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lingyan

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3 21: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CC级,鄙人不觉得是一个好的产品,我还是相信“越简单越可靠”的概念。鄙人觉得PC级简单又可靠。
发表于 2008-4-3 22: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两个接触器作双电源的做法沿用多年,很多明显的弊病,看这玩意是如何规避的?
发表于 2008-4-4 0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P>用接触器有时是很好的</P>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11: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P>接触器是一种使用历史有上百年历史的电器,至今还在广泛的使用,没听说过接触器要被淘汰,如果接触器真的被淘汰了,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接触器主要是控制电动机的,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电动机刚启动的时候有7倍左右的启动电流,接触器用来控制电动机的工作是绰绰有余的,没听说过电动机是不用接触器来控制的、接触器控制电动是不可靠的,接触器可以用来控制一个带7倍启动电流的电动机负荷,不能用来控制不带启动电流的双电源的自动切换?这是什么道理吗?就象一把刀能杀死一头牛,却不能杀不死一只鸡?</P>
<P>接触器有100万次的电气寿命,PC级有几次?</P>
<P>接触器是很早就用于双电源切换了,但那是一种有缺陷的双电源切换,不可靠的,</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2.基于接触器的ATSE的历史和现状<o:p></o:p></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2.1早期用交流接触器作双电源切换的方法及其优缺点</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引言中所提到的目前常见的三种ATSE产品,是近几年才刚刚出现的新产品,在这些产品出现之前,一般是用中间继电器和两个接触器搭接一个线路来实现两路电源的自动切换,1999年还出版了一本标准图集《99D373》,该图集中表示出了很多种采用中间继电器(或时间继电器)作为检测元件来实现的双电源切换方案,这种双电源切换方式,只能称的上是一种简易的双电源切换方案,使用中表现出来有很多的问题,最大的一个缺点是检测不全面,因为中间继电器线圈只有两个接线端,不管如何接线,只能检测一或两相上是否失电,第三根相线上的电压无论如何都是检测不到的,如果常用电源的这个没接中间继电器的相线出现了断线,三相电源里只有两相有电,是一种严重的电源故障,用继电器搭接控制线路的双电源切换方案不能在常用电源出现这种故障的时候切换到备用电源上去;此外,如果电压过分的偏高,用继电器控制线路来实现的双电源切换方式也不能切换,而这种故障是有可能发生,比如如果工作零线断了,而负荷又不平衡,就有可能出线某相电压特别偏高,同时某相电压又偏低的情况,这种电源故障会造成大量的用电器损坏,而出现这种电源故障时,中间继电器是不会动作的,接触器也不会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上。这种简易的双电源切换方式在多种电源故障的情况都不能切换,只是在特定的电源故障情况(常用电源三相同时断电,或接中间继电器的相线断电)下才能切换,所以这种双电源切换的方式是不可靠的。在2002年10月国家推出了ATSE的国家标准《GB/T14048.11-2002》,在该标准中,明确ATSE必须在常用电源的任意一相电压异常时切换到备用电源上去,所以用《99D373》搭接的双电源切换方案,是不满足双电源切换的国家标准中的要求的。</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这种方案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接触器线圈容易烧毁,由于处于接通状态的接触器处于长期带电工作的状态,线圈功耗和发热量都比较大,如果电源电压再偏高的话,接触器的线圈就容易发热烧毁。</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但这种方式并非是一点优点都没有,由于接触器机械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所以这种方式具有价格低、动作可靠,不容易出现机械故障的优点。</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o:p> </o:p></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2.2基于接触器的新型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QTS1系列双电源切换控制器,这种控制器内部采用16位单片机控制,由一台这样的控制器加两个接触器可以组成一个高性能的CC级ATSE,这种ATSE看似与早期用接触器做双电源切换的方式相同,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早期用接触器做双电源切换的方式中没有控制器,只是靠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来检测电源的状况,很不可靠,在QTS1型ATSE产品方案里,一台以单片机为核心的高性能控制器是整个ATSE的核心,控制器不仅能够实现对两个接触器的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还能对常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共六路电压信号进行实时检测和灯光显示,三相电源中任何一相的欠压、过压、缺相均能检测到,并执行相应的操作;。。。。。更重要的是,控制器内采用了一种专利技术的节能电路来驱动两个接触器,接触器吸合后的线圈功耗很低,接触器长期带电工作无明显温升,很好的解决了早期用接触器做双电源切换接触器线圈容易烧坏的问题。</P>
     
发表于 2008-4-4 12: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han2003</B></FONT> 在(<I>2008-4-3 22:53:22</I>)的发言<BR>两个接触器作双电源的做法沿用多年,很多明显的弊病,看这玩意是如何规避的?</DIV>哈哈。你咋挑明了?我都不好意思挑明。<BR><BR>
     
发表于 2008-4-4 12: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宣传东西适可而止,更不能开玩笑。
     
发表于 2008-4-4 23: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han2003</B></FONT> 在(<I>2008-4-3 22:53:22</I>)的发言<BR>两个接触器作双电源的做法沿用多年,很多明显的弊病,看这玩意是如何规避的?</DIV><BR><BR>说说看?我还真不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00: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嘿嘿嘿嘿</B></FONT> 在(<I>2008-4-4 23:01:47</I>)的发言<BR>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han2003</B></FONT> 在(<I>2008-4-3 22:53:22</I>)的发言<BR>两个接触器作双电源的做法沿用多年,很多明显的弊病,看这玩意是如何规避的?</DIV><BR><BR>说说看?我还真不知道</DIV><BR>说说看?我还真不知道~~~~~~~~~~~~~~~~~~~~~~~~~~~~~~~~~~~~~~~~~~~~~~~~~~`<BR>
发表于 2008-4-5 09: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4-5 13: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P>去翻翻双电源自动切换图纸和早年的设计图纸,早期的双电源全部是接触器。</P>
<P>为什么被淘汰?多看看相关的资料。</P>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22: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P>东海龙版主:</P>
<P>我当然知道以前的双电源切换都是用接触器做的,我在18楼里说了这个问题,您说说淘汰是什么原因呢?我已经说了以前的那种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的形式是因为不符合国标是要淘汰的,但不是接触器做双电源切换的主触头开关电器的形式要被淘汰,接触器做双电源切换的主触头开关电器不但不会被淘汰,而且会很快就会大行其道,因为接触器做双电源切换,机械可靠性最高,寿命最长,价格低,不但不会被淘汰,而且会很快就会大行其道,因为IEC的2005年版的ATSE标准中列出了CC级的这种形式,国标也要随之修改,增加CC级的这种ATSE的形式,不但不会被淘汰,而且会很快就会大行其道,淘汰的是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的形式,但并不是淘汰接触器做双电源切换的主触头开关电器的这种CC级形式,新型的CC级ATSE产品已经解决了早期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的形式存在的切换检测不能满足国标要求,以及接触器容易烧坏的问题,不仅不是淘汰的,而且是最新的ATSE的技术。</P>
     
发表于 2008-4-5 23: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P>可能现在下任何结论都还是太早了,让我们等待这项技术在市场上的考验吧。</P>
<P>楼主,我有个建议,能不能只介绍产品的技术,并且可以针对大家的疑问做介绍,我想大家会很欢迎的。</P>
<P>还有,介绍技术的时候,能不能不做链接,直接复制过来,链接我是懒得过去看了。</P>
<P>至于弊病什么的,我想大家都见仁见智了。</P>
     
发表于 2008-4-6 15: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P>我在工厂做了3年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对于你坚持的接触器寿命那么长(简直比老龟的寿命还长!!)的观点不敢苟同!!着实不敢苟同。因为烂的最快的就是交流接触器!!</P>
<P>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砖家(赚家)”捧出来没用。有些“专家”给钱就为厂家写文章,看看《建筑电气》,不用大家点名吧??</P>
     
发表于 2008-4-6 15: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P>申明:并非我是这里的版主就说话不客气。凡是技术上开玩笑的人,我对他都不客气。</P>
<P>在xj把审图“专家”的意见打回两次。</P>
<P>说真话总是不讨人喜欢。没法</P>
     
发表于 2008-4-6 15: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型CC级双电源自动切换产品

<P>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在这里是第二次宣传产品了。上次是个什么产品,忘了。</P>
<P>不要有第三次。</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30 05:25 , Processed in 0.07726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