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DIV class=blkChannelLogo>
<H1 id=pagelogo><a href="http://news.sina.com.cn/"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i3.sinaimg.cn/dy/deco/2008/0721/yocc080721img/con_logo_news_001.gif"></A></H1></DIV><!-- 频道logo end --><!-- 路径导航 媒体图标 begin --><!-- 路径导航 begin -->
<DIV class=blkBreadcrumbNav>
<P id=lo_links><a href="http://news.sina.com.cn/" target="_blank" >新闻中心</A> > 正文</P></DIV><!-- 路径导航 end --><!-- 媒体图标 begin -->
<DIV class=blkMediaLogo id=media_logo><a href="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i1.sinaimg.cn/dy/31/U608P1T31D149F479DT20060324163924_s.jpg"></A></DIV><!-- 媒体图标 end --><!-- 路径导航 媒体图标 end --><!-- 路径导航栏 end --><!-- 主容器 begin -->
<DIV class=Main><!-- 内容列 begin -->
<DIV class=blkContainer><!-- 正文块 begin -->
<DIV class=blkContainerPblk>
<DIV class=blkContainerSblk>
<H1 id=artibodyTitle>网友大讲坛</H1>
<DIV class=artInfo><a href="http://www.sina.com.cn/"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www.sina.com.cn</FONT></A> 2008年11月20日02:22 <a href="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99>信息时报</FONT></A></DIV><!-- 正文内容 begin --><!-- google_ad_section_start -->
<DIV class=blkContainerSblkCon id=artibody>
<P> 炮轰型:连空气也成了GDP增长的来源</P>
<P> 在看到中科院士建议市民每月缴纳20元“呼吸税”这样一个新闻后,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是“这个新闻到底是杜撰的还是真的?”,对于缴纳“呼吸税”一说,大多网友都觉得莫名其妙。“真的假的?网上报的这些所谓专家言论怎么都这么稀奇古怪?”,“还真有收费收到呼吸上的!怪哉!怪哉!” “gubuniao”留言称。</P>
<P> 当然,要纳“呼吸税”的建议以及提出该建议的中科院院士蒋有绪本人,毫无意外地遭到了广大网友的猛烈炮轰。许多网友在回帖发言时更是言辞激烈。“如果不交的话,是不是把大家鼻子都捂起来不呼吸呢?这是什么逻辑,天赋人类的空气竟然也成了GDP增收的来源!”,更有网友在回帖时大呼“万税万税万万税”。</P>
<P> 恶搞型:呼吸税应该按肺活量大小征收</P>
<P> 记者浏览网友的回复看到,不少网友都把蒋有绪的建议进行恶搞。有人建议,“普通公民每人20元/月;院士级每人20万/月”。也有网友认为,呼吸税按人头征收“不公平”。“我觉得应该按肺活量大小征收,肺活量大的应该征收得多,肺活量小的就应该适当减免,不然老人和小孩就吃亏。”网易网友阿红留言称。“另外,如果我在路边花坛小便施肥为植物生长作出贡献,是不是应该获得相应的奖金?我施肥促进了植物的生长,植物茁壮成长后就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置换出更多的氧气,我对保护大气环境有贡献。”一匿名网友如此留言。</P>
<P> 此外,也有网友提出,按照蒋有绪院士的说法,如果以后大家连呼吸都要纳税,那么“放屁”这一行为是不是也应该被纳入政府征税的范围内?!网友的这一看似荒谬的提议也并非无中生有。据了解,新西兰政府已开始向农民征收牛、羊的“放屁税”,以控制牛、羊放屁时对大气和环境造成的污染。</P>
<P> 分析型:如开征一年数千亿元应用在哪</P>
<P> 除了“炮轰”和“恶搞”之外,也有网友对蒋有绪的建议作了理性分析。“我买了生态基金之后,如果生活环境这么差,因城市的空气和喝水质量差而致病的人每天可谓不计其数,如果我因为呼吸了二氧化碳而生病,那我是否应该获得相应的补偿呢?”一匿名网友质问说。</P>
<P> 此外,有网友根据蒋有绪“市民每月买20元生态基金”的提议,对可能产生的税款粗略地算了一笔账。“每人每月交20元,中国13亿人,一个月就有260亿,一年就3120亿,这3000多亿会用到哪里去?”在百度的“蒋有绪吧”内,一位匿名网友如此写到。</P>
<P> 另外,也有细心的网友对蒋有绪院士这个“生态基金”的提出表示了怀疑怀疑,认为所谓征收“呼吸税”只是蒋有绪在辩论时未经深思熟虑的发言。“这段话他是在森林论坛上说的,可能是当时讨论得比较激烈,就说了这一番话吧?如果蒋有绪是经过深思熟虑而说出这番话的,那他应该会提出更加详细的建议吧,例如基金应该如何征收,征收的税款将用于何处等等。”有网友这样认为。</P></DIV></DIV></DIV></DIV></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