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10216|回复: 17

[求助] 变电所与人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4 15: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变电所能否设置在地下室的人防区域,如果不能,我的变电所管线能否穿越人防区域到别的地方?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 收起 理由
D800-1~8 + 1 7.1.3防潮性能好的定型【变压器、开关柜】.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0-24 17: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头痛的问题,管线穿越人防,很多都这么做..变电所设在人防内,从来没有做过.
     
发表于 2016-10-24 21: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规范规定不能设在人防区,主要还是设计人需自行考虑进出线是否方便。
     
发表于 2016-10-24 22: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变电所可以设置在人防区域,但是考虑到防护密闭做起来太麻烦所以做的时候都是把变电所设置在非人防区,当然是人防面积较大的情况,否则两个防护单元的话则没必要。到人防区域是否可以穿顶板走管道层然后再到别的地方?
     
发表于 2016-10-25 09: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人防工程无关的变电所,不可设在人防防护区内。除非是人防电站。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09: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nicebin 发表于 2016-10-25 09:00
与人防工程无关的变电所,不可设在人防防护区内。除非是人防电站。

有没有规范支持。。。。。。
     
发表于 2016-10-25 11: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没有规范禁止,不过,好像有说无关管线不能穿人防。这条我也没找到。。
发表于 2016-10-25 11: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1、主要为上部建筑服务的变电所,不宜设在人防防护区内。
2、与人防无关的管线不宜穿人防。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10 对电气专业而言,此为正解。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3: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net123456 发表于 2016-10-25 11:14
1、主要为上部建筑服务的变电所,不宜设在人防防护区内。
2、与人防无关的管线不宜穿人防。

麻烦提供一下规范的相关条文,谢谢
     
发表于 2016-10-25 14: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项目,人防区把核心筒围起来。变电所设在外面,所有管线都穿越人防。
这个时候,反而设在人防区,更合理,只穿一次人防。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10 特殊情况,得特殊对待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0-25 14: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下,上述变电所设在人防同一层。
     
发表于 2016-10-25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树欲静而风不止 发表于 2016-10-25 13:54
麻烦提供一下规范的相关条文,谢谢

01.png

点评

学习,还要多看规范...  发表于 2016-10-25 16:52
回复 鲜花 1 鸡蛋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15: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禁止性条款。我们经常二种做法:1、变电所布置在人防区域边缘地带,属于非人防区域。2、变电所布置在人防区域,按照人防要求设计,但不计入人防面积。不论哪种做法,电缆穿越人防维护结构,均做防护密闭套管。
     
发表于 2016-10-25 16: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变电所管线穿越人防区域,这种情况很常见。规范是说不宜,但现实中,很难做到。

点评

条件许可,就不应穿越;避无可避,那是没办法。  发表于 2016-10-25 16:46
     
发表于 2016-10-25 16: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树欲静而风不止 发表于 2016-10-25 13:54
麻烦提供一下规范的相关条文,谢谢

管线可以先出地面,埋地进入各栋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4 22:40 , Processed in 0.09366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