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3174|回复: 9

2014年6期“雷击引发低压系统冲击电流研究”的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3 18: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该文有很多错误

   1. 该文图1、图2、图3的引下线电流为100%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当建筑物直接雷击时,只有1根引下线时,引下线电流为100%。只有1根引下线规范要求是不允许的,本人入行来还没有做过一栋建筑物只有1根引下线的工程。
   2. 该文表3存在严重错误,它与文中IEC的表2不符,损害源S1闪电击于建筑物一项中,否定、排除了损害源S4的客观存在,将损害源S4都归到损害源S3。
   3. 该文在第2章结尾提到“从工程实践看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已很少直接采用低压架空线路引入电源的情况。”这是对的,也就是说,损害源S3在工程实践中一般不会出现了。但作者没有从这点出发,反而否定了2010年IEC的文中表2,这是没有理解IEC精神实质所致。
     
发表于 2014-7-24 14: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确实有不少问题,其核心的推论也混淆不清,把IEC TC81和TC 37A的规定混为一谈。共地是原则,并不是我国的特色;国家标准在编制时考虑的前提是不一样的,并不是疏忽和欠缺。
本文作者似乎总是“一根筋”。

 楼主| 发表于 2014-7-25 13: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一下,多根引下线时流过总配电箱内SPD雷电流大小。

   脉冲雷电流未流入接地极前,没有反击高电位,SPD处于分断状态,此时各引下线雷电流,按分流原理和分流计算法则计算,楼层超过4层时,各引下线雷电流是均等的。一栋二类防雷建筑物,超过4层、引下线为30根时,直接雷击时每根引下线雷电流为5kA。

   各引下线脉冲雷电流流入接地极时,出现反击高电位,SPD处于短接状态,此时各引下线电流,是否会汇流集中到SPD处?不可能!

    虽然接地线成闭合回路,但雷电流是高频的,与工频不一样,不能用集中参数电路分析,必须用分布参数电路分析了。接地线的电感作用已起主导作用,雷电流在接地线流动会随着接地线长度增大而急速减小,所以有接地线有效长度为2√ρ之说。离SPD超过2√ρ的引下线雷电流是全部直接入地了,只有离SPD不足2√ρ的引下线雷电流,会汇流至SPD处,但由于距离较长流入的附加雷电流已很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7-25 14: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表2----来源于IEC 62305--1:2010

  必须引起重视
  1. IEC 62305--1也叫雷电防护通则是专业规则条文,更应重视的是2010,是雷电界最新、最前沿的技术规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雷电界应该俱时齐进地采纳IEC雷电专业新规则。
  2. 该文表2表明什么客观事实下,才会有10/350μs波,什么客观事实下,只会有8/20μs波。这是选择SPD波型的重大依据。不能“杀鸡用牛刀”,没有10/350μs雷电波的建筑物也要装设I级试验浪涌保护器----这是明显的浪费。
  3. 该文表2表明不同波型下的雷电流大小参数,这是选择SPD耐受电流的重大依据。
发表于 2014-7-26 09: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7-26 09: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7-26 09: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7-26 09: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7-26 09: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7-26 10: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9 01:14 , Processed in 0.07318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