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1-28 10: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观点,主题中所谈到的Icw/3s,首先对于A类断路器(限流型断路器,如MCCB)没有实际意义。
1)目前没有专门用于对Icw/tcw 的硬性标准规范.就现在而言,Icu/Icm的技术门槛已经可满足安全的设计需求了.
2)短时耐受电流为3秒,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写入该条技术规范的设计师,必然会选择高分断型的断路器..但是从操作角度而言,高分断以为这这个配电网络一旦在遇到故障时,所产生的能量也是强大的。在如此强大的能量之下,为何还必须要求耐受3秒? 因此设计师完全可以要求Icw/tcw 在0.5秒和1秒,或者更高的Icw,这都是等效的。
3)如之前所说,Icw/tcw 仅适用于框架断路器,不适用塑壳断路器。
4)目前国内外主流的供应商,大都能满足上述tcw=3s的要求(比如:西门子3WL,ABB Emax,施耐德MT)
5)简单的计算:
IpK = Icm = 220 kA  Icu = 100 kA
IpK = Icm = 110 kA  Icu = 50 kA
(IEC 60947  Icu ≥ 50 kA  Icm / Icu =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