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0 21:17:44
低压电缆电缆热稳定校验的计算 [作者 吴磅] 也是用了这个思路。
sccat 发表于 2011-7-10 20:05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感谢该老弟提供的信息!我百度了一下,已经下载原文,万分感谢!
经研读,我想提两点:
一、该文2004年就已发表,且已使用电缆热稳定“最小长度”一词,看样子它并非我“自创”。特此更正;
二、该文的计算结果跟拙文(比如0.2s时),相差甚大。我尚在探究个中缘由,并用我的计算程序再作校验。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0 21:21:07
难道真是《第三版》首创?
sccat 发表于 2011-7-10 20:05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请老弟找《钢铁电力设计手册》看看。我手头只有该书残缺的网络版,拿不定其最初根源。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1-7-10 21:22:34
前些年的上海中英建筑电气高峰论坛,令尺短气短的是——
英方的学术论文大多含有试验数据作支撑;
中方的学术论文几乎全是纸上谈兵来分析。
对比之下,高低立判。
I2T不仅仅是分析,它有试验数据作支撑,不接受也没用。
GB50054-95、GB 16895.5-2000都有此规定,估计GB50054-20XX也不会没有。
sccat
发表于 2011-7-10 21:38:00
英方的学术论文大多含有试验数据作支撑;
中方的学术论文几乎全是纸上谈兵来分析。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1-7-10 21:22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企业大多考虑利益,学校又不够专业,哪个靠得住的?{:4_108:}
做实验要人、要设备、要时间。。。{:4_114:}
说到底,要钱。{:4_112:}
国外发展了很多年,有些成果估计都是经过长时间才得到的,我们又怎能比得过。{:4_93:}
真正去做了,如果实验结果与政策导向不吻合,被废掉的可能性很大{:4_103:}
谁高兴做这个东西啊。。。{:4_96:}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0 21:42:18
这种思路在行内有不少的支持者,其中不少人不接受I2T
sccat 发表于 2011-7-10 20:05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不瞒老弟说,我虽在拙文中也提及了I2T,那只是让论文内容看起来更完整,但我内心其实是比较抵制I2T的,因为我感觉这里面有点蹊跷:
把电缆的热稳定校验,寄托在不太相关的第三方——断路器——的身上,这本身就不太正常,其电气机理值得严重质疑~~。
具体而言,同一根电缆,我用了东家的断路器保护,电缆热稳定满足了;而换用了西家的断路器,则热稳定可能不满足了。或者同一根电缆,我用东家A型号断路器,热稳定满足了,而换用东家B型号断路器,则热稳定又可能不满足了。这算是怎么个回事呢?电缆热稳定应属电缆自身一种特性,它不应太受第三方因素之左右。我们到底是该研究电缆热稳定,还是该研究断路器的热稳定?
因此,只要一提到I2T,我就产生狐疑:咱们广大平头百姓、电气设计人员乃至于相关技术标准,是不是让某些断路器大厂给“技术绑架”了?!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1-7-10 21:55:58
把电缆的热稳定校验,寄托在不太相关的第三方——断路器——的身上,这本身就不太正常,其电气机理值得严重质疑~~。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0 21:42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电缆的热稳定校验,不寄托在断路器、熔断器等保护电器上,还能寄托在谁的身上?
又:论文《低压电缆电缆热稳定校验的计算》(作者 吴磅)关于 t=0.05s的计算公式存在问题。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0 21:56:33
I2T电缆热稳定和断路器,非常类似于“社会稳定性”跟“公安警察”的关系:
谁能说公安警察侦破能力强了、打击犯罪力度大了、保护群众的能力强了,咱们的社会是否稳定就体现出来了、社会稳定性就得到真实验证了?
咱们的警察叔叔会不会因在广大媒体上大肆宣传“警民一家、警民共建”,而造成某些假象?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0 22:00:45
电缆的热稳定校验,不寄托在断路器、熔断器等保护电器上,还能寄托在谁的身上?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1-7-10 21:55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老兄你认为根据公安警察的水平,来验证或实现社会稳定性,正常不正常、准确不准确?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1-7-10 22:12:16
大鼻山扯远了吧。
电缆的特性一旦确定,热稳定校验难道会不寄托在断路器、熔断器等保护电器上?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0 22:14:58
细究起来,I2T理论能为断路器厂家提供了某种庇护,它必然会导致一种结果:
假设某断路器本身质量极差,无法为某电缆提供有效保护,因此需要更换质量更好的断路器——这本属正常的认知;但根据I2T理论,则这种“正常认知”要发生改变了,因为断路器厂家可以这么辩解了:你提供的电缆质量太差、热稳定不达标,你看,连我的断路器都无法保护你的电缆了;赶紧换更粗、更好的电缆吧……{:4_96:}{:4_114:}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0 22:16:39
这就是寄人篱下带来的必然后果……{:4_115:}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1-7-10 22:20:10
电缆的优劣必然与保护电器相关,看不同材质电缆的K值就可以知道了,VV不行,当然得换YJV了,是不?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1-7-10 22:22:29
“社会稳定性”跟“公安警察”的关系
“人的素质”与“社会稳定性”、“公安警察”有关:
“人的素质”高,“社会稳定性”高,“公安警察”的作用小些;
“人的素质”低,“社会稳定性”低,“公安警察”的作用大些。
不是吗?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1-7-10 22:25:10
接133#:
还有就是制度,这类似于热稳定的2个不同的计算公式,具体问题得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才对,因为是不同的两回事。
冷若冰
发表于 2011-7-10 23:10:48
“热稳定最小长度”的计算 ———— 从论文的角度来评价,这是本文的亮点。。。。。。
一直以来,大家都在谈断路器出口处的最大短路电流,以此作为依据来校核热稳定。。。。。。
大鼻山的这个“热稳定最小长度”提出得很有意义。。。。。。
可惜的是,大鼻山只做了计算和表格,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看来大鼻山不擅长这个。。。。。。。。。老诚,我看好你。。。。。。。
老诚对导体的热效应很有研究,是不是把大鼻山的这个观点深入研究下去,给咱们一个完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