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4838|回复: 0

[电气资讯] 中国防雷工程十大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7 15: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1957年7月6日和8日,北京十三陵长陵和中山公园音乐堂相继遭雷击,引起中央的重视。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布置防雷任务,由此拉开了新中国防雷工作的大幕。
  1989年8月12日黄岛油库雷击火灾事件。由此引发了“避雷针不避雷”“避雷针一般应当停用”的理论,并开始推广“消雷器”。
  1989年安徽省气象局率先开展防雷装置检测业务。
  1992年11月9日至13日,林维勇作为中国专家参加IEC/TC81在霍巴特(Hobart)召开的会议。是IEC/TC81自1980年成立以来第一次有中国人参加。之后林维勇按IEC标准改编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1995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下达通知,明确气象局的职责中有“归口管理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和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中与气象有关的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和技术检测”。
  1996年到1997年全国范围内对“消雷器”的大讨论,不久邮电部、中石油、电力系统发文停用“消雷器”。“消雷”一词从此基本销声匿迹。
  1997年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并成立专家组,进行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其中有杨维林、杨少杰、匡本贺、曹和生、蔡振新、刘寿先和关象石。
  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施行。国家以法的形式规定了中国气象局在防雷减灾工作中的任务、职责。
  2001年10月14日至20日,IEC第65届年会在意大利召开,中国气象局丁海芳、上海气象局曹和生参加了TC81的会议。这是自1992年林维勇第一次参加IEC/TC81会议以来,中国人第二次参会。以后的会议、工作组会议均有中国人的身影。此次会议确定对标准修改并于2006年公布,在2008年转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007年5月23日,开县兴业村小学雷击事件,引起中央高层的重视。当年9月国务院主持召开了“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
  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关说:“我只有两句话好说!第一句,此次事故绝对是人祸!第二句,我对政府的善后工作很失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20:06 , Processed in 0.06661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