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5201feng
发表于 2011-7-14 11:55:34
回复 1# 大鼻山
能否将电子版共享一下!个人觉得次法很实用!想以此作为工作标尺!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4 12:45:29
我个人完全没意见。但我还要咨询一下杂志社的意思~~
simbar
发表于 2011-7-14 13:31:00
这几天不能登录,请教大鼻山:T》=0.1S时电缆最小长度用不用考虑T<0.1S,用的话就是用后者了,不用的话请说理由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4 14:41:46
拙文表达已很清晰、明确:
5s>t>0.1s时,采用公式(1)——无论求临界截面还是求最小长度;
t<0.1s时,采用公式(2)——无论求临界截面还是求最小长度。
换而言之,若保护电器动作时间不同,则所求电缆热稳定临界截面肯定不同、最小长度也肯定不同。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4 14:44:25
利用公式(1)时,不可能同时还会利用公式(2);反之亦然。
保护电器的动作时间只有一个,它不可能既是0.02s,又是0.2s。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7-14 15:51:01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7-14 16:07:11
保护电器的动作时间我们只能知道小于0.2s。
最小是多少呢?慢动型的,全分闸时间是0.12秒,也有快的,最快的是0.08秒,加上二次装置的反应时间一般也离0.2秒不远了。
因此,配电工程应选0.2秒表格。
50平方电缆,在1600变配电所引出,依照文章小于30米或40米就免谈了。
这个表格不知再大的变压器是否适用。
比如,高压电网的变压器,动不动就几MVA,几十MVA。那电缆应该多长才行呢?
作者能谈谈,这套理论适用不适用高压系统呢?比如110/10这样的系统,10KV侧是通过电缆引出的。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4 17:39:48
保护电器的动作时间我们只能知道小于0.2s。
最小是多少呢?慢动型的,全分闸时间是0.12秒,也有快的,最快的是0.08秒,加上二次装置的反应时间一般也离0.2秒不远了。
因此,配电工程应选0.2秒表格。
50平方电缆,在1600变配电所引出,依照文章小于30米或40米就免谈了。
这个表格不知再大的变压器是否适用。
比如,高压电网的变压器,动不动就几MVA,几十MVA。那电缆应该多长才行呢?
作者能谈谈,这套理论适用不适用高压系统呢?比如110/10这样的系统,10KV侧是通过电缆引出的。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7-14 16:07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一、二次装置,全分闸……你在谈高压,还是在谈低压呢?我怎么听着都不像是低压的词呢
二、再大的变压器(如2000KVA或2500KVA)照样适用,因为道理是一样,但因大容量平时较少见,故拙文未给出其数据
三、高压电缆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何况拙文中“短路点取在第一个接头处”的主意,正是取自于高压系统章节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4 17:43:30
据我多年观察,把高、低压术语混淆的人不在少数,包括个别老同志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7-14 19:38:49
断路器瞬动是电磁操动。
断路器有分断起弧,灭弧,断开的过程。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7-14 19:41:19
2006第四期杨先生的配电系统中小于35平方的,你能让他把电缆的最小长度都定在40米开外?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7-14 19:42:32
10层楼以下的电缆别想有小电缆。这可能吗?
冷若冰
发表于 2011-7-14 19:50:36
10层楼以下的电缆别想有小电缆。这可能吗?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7-14 19:42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这句话看着是支持大鼻山的“热稳定最小长度”观点的。。。。。
老诚转变了。。。。。不会吧。。。。。。
冷若冰
发表于 2011-7-14 19:55:34
拙文的核心观点建立在两条基本前提之上:
一、短路校验点选在电缆非首端的第一个接头处;
二、5s>t>0.1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2 09:37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哈哈哈,大鼻山,我要批评你一下。。。。。。
不认同也能探讨。。。。。。认同了,还谈什么,再谈也谈不出你的论文。。。。。。
在这个不认同的基础上,能写出别的文章那也是好样的。。。。。
到时候别忘了,把大鼻山的文章给引用了,最好再把“冷若冰”给挂上去。。。。{:4_124:}
别搞得跟老诚似的。。。。。。把别人的名字署了,却没我的。。。。。{:4_116:}
sccat
发表于 2011-7-14 20:56:02
2006第四期杨先生的配电系统中小于35平方的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7-14 19:41 http://www.jzdq.net.cn/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东西估计是100个人100个结果。。。
这个是不是《建筑电气》里面的?
2006年第四期没看到有姓杨的写这样的论文啊。
只有一个: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家居和小区监控管理系统 杨晓晴
有没有电子版看看?可以对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