与大地接触电阻、入地流散电阻形成的安全电压。
   后3项电阻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计入。
入门者 发表于 2013-1-30 09:18

存在定义差错哟。参照王老的分类方式:
1、人体接触电压是指,直接加在人体上的电压。
2、人体预期接触电压是指,电流流过人体电阻、鞋袜电阻、与大地接触电阻、入地流散电阻形成的电压。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09: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脚通过接触地面的接地流散电阻多大?

   这可能可同防雷专设引下线,只与地面接触,不接人工接地体情况类似,这种基本上长度为零,也没有埋深0.5m的接地电阻会多大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6: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2#大鼻山 :

  王老的定义是对的,可以这样认为,
  接触电压极限值   U≤50V  U≤25V  是实际接触电压极限值。
  按公式  Ut=174+0.17ρsCs/√ts (V)计算出来的是考虑了人体外的其他电阻的预期接触电压极限值。

  为什么电力系统工程的接地设计(《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其他接地技术手册)都采用了Ut=174+0.17ρsCs/√ts (V) 公式。为什么不采用实际接触电压极限值 U≤50V  U≤25V,能说说原因吗?
     
发表于 2013-1-30 16: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2#大鼻山 :

  王老的定义是对的,可以这样认为,
  接触电压极限值   U≤50V  U≤25V  是实际接触电压极限值。
  按公式  Ut=174+0.17ρsCs/√ts (V)计算出来的是考虑了人体外的其他电阻的预期接触电压极限值。

  为什么电力系统工程的接地设计(《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其他接地技术手册)都采用了Ut=174+0.17ρsCs/√ts (V) 公式。
为什么不采用实际接触电压极限值 U≤50V  U≤25V,能说说原因吗? 入门者 发表于 2013-1-30 16:00

我觉得实际接触电压难以准确计算,而预期接触电压显然容易计算一些(因为它无需区分各段电阻值具体是多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6 04:28 , Processed in 0.10385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