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治学以诚

[问题探讨] 就2014.5.14号全国视频宣贯会内容与丁宏军先生商榷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6 12: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鼻山 发表于 2015-3-16 08:40
4.1.6条的条文解释,可谓是牛头对住了10%的马嘴
大鼻山 发表于 2015-3-16 08:56
还是回到喷淋系统的压力开关问题:
我再次拜读《火规》第4.2.1.1条,依然是只看到“压力开关直接启动喷洒泵”;但是再去拜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手册(也是《火规》编制组配套编写的),麻烦就出来了:其实还存在第二种联控方式——压力开关+探测器(或手报),去启动喷洒泵;而这种联控方式,竟然在《火规》里,提都没提?!

请问大鼻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手册(也是《火规》编制组配套编写的)的主编是谁?

有请大鼻山猜猜下面宣贯 PPT 是谁的宣贯课件?

FAS-1.jpg

FAS-2.jpg

冰雪聪敏的大鼻山,大概用脚指头都能猜出来是谁的吧?

再请大鼻山看看下面图集中的内容,知不知道这本图集编制组成员里有谁?不难猜测的吧(希望这次就别再有这种“我说了不算”的托辞)——

FAS-3.jpg

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大鼻山你到底听没听过 2014.4.9 成都站首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宣贯录音(丁宏军的宣贯录音)?
大鼻山你到底参没参加过 2014.5.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全国视频宣贯会(丁宏军的视频演讲)?

点评

这张图片及其文字说明,是没有大毛病啊。但是它的第二种启动方式,未在《火规》正文中出现,是个重大疏漏。  发表于 2015-3-21 21:34
     
发表于 2015-3-16 13: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要求》
论文中的一段——

3 规范规定和条文说明的措辞过于随意
建标[2008]182号《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第二十六条第六款明确要求标准编写“技术内容表达应准确无误,文字表达应逻辑严谨、简练明确、通俗易懂,不得模棱两可”,按理规范、标准的规定条款和条文说明不应出现歧义和纷争,无奈最近几年新版规范、标准编制工作有失水准,歧义不断、错误连连,新《火规》也同样存在诸多类似问题。
以新《火规》4.2.1条1款中湿式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要求为例,可以发现“应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喷淋消防泵,联动控制不应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说的却是湿式系统的连锁控制。联动控制方式不谈联动控制却另论与己无关的连锁控制,岂非咄咄怪事!
同样以新《火规》4.2.1条2款中湿式系统的手动控制设计要求为例,可以发现“喷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停止按钮”的描述,属于张冠李戴,实为消防联动控制器手动控制盘的启动、停止按钮。
短短一条规定,就有两处地方出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还有,新《火规》4.2.1条条文说明中“以前通常使用喷淋消防泵的启动信号作为系统的联动反馈信号,该信号取自供水泵主回路接触器辅助接点,这种设计的缺点是如果供水泵电动机出现故障,供水泵虽未启动,但反馈信号表示已经启动了。而反馈信号取自干管水流指示器,则能真实地反映喷淋消防泵的工作状态”的说辞,明显表达出湿式系统的联动反馈信号不该“取自供水泵主回路接触器辅助接点”而应该“取自干管水流指示器”的意思,有些莫名其妙。
第一,无论98版《火规》还是新《火规》,均要求喷淋消防泵的工作状态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原称消防控制设备),现行所有有关喷淋消防泵国标及地方图集的控制电路图,均利用供水泵主回路接触器辅助接点(经中间继电器)作为喷淋消防泵工作状态的反馈信号。要不然,试问喷淋消防泵的工作状态又该取自哪个反馈信号?
第二,水流指示器的动作信号按98版《火规》、新《火规》和《水灭火规范》规定,一如既往均要求反馈至消防控制室(盘)消防控制设备(现为消防联动控制器),以便如实反映湿式系统的运行工况。这句“以前……这种设计的缺点……而反馈信号取自干管水流指示器”的条文说明,会让人误以为新《火规》颁布前的湿式系统,水流指示器的动作信号可不反馈至消防控制室(盘),这完全与规范设计规定和工程实际情况不符。
第三,细看“反馈信号取自干管水流指示器”,也存在原则问题:一则《水灭火规范》并无此规定,湿式系统也无此需求,二则新《火规》图示P26(见图4)也是按规范规定在配水管上设置水流指示器,并没见配水干管上有这个水流指示器。

     
发表于 2015-3-21 21: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5-3-16 12:02
请问大鼻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手册(也是《火规》编制组配套编写的)的主编是谁?

有请大鼻山 ...

我没听成都录音,也未看全国视频演讲(主要是没时间),我只参加了深圳培训。

点评

主要是没时间——哦,这个就没办法说了。  发表于 2015-3-22 12:18
     
发表于 2015-3-21 21: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能不清楚吗?丁组长来深宣贯时自己说了:规范、手册及图集,都跟他本人密切相关。其中前二者是他主编,图集则是经他审核同意才发行出版的。
     
发表于 2015-3-21 21: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宣贯之后,本市设计人员(以及审图人员)分歧和疑问依然不少,至今无法形成令人心服口服的统一做法。这也是本协会今年编制的《疑难解析》中立志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发表于 2015-3-21 23: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鼻山 发表于 2015-3-21 21:42
呵呵,我能不清楚吗?丁组长来深宣贯时自己说了:规范、手册及图集,都跟他本人密切相关。其中前二者是他主 ...

哦,原来大鼻山全都清楚的呀。
那还~~~
     
发表于 2015-3-21 23: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鼻山 发表于 2015-3-21 21:47
深圳宣贯之后,本市设计人员(以及审图人员)分歧和疑问依然不少,至今无法形成令人心服口服的统一做法。这 ...

一本在成都宣贯时吹嘘得神乎其神,理念啊、观念啊、技术啊、先进啊~~~~

原来却是“至今无法形成令人心服口服的统一做法”,真要命!
     
发表于 2015-3-21 23: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5-3-16 12:02
请问大鼻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手册(也是《火规》编制组配套编写的)的主编是谁?

有请大鼻山 ...

大鼻山
这张图片及其文字说明,是没有大毛病啊。但是它的第二种启动方式,未在《火规》正文中出现,是个重大疏漏。  发表于 1 小时前

尺短寸长
不说疏漏不疏漏的问题。
这张图片及其文字说明,是没有大毛病啊——真的吗?
发表于 2015-3-22 08: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火规》图示P26(见图4)也是按规范规定在配水管上设置水流指示器,并没见配水干管上有这个水流指示器
     
发表于 2015-3-22 12: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5-3-15 13:34
说大鼻山你粗枝大叶你别不服气,好好看规范(仔细看,睁大眼睛看)吧。

大鼻山
你可别让我看规范。规范里还真的没有你说的“压力开关要和探测器 与”。  发表于 昨天 22:10

尺短寸长
呵呵。
看到现在,还不承认?

     
发表于 2015-3-23 21: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规范,是指《火规》,不是什么设计指南哈。《火规》(包括其条文解释)里是没有提到喷淋系统的“压力开关要和探测器 与”哟。

点评

不得不说:呵呵!  发表于 2015-3-23 22:09
     
发表于 2015-3-23 22: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鼻山 发表于 2015-3-23 21:49
我说的规范,是指《火规》,不是什么设计指南哈。《火规》(包括其条文解释)里是没有提到喷淋系统的“压力 ...

184#
发表于 2015-3-15 12:45:08

胡说八道就能“与具体电气设计关系不大,略过”一笔勾销?

随便挑一个:

大鼻山 发表于 2015-3-15 11:01
我参加过火规的深圳宣贯会,故也尝试回应一下老诚在楼顶所总结的丁组长当初之观点:

11、喷洒泵控制,压力开关 要 与 探测器信号 与 才能起泵。
回应:这条应该属于误录。丁应该没有如此宣讲,《火规》也没有如此表述。

是“这条应该属于误录”吗?是“丁应该没有如此宣讲”吗?

有请大鼻山回去认真看看新《火规》的规定条款,再去看看新《火规》图示,那都是白纸黑字有图有画的,都是丁主编签过字画过押的,任谁都掩盖不了!

请问大鼻山你听没听过宣贯录音?

现在大鼻山你不否认是丁主编说的了吧?

     
发表于 2015-3-23 22: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鼻山 发表于 2015-3-23 21:49
我说的规范,是指《火规》,不是什么设计指南哈。《火规》(包括其条文解释)里是没有提到喷淋系统的“压力开关要和探测器 与”哟。

不说设计指南,不说!

新《火规》图示,算不算?
也不算?

好吧好吧!
大鼻山你将新《火规》两个规定条款一叠加,必是这个“压力开关和探测器”的“与”,或者是“压力开关和手动报警按钮”的“与”,对不对?

要不然,大鼻山你给举出一个反证来试试,可以不可以?
发表于 2015-3-24 08: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表达应逻辑严谨、简练明确、通俗易懂,不得模棱两可
发表于 2015-4-5 08: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散路径不明,或温度超过60度,或CO浓度超过800PPm,人就不用疏散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21:31 , Processed in 0.0819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