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9984|回复: 19

2010年九期EPS容量与负载一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17: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7: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1-2 19: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诚怎么突然这么谦虚了?

我知道了,有高人到了,老诚怂了。。。。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0-11-2 23: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篇文章我还真没读懂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冷若冰 + 20 坦荡。。。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2 23: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子坦荡。。。。。慢慢看吧。。。等遇到问题了就明白了。。。
     
发表于 2010-11-3 15: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不为了评职称等目的,这样的文章才值得一看。
发表于 2010-11-3 16: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转载一文:

UPS标准中功率因数的概念

由信息产业部制定的UPS通信行业标准《YD/T1095-2000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中有两处与功率因数有关的概念,即输入功率因数和输出功率因数。
在1987年《GB7260-87不间断电源设备》标准中,对“负载功率因数”有如下定义:理想正弦波电压情况下,有功功率对视在功率之比。并在之后的技术要求中规定,在正弦波条件下,负载功率因数为0.7~0.9(滞后),额定为0.9。
在1993年《GB/T14715-93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标准中也提出了负载功率因数的概念,并在术语部分做出与1987年标准相同的解释。但在之后的技术要求中,负载功率因数的指标定为0.8。
  这两个标准中,“UPS功率因数”的概念还没有出现,只对UPS负载的功率因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可能和当时UPS的应用不多,国内对UPS的各项技术掌握不够全面有关。
  UPS作为供电系统中的中间环节,它本身具有双重性格:对于上一级供电设备(电网),它是一个交流负载;而对于下一级负载,它是一个交流电源,是电网的一部分。
  如果把UPS与UPS的负载当成一个整体,作为上一级电网的交流负载出现时,它的功率因数由两部分决定:UPS负载的功率因数和UPS的电路结构形式。这时的功率因数,我们现在叫做“UPS输入功率因数”。后备式和在线互动式UPS的输入功率因数等于UPS输出负载的功率因数,他们本身不产生附加的功率因数失真。传统双变换在线式UPS由于输入侧的变换器是整流滤波电路,它的输入功率因数较低,小于0.8,并且和UPS输出端的负载性质无关。双变换式UPS附加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后,输入功率因数可达0.99,且不受UPS输出端负载性质影响。
在2001年《YD/T1095-2000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标准中,使用了输入功率因数的概念,在电气性能技术要求中,分三个等级分别给出了指标,并提出了试验方法。
另一个概念,“输出功率因数”也出现了在电气性能技术要求中给出指标:输出功率因数≤0.8。并在输出功率因数的试验方法中提到:“调节非线性负载的输入功率因数在小范围内变化,由电力多功能分析仪测得非线性负载的输入功率因数应符合技术要求的规定,并使得UPS输出达到额定容量,UPS能正常工作。”显然在这里测得的数据是UPS负载的功率因数,这个数据的范围是用来衡量UPS输出能力大小的。
  首先,功率因数这个概念是针对负载而言的,非线性负载中,电流和电压出现相位差φ,导致负载和电源间吞吐互换的无功功率,功率因数cosφ反映了负载从电源中获取有功功率的能力。对UPS来说,UPS的输入功率因数反映了UPS从电网中获取有功功率的能力,也可以衡量UPS对电网的污染程度。功率因数越大,获取有功功率的能力越强,对电网的污染程度越小。
  UPS的“输出功率因数”这个概念是衡量UPS输出能力的一个指标。显然,这里UPS是作为负载的供电设备出现的,而‘功率因数’这个概念是专为负载量身定做的,它反映的是负载的某些性质。于是我们借用‘功率因数’的概念加上‘输出’两字,来描述作为供电设备的UPS的输出能力。
  例如,UPS的‘输出功率因数’的大小是由UPS负载的功率因数决定的,我们认为负载功率因数越大,它获得有功功率的能力越强,但是由负载功率因数决定的‘输出功率因数’越大,表示UPS的输出能力越小。
  作为一项衡量UPS输出能力的技术指标,“由于UPS输出能力有限,不可能满足任意非线性负载的要求,约定以计算机类负载的输入功率因数作为UPS的输出功率因数指标,约定≤0.8。”这样,用一个由UPS负载性质决定,而不是由它本身决定的技术指标,来衡量UPS输出能力的好坏,而又以计算机类设备为默认的负载,那么输出功率因数≤0.8这个指标的意义不便于理解。
‘输出功率因数’是一个容易引起岐义的概念,既然UPS输出功率因数的大小由负载的功率因数决定,那么直接用‘负载功率因数’的概念来衡量UPS的输出能力更为清晰。如果使用‘输出功率因数’这个概念,就必须赋予它明确的定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30 收起 理由
冷若冰 + 30 辛苦。。。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4 22: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给个结论,赞同文章的,还是老诚的,还是你自己有新的认识。。。。
发表于 2010-11-5 08: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文章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冷若冰 + 20 知道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5 09: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已经阐明“Ups输出功率因数” 明确的定义,即它是指Ups内部的一个“技术指标”,是一个定值,与实际负载的实际功率因数无关。
    比如,一台标明100KA的Ups其“输出功率因数为0.8”,其实际意义是指:当Ups输出端的实际负载的功率因数0.8,Ups所能充许的额定视在功率。
    因为Ups输出端实际负载的功率因数是不确定的,不一定正好为“Ups所标明的输出功率因数”,这时必须为Ups所能充许的额定视在功率进行校正(校正的理由文章已经阐明,不再赘述)。换句话说,也就是对于Ups输出端,不同的实际负载的功率因数,Ups就有不同的所能充许的额定视在功率。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1: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1: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1-5 11: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个人观点,并不一定正确,
但有一点要注意,“百度的观点”也并不一定正确,它也只是“个人观点”。
问题的关键是自已应有自己的判断,我认为,无论对错,只要能自圆其说的,都是值得学习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50 收起 理由
gdx8785 + 50 为“个人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5 18: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这番话,很对得起这个ID,老诚,你得学着点。。。。
     
发表于 2010-11-5 18: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忘了忘了,与老诚共勉。。共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4 21:37 , Processed in 0.08036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