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10462|回复: 16

2011年11期《别墅供电方案探讨》:环网咋用恁多断路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0 07: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2011年11期《别墅供电方案探讨》中,也就是常规的别墅供电啊,其环网干嘛使用那么多断路器而不使用负荷开关柜呢?钱多咬手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20 一针见血!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10 08: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环网供电方式,除10kV开关站出线需要保护采用断路器外,在用户环网柜环进和环出环节,从未见过采用断路器,全采用负荷开关。
     
发表于 2012-2-10 08: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血喷得怎么样?
     
发表于 2012-2-10 09: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sccat


这个这个。。。。。。

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14: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以注意到,作者单位不属于设计单位,而是某集团公司和高校电气工程系。
文章属于象牙塔里的作品,有点缺憾,不足为奇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14: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还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课题研究项目,打算搞节能减排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14: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环网采用断路器柜,我记得6-7年前,我就曾在网易电气上跟某环网断路器厂商(疑似)理论过。
据称国内少数地区,在别有用心的有关方面的操纵下,也有少量应用案例,但总体仍属于“极为罕见”。
发表于 2012-2-10 17: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抄袭国外的一些案例。有些国家配电网自动化程度很高,可以对环网开关远动投切。在N多年前,相对而言,断路器控制投切操动机构产品丰富得多,运行经验更成熟,所以有选用断路器的。现真空负荷开关操动机构已经与断路器类似。
     
发表于 2012-2-10 18: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需要远动投切“变压器”这个负荷(不重要的供电用户),再假定负荷开关操动机构不能“远动”:

用户环网开关柜的环进和环出环节,只要变压器保护环节采用断路器,就行了,也没必要选用 3 个断路器。
这,又有何道理呢?
     
发表于 2012-2-10 19: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的用户环网开关柜,环进和环出环节,就应该采用负荷开关。

该论文采用断路器如果属于“创新”,就必须交代采用断路器的优、缺点何在?为何最终选了断路器?
如果属于“闭门造车”,则属可以原谅——毕竟是在校学生,还未走出校门真刀实枪地干,可以原谅。

校核这篇论文的编辑,是否疏忽这个环节了?
发表于 2012-2-10 19: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投切变压器,是环网某一链路故障时,切断故障点两端环路开关以隔离故障。
发表于 2012-2-10 19: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开环运行,1~8号共8个负荷,开环点在5、6之间。若负荷2、3间线路故障,负荷1~5就会停电,快速跳开负荷2、3处环路开关,闭合原断开的5、6之间的环路开关,则所有负荷可恢复供电。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20 噢,是切除故障点的“远动投切”。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10 19: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配网变电站无人值班后,如果变电站网络保护水平高,环路开关用断路器是有技术合理性的。因选择性靠网络逻辑判断保证,可快速准确判断故障位置,环网中任一点发生短路,可立刻跳开其两侧环路开关,故障点电源侧的负荷不会有瞬间停电,故障点另一侧负荷也可通过闭合开环点开关,从另一侧快速恢复供电。
发表于 2012-2-10 19: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就我所知,国内连电力公司的配网都还没有达到这种自动化程度,更不要说电力用户的10kV电网了。
     
发表于 2012-2-10 19: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终用户环网开关柜还是不需要这2个“环进和环出”的断路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7 22:09 , Processed in 0.07996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