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4-13 14: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看了《建筑电气》08年3期关于灯具接地的文章,还按施工规范执行么?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0pt; LINE-HEIGHT: 150%; mso-char-indent-count: 2.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2006规定:道路照明(室外景观照明可参考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宜采用TN-S系统或TT系统,金属灯杆及构件、灯具外壳、配电及控制箱屏等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进行保护接地。</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0pt; LINE-HEIGHT: 150%; mso-char-indent-count: 2.5">TN-S接地形式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严格分开,采用它的优点是:当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没有电流,只是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PE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是接在专用的保护线PE上,安全可靠;其缺点是如果PE线断开,就起不到保护作用,可能导致电击事故,<FONT color=#ff0000>可以通过对专用PE线进行多点重复接地</FONT>(比如回路末端和中端等适当部位),来解决和避免PE断线故障,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有效地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0pt; LINE-HEIGHT: 150%; mso-char-indent-count: 2.5">TT接地形式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因而可以减少触电的危险性,采用它的优点是更安全,缺点是其故障电流小,不能用熔断器或断路器的瞬时过电流脱扣器兼做接地故障保护,而应使用剩余电流保护器作接地故障保护。此时,其保护灵敏度更高;但由于户外潮湿等因素,如果线路过长,其泄漏电流较大,如果整定电流不当(整定值过小),将会导致误动作,所以要求正确合理整定其动作电流。另外,金属电杆需要进行接地,当每根电杆已作接地时,配电线路不需要再配保护线(PE)。</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0pt; LINE-HEIGHT: 150%; mso-char-indent-count: 2.5">设计时应根据系统的以上特点,结合路灯供电系统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TN-S系统或TT系统。</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