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6531|回复: 23

2015年10期“SPD过电流保护不应再用断路器”的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7 15: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SPD过电流保护不应再用断路器》一文的问题之一
   
   该文 “3 断路器使连接线长度远超0.5m”是错的。其原因是Ⅰ级试验SPD选配的微断一般用C50、C60,其内部电磁脱扣器线圈不可能是12匝,等效长度不可能是3m。

   本人解剖过四只国内著名厂家微断,就电磁脱扣线圈作如下介绍:
   DZ47-60 C60 线圈 3匝 线圈的线径4x2mm扁铜
   DZ47-60 C40 线圈 4匝 线圈的线径3x1.7mm扁铜
   DZ47-60 C15 线圈 7.5匝 线圈的线径Φ1.9园铜漆包线
   DZ47-60 C10 线圈 9.5匝 线圈的线径Φ1.5mm园铜漆包线
   DZ47-60 C3 线圈 32.5匝〈三层〉 线圈的线径Φ0.9mm园铜漆包线
   线圈骨架内长13.5mm

   推论:电磁脱扣器线圈12匝可能的额定电流是C6,一级保护用这种微断,这是错误设计,所以误动是正常的,不足为怪了。

   微断内部电磁脱扣线圈随标牌额定电流〈其值是不可调〉的不同,匝数和线径也随之不同,其电气原理很简单。例如C6磁保护的动作电流5~10In=30~60A,即60A时必跳闸,30~59.9A时有可能跳闸;如果负荷启动电流大一点,启动时就会跳闸。再看C60,正常长期容许电流为1.13x60=67.8A,当回路工频计算电流大于30A时,这时仍用C6的脱扣线圈,磁保护可能会动作,回路工频计算电流大于60A时磁保护必会动作,这是不容许的。为了C60磁保护的动作电流5~10In=300~600A才会动作,必须降低电磁脱扣线圈磁通,也即减少电磁脱扣线圈的匝数。另外长期容许电流〈额定电流〉越大,线圈的线径也要大,微断内部空间很小,小电流用小线径的线圈。

   从上可得,文中有关微断内部电磁脱扣线圈等效长度是3m的长段论述,是没有实际依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SPD过电流保护不应再用断路器》一文的问题之二

   《SPD过电流保护不应再用断路器》一文的问题之二

   该文〈该期第8页〉关于F2与F3的论述也不正确,按文中的说法,F1也是熔断器了,到目前为止,本人还没有见到个配电房出口保护电器和进线总箱总断路器用熔断器的。

   所以熔断器符号,不一定是保护电器为熔断器。
发表于 2015-11-8 16: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鲜花 1 鸡蛋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6: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11-8 16: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11-8 16: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11-8 16: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09: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SPD过电流保护不应再用断路器》一文的问题之三

   该文图 4 〈该期第9页〉画法和取值是不对的。
   从该文图1、图2 可知,在等电位连接带与SPD下端之间还有一条PE接线,下接线长度应取这条与PE线的连接的接线长度。对保护设备来说,不论对本级和传到下级的保护电压,关注的是带电体与接PE线的机架之间的耐受电压,应取这条线上电压为下引线电压的。
   下接线长度影响大于上接线长度,流过下接线的雷电流是流过上接线的雷电流3~4倍,△U也成3~4倍增大,但好在于SPD装在配电箱、柜内,其下端可靠近PE排,引线长度可很短,接近凯文接法。

   至于间接接触电压防护,PE线对大地电压会增大,但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的,根据有关文献,人体耐雷电流的接触电压高达近100kV。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09: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入门者 于 2015-11-9 09:27 编辑

   《SPD过电流保护不应再用断路器》一文的问题之四

   该期第10页的“与功能a的“几百安培”才不断......”论述,是否正确值得怀疑,因为SPD过电流保护之前的总断路器一般用二段保护的MCCB,客观实际有多少只整定电流 ≤315A的MCCB,在打雷时也跳闸了。
   按该文的逻辑,各种总断路器都得用三段保护的MCCB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09: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SPD过电流保护不应再用断路器》一文的有关有效电压保护水平问题

   《雷规-2011》的有效电压保护水平计算式中的△U=0.2VP,是粗糙的估算值,正确值应按《雷规-2000版》P137的例题方法,根据实际的波头时间0.25μ、分雷流大小、引线长度、有无屏蔽层计算。
   原理是:△U与SPD的VP没有固定关系,△U只与分雷流大小、引线长度、有无屏蔽层有关。

   0.5m引线长,不是唯一的决定因数,随着分雷流变小,引线长度可以增大,也能满足△U的要求。
发表于 2015-11-9 10: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1: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诚版:

  我记错了,把跨步电压当成了接触电压。
  文献:杨成德 建筑物防雷设计若干参数的计算,建筑电气, 2000(3): 37.
  原文:“世界各国根据发生的人身冲击触电事故分析,认为相当于雷电流持续时间内人体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为90kV~110kV。”

  接触电压问题是否可从下述来论述。
  据文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三版第874页 式〈14-2〉和式〈14-3〉,求Ut/Us比值
  按上述二式,ρ越小耐受电压越低,求最小耐受电压,取ρ=25 Ω.m。
  Ut/Us=〔〈174+0.17ρf〉/√ t〕/〔〈174+0.7ρf〉/√ t〕=〈174+0.17x25〉/〈174+0.7x25〉
       =178.25/191.5=0.93

   上述公式虽只适用工频,再根据文献:何金良曾嵘《电力系统接地技术》频率对人体允许耐受电流的影响,随频率提高人体允许耐受电流也越大,也即耐受电压也越高,从而推论得:高频的耐受电压,高于工频公式得出的耐受电压。高频时耐受接触电压与耐受接触电压比值不变。

  这是我的观点,不一定正确。诚版有更正确的计算公式,请贴教。
发表于 2015-11-12 08: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11-12 08: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11-13 11: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7-9 03:39 , Processed in 0.10023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