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bzp4891

[问题探讨] 西门子供配电系统设计手册中的一个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7 11: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允许母排N兼有P与E的作用,就是设计为PEN母排了。图中这样的设计,也许在国外允许N母排兼PE的功能,国内俺见过的稍正规的设计上是不允许兼的。国内设计图纸上就只能是N母排了。
本建筑内的和外引的PE线应该引到PE母排。
外引的TN-C-S系统,是从相母排与N母排引出的,N线进入总柜后,在重复接地出分出N母排与PE母排。别的建筑内的PE线也是应该引到总进线柜的PE母排。
若是有的外部建筑物进线总柜不设PE母排只设置PEN母排,前提条件是在进线端将N线(许多认为该引出芯线会回流接地故障电流,称之为PEN线,其实也不妥,该线也不允许兼有PE的功能,能用作PEN是在其重复接地以后才行)重复接地,而且该PEN母排与配电柜外壳也是连通的。
但是 。。。。但是。。。 若变电所只设4根母排,就是只有PEN母排,从该母排上外引的就可以是PEN线了。呵呵。。距离很近的比如隔条马路的其他建筑用电设备是允许外壳接到这根线上的。
能否成为带PE功能的导体,关键看2点,1是否足够结实阻抗够低2是与接地极是否连接可靠。
     
发表于 2016-5-28 11: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XQ3 于 2016-5-28 11:41 编辑
bzp4891 发表于 2016-3-7 08:50
我再引用另一个图,我觉得称呼“PEN”为好:

关于称呼“PEN"对,还是称呼'N"好?
1、如果对系统而言、对该母线的实际功能而言,应该称呼“PEN";
2、而对于出线的使用而言、防止中性线误接线而言,还是称呼'N"好。

对于上面第2条,也许会有疑问,疑问的关键点在于此图是一张错误的图纸:
1、图的关键点是二台变压器的中性线只能在低压柜处一点接地,防止中性点多处接地产生杂散电流;
2、而该图不但引出了TN——S制出线,还引出了TN——C——S制出线,TN——C——S制出线中PEN线是可以、并允许重复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线只能在低压柜处一点接地的情况就被破坏了,防止中性点多处接地产生杂散电流的美好愿望就被破灭了;所以,此图没有从整个系统去考虑问题,注定此图是一张错误的图纸。
3、该图只能引出TN——S制出线与TT制出线,不能引出TN——C制出线与TN——C——S制出线;为防止出线中的中性线N误接成'PEN线‘,还是称呼'N"好。
     
发表于 2016-5-28 11: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XQ3 于 2016-5-29 09:13 编辑
nicebin 发表于 2016-3-8 17:21
王老600问,称为PEN。

此图是一张错误的图纸!此图是一张流传很广、很经典的一张图,是一张影响很大的一张图,是误导人的一张图。
"可同时引出除中性点不接地的IT系统以外的TN——S、TN——C、TN——C——S以至TT等不同接地系统的供电线路"的结论是错误的!

请详见17楼说明。
     
发表于 2016-5-30 08: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LXQ3 发表于 2016-5-28 11:29
关于称呼“PEN"对,还是称呼'N"好?
1、如果对系统而言、对该母线的实际功能而言,应该称呼“PEN";
2 ...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近处的零序电流绝大部分还是不会舍近求远的。个人觉得这图最不合适的地方不是引出了TN-C-S,而是变电所的配电柜内人为的搞个N、PE母排分开再来个一点连接干嘛,直接用一趟母排多好,就任“杂散电流”在这个母排里游荡又有何妨。
     
发表于 2016-5-30 13: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qsy 发表于 2016-5-30 08:54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近处的零序电流绝大部分还是不会舍近求远的。个人觉得这图最不合适的地方不是引 ...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近处的零序电流绝大部分还是不会舍近求远的。个人觉得这图最不合适的地方不是引出了TN-C-S,而是变电所的配电柜内人为的搞个N、PE母排分开再来个一点连接干嘛,直接用一趟母排多好,就任“杂散电流”在这个母排里游荡又有何妨。

我认为,你还是没有从整个系统去考虑问题,只局限在变电站内母排的设置,认为不设置PE母排,将N与PE母排合二为一,设置PEN母排,“杂散电流”就会只在这个母排里游荡了;
引出了TN-C、TN-C-S出线,出线中的PEN及PE线是可以重复接地的,出线中的中性线电流可以通过重复接地装置与变电站中的PEN母排的接地装置产生“杂散电流”的,而“杂散电流”就不只是在PEN母排里游荡了。

“杂散电流”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危害有多大?(我只看到过有关专家的定性分析,还没看见过定量分析;)
设在建筑物内的变电站与设在建筑物外的变电站,其“杂散电流”的影响、危害是否相同……,各有多大?
“杂散电流”的影响、危害,与其他因素相比,谁更严重?
这些问题倒是值得好好探讨与研究!
     
发表于 2016-5-30 16: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 外引的 TN-C-S是会有 杂散电流,但这与这张图是否一点接地、N排PE排合不合并、N排叫什么名字 没啥关系啊,这图再怎么变,杂散总会有啊。
其次 杂散电流 的危害再大,大不过 N一点接地的这一连接点时间久了以后接触不好,导致整个系统所有设备都出现接地保护不灵吧。何况这一点接触不好还不好监测。。。。。PE本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
     
发表于 2016-5-31 12: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XQ3 于 2016-5-31 12:46 编辑
qsy 发表于 2016-5-30 16:47
首先 外引的 TN-C-S是会有 杂散电流,但这与这张图是否一点接地、N排PE排合不合并、N排叫什么名字 没啥关 ...

首先 外引的 TN-C-S是会有 杂散电流,但这与这张图是否一点接地、N排PE排合不合并、N排叫什么名字 没啥关系啊,这图再怎么变,杂散总会有啊。
其次 杂散电流 的危害再大,大不过 N一点接地的这一连接点时间久了以后接触不好,导致整个系统所有设备都出现接地保护不灵吧。何况这一点接触不好还不好监测。。。。。PE本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


1、“这图再怎么变,杂散总会有啊。”——只要不外引 TN-C-S出线、不外引 TN-C出线,此图就不会有杂散电流。
2、“N一点接地的这一连接点时间久了以后接触不好,导致整个系统所有设备都出现接地保护不灵吧。何况这一点接触不好还不好监测。。。。。PE本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此观点我也赞同。
     
发表于 2016-6-1 17: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不外引 TN-C-S出线,那就外引TN-S的吧,若某个外引的N“不小心”与PE或其他接地金属连上了,(比如几年后某个没接漏保的灯“零线”与外壳接到了一起,)有什么好法子检测出来呢?
     
发表于 2016-6-3 09: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qsy 发表于 2016-6-1 17:02
继续。。。。。。不外引 TN-C-S出线,那就外引TN-S的吧,若某个外引的N“不小心”与PE或其他接地金属连上了 ...

如进线处装有总的漏保,也许能检测到。
     
发表于 2016-6-3 10: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LXQ3 发表于 2016-6-3 09:11
如进线处装有总的漏保,也许能检测到。

嗯,这个问题解决了。{:1_416:}若是在总的漏保进线端,PE-N短路呢?(好像比相间短路还容易点哦)
     
发表于 2016-6-4 15: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qsy 发表于 2016-6-3 10:50
嗯,这个问题解决了。若是在总的漏保进线端,PE-N短路呢?(好像比相间短路还容易点哦)

那就上级再装漏保,......,变电站N母排与PE母排一点连接处装设漏保,整个系统就都解决了。
(好像比相间短路还容易点哦)”——你早已有了答案与方案,还是你自己来说吧!
     
发表于 2017-12-2 08: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也是PEN
     
发表于 2017-12-11 11: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PEN,这个600问王老讲解也提到了
     
发表于 2022-8-25 19: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
     
发表于 2022-8-25 20: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群大佬都不认真看图,那根线的图形符号明明白白就是PE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4 13:53 , Processed in 0.08256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