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治学以诚

对审查意见满意度调查表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3 22: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凡是修改的地方,必须重新出蓝图。辽宁的规定,不知其他地方有此规定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8 11: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施工图审查能做到 有“理”有“据”,我相信大家也没有那大的怨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 09: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呐!
“有‘理’有‘据’”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图审人员那不是一般的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10: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审图人员简直是无语,甚至有点可笑。
比如:不同电压等级的线缆不应穿入同一根保护管内。
设计人员图中明明已经很明确的表达了这一点,只是设计说明里没有没有这句话。审图人员就给提了个强条。还说设计说明里必须如此。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所有规范的强条都要写到设计说明里。
我的个人意见是:如果设计人员图中确实是很明确的体现了强条做法,那么设计说明了说了更好,没说也没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10: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10: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17: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凡是修改的地方,必须重新出蓝图。河北也是如此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17: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审图人员 提 强条。 设计说明里必须强调强条。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所有规范的强条都要写到设计说明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1 09: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审图提的意见确实很无奈,一个总容量500KVA的小学,我用了一个630的变压器,结果审图非要让我用两个变压器,说是要区分冷暖负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30 09: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探讨 求大同存小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8 21: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我们老大忙,我也偶尔帮看下图,提点初审意见,水平不高,但也不至于乱提。记得有个项目,设计范围仅限强电,我就提了条宜预理一根多孔梅花管供弱电线路进入建筑物。设计方回复说弱电部分不在他们的设计范围内。后来我主动打了电话给设计方,说我们都是为甲方服务,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弱电部分设计滞后,基础一下,将无法再埋管。多画两根线,写几个字,就当是读书时帮上下铺的兄弟占个座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8 22: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建筑设计行业太乱,每每看到北上广深甲级大院的图时,我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看图。但我师父一看多是一副不屑的样子,告诉我别被那些个图签吓倒了,多是一些炒更的,挂单的画的图,随便找就能找一大堆毛病。不说别的,就设计依据设计方就没认真对待过,我等边远小城,你拿上海的地标来做依据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8 23: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现在我有点怀念设计院还在体制内的时期,院内各专业配备齐全,图纸质量有老同志把关。现在呢,三五杆枪就可以拉起大旗,大号XX院XX分院,水电暖专业没有,全靠枪手,或水电暖一人搞掂,神人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10: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我这里审查意见提的还是比较诚恳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大家对规范的理解不同吧。。。每次去找审查师请教时,总能解释的很详细,每一次都能学习到新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10: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甚至同一个问题可能要有多种做法吧,有的是能图上表达的尽量图上表达,有的文字说明也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09:26 , Processed in 0.07346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