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18407|回复: 55

2011年1月《建筑电气》李顺康老师的文章的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6 20: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拿到本期的杂志就着手拜读了李总《一场电气火灾惨剧带给设计人员的警示》一文,感触和收获颇多。在此,谨代表我个人对李总的指导表示感谢。
阅读过程中,我对文中的数据进行了仔细的查证,发现表1中电缆允许载流量的数据与我的查阅结果不同。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age517 表9-36所示数据,表中所列的电缆允许载流量应分别为:VV-0.6/1kV-2X1.5+PE1.5为20A;VV-0.6/1kV-2X35+PE16为134A,而VV-0.6/1kV-2X25+PE25和而VV-0.6/1kV-2X35+PE35的电缆允许载流量未找见,不知何故。
表2中所列写单相接地故障和保护电气瞬时脱扣器的可靠系数按照GB50054-95(4.2.3条)应选1.3,而文中所选数值为1.1,亦不知何故。
第三,文中对所有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计算均忽略了系统阻抗、变压器阻抗及干线阻抗,对于这一忽略是否应给出依据?否则,按文中方法在忽略了上述数值后求得的电流应较实际值大,这在判断保护灵敏度方面是不利的,对此是否能给出解释?
本人从事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仅2年半,对于许多问题还不胜理解,其中也不乏自己对问题的错误理解。上述疑问是我在认真研读完李总的文章后思考所得,其中若有浅薄之处,还望各位同行老师多加指教,本人在此谢过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2 E币 +20 威望 +2 收起 理由
gdx8785 + 2 + 20 + 2 思考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17 09: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灌水,等着看结果。。。。。。。。

楼主要常来,我很喜欢看到你的发帖。。。。。。。很有见地和思想。。。。。。
     
发表于 2011-2-17 11: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一忽略是否应给出依据 ———— 这个忽略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是很有效的。。。。。。

不过作为考试计算来说,这个问题大,不可忽略。。。。。。。

剩下的,尺短自己答复了。。。。。
发表于 2011-2-17 14: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计算线路阻抗,忽略其他阻抗后都不能满足保护条件,算上其他阻抗,电流就更小了。这已充分说明保护电器选用不当。不必深究细枝末节。

评分

参与人数 2E币 +40 收起 理由
gdx8785 + 20 .
尺短寸长 + 20 谢谢代答,符合原文意思。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17 14: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工程中的简化计算是经常会遇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20: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理解:在我们做供配电设计时,往往都是不计系统的短路容量的(即认为系统是无穷大),这样,通过求解所得的短路电流往往是偏大的,这在选择校验保护电器的分断能力时是可以的,但在校验保护灵敏性时是不行的,因此这样做出来的供配电设计常常带有隐患。
我参加工作两年多,参与设计的工程均为中小型项目,其中自带变电所的项目也有几个,但却一直没有系统的短路容量这一参数。做最近的一个项目时曾询问过院里的资深工程师,他很敷衍的对待了我的问题,深入交流后发觉对于此问题,他的理解也并不深入。逐渐地,我感觉到行业内对于这个问题很少关注,而这恰恰正是关键。
院里的资深工程师说供电部门是不提供短路容量这一参数的,我在上海做项目,问一下各位同行老师,你们在上海的项目供电部门提供短路容量这一参数吗?
     
发表于 2011-2-17 20: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尺短寸长 于 2011-2-17 20:13 编辑


sinochen:
阅读过程中,我对文中的数据进行了仔细的查证,发现表1中电缆允许载流量的数据与我的查阅结果不同。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age517 表9-36所示数据,表中所列的电缆允许载流量应分别为:VV-0.6/1kV-2X1.5+PE1.5为20A;VV-0.6/1kV-2X35+PE16为134A,而VV-0.6/1kV-2X25+PE25和而VV-0.6/1kV-2X35+PE35的电缆允许载流量未找见,不知何故。
表2中所列写单相接地故障和保护电气瞬时脱扣器的可靠系数按照GB50054-95(4.2.3条)应选1.3,而文中所选数值为1.1,亦不知何故。
第三,文中对所有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计算均忽略了系统阻抗、变压器阻抗及干线阻抗,对于这一忽略是否应给出依据?否则,按文中方法在忽略了上述数值后求得的电流应较实际值大,这在判断保护灵敏度方面是不利的,对此是否能给出解释?

谢谢sinochen的质疑:
1、关于表1中电缆允许载流量的数据,有可能是不同样本上的参数。
印象中采用的是GB标准数据,因有关数据资料在单位,记得明天给sinochen答案。

2、关于1.3(MCCB)和1.1 (MCB)倍数:
因为普通配电型MCCB的瞬动脱扣为10Ir1±20%(其他特殊情况可自行分析,大电流情况也可选5Ir1),而AC220/380V的配电电压偏差为Un±10%,为确保最不利情况下的单相短路或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能使MCCB可靠脱扣,考虑这两方面的不利因素叠加,故取可靠系数为1.3,确保安全。
但是,MCB的瞬动脱扣表达方式异于MCCB:MCB的B(3~5In)、C(5~10In)、D(10~14In)类均采用动作范围表达,故只需考虑配电电压偏差为Un±10%,取可靠系数为1.1即可。

3、实际计算,确实需要计及系统阻抗、变压器容量、变压器阻抗及干线阻抗,论文中是有交代的。
本案例较为特殊:没有供电干线存在,直接从PC柜接电送此临时工棚。
若系统阻抗和干线阻抗够小(较大截面且距离不远)、变压器容量够大而分支线截面很小且很长,此误差较小,sinochen可以假定几个条件,算算就知道了。
论文中讲到的极限供电距离意思是:不超过此距离,不一定满足规范的灵敏度要求;超过此距离,则一定不满足规范的灵敏度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20: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回答和指教,想再深入的请教,第二点(1.3和1.1)的依据是什么,以便我的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20 打破沙锅问到底,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17 20: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在最不利情况下的单相短路或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能确保使MCCB或MCB在高动作值时也能可靠脱扣(分闸)。

注意:MCCB还存在短路短延时,若采用Ir2,则注意取值。

再仔细想想。
     
发表于 2011-2-17 22: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我也特别对尺短的第二点有兴趣,好像在以前一个帖子里谈过这个,还提醒我要注意这个。。。。

好像是这个吧,尺短。。。。。。把产品的误差和电压偏差一起考虑进去。。。。

我实在是记不住。。。只记得一个1.3。。。。。1.3是规范。。。。

楼主的思辨能力很强。。。。。。

尺短,是不是可以撰文专门表述一下这个东西,找个内容。。。。。。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8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8 厉害啊,冷版主。。。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17 22: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是的。。。。。。

尺短记得说过:这个坛子里。。。。。。数你最精。。。。。。
     
发表于 2011-2-17 22: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帖子,你交代我置顶的。。。。我也这么做了。。。。。可是无人关注啊。。。。。

要不,我再置顶一次。。。。。或者,你以后多次和大家说说这个道理。。。。。。

我也没有考虑过把二个偏差合在一起处理问题的。。。。。。。

这要一定的综合能力了,你有,我没有。。。。。

老诚估计也没有,都没吱声。。。。。。是不是,老诚。。。。。。。
     
发表于 2011-2-17 22: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回答和指教,想再深入的请教,第二点(1.3和1.1)的依据是什么,以便我的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谢谢
sinochen 发表于 2011-2-17 20:17



那个帖子我置顶了,在技术板块。。。。。说的比较清楚。。。。。

你如果还有兴趣(1.1和1.3),可以去看看。。。。。。记得看了以后灌水。。。。。
     
发表于 2011-2-17 22: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1.3倍的意思就是考虑把两个偏差合在一起处理问题,否则大于1.2倍就可以了。

不是吗?
     
发表于 2011-2-17 22: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根本不具备学术价值”,一个参数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06:37 , Processed in 0.07793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