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第四版《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以下简称《四版手册》)修编工作历时三年,不久将与读者见面,其中电线电缆选择是使用较多的章节之一,也是这次修编中补充内容较多的部分,现对《四版手册》线缆部分修订内容简介如下。
一、导体材料选择部分,增加了铝合金导体和铜包铝等复合导体
编者对铝合金导体用于低压电缆持谨慎肯定态度,认为它是优良的导电材料,可以推广应用。《四版手册》补充了以世德合金为代表的0. 6 / 1 kV铝合金电缆的主要技术参数,以方便读者查阅。
但编者不认为铝合金是铜、铝之外的第三种导体,它只是铝导体的一种。
《四版手册》认为铝合金电缆可用于对可靠性不太强调的场合,
而下述场合仍应选用铜导体:
a. 固定敷设用的布电线; b. 重要电源、操作回路及二次回路、电机的励磁回路等需要确保长期运行连接可靠的回路; c. 移动设备的线路及振动场所的线路; d. 对铝有腐蚀的环境; e. 高温环境、潮湿环境、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 f. 应急系统及消防设施的线路; g. 工业及市政工程、户外工程的布电线(分支配电线)。
下列场合不宜采用铝或铝合金导体电缆:
a. 非专业人员容易接触的线路,如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 b. 导体截面10 mm2及以下的电缆。 下列场合应采用铝或铝合金导体: a. 对铜有腐蚀而对铝腐蚀相对较轻的环境; b. 加工或储存氨气(液)、硫化氢、二氧化硫等的场所。
下列场合宜采用铝或铝合金导体:
a. 架空线路; b. 较大截面的中频线路。
铜包铝导体用于配电系统,也是近年来的新动态,对此《四版手册》有区别地接受。
国内也有个别企业采用铜包铝母排制造母线槽,但应用实例很少,所以尚需实践证明其可靠性,特别是插接口部位的可靠性,《四版手册》未编入该内容。
铜包铝导体用于电力电缆,编者持否定态度。
第一,铜包铝线仅适用于单芯线,使用多股绞线则失去利用集肤效应的意义。
第二,集肤效应对中、高频电流适合,电力电缆是工频50 Hz,集肤效应不明显,圆形铝导体400 mm2及铜导体240 mm2以上,才刚刚显现集肤效应。
第三,国外标准及我国电子行业标准也仅仅推荐应用在电子器件连接线上。
此外,铜包铝电缆缺乏制造及施工规范,特别目前电缆导体接头均采用冷压接,也不适用铜包铝线、缆。
在刚体滑触线中,也有诸多品种复合导体,有铜铝复合、钢铝复合等等。实际工程大量应用,故编入手册第四版,以便查阅,而第三版中并无此内容。
就铝或铝合金导体的耐火电缆,有一些制造厂商推出了该品种,也通过了有关的试验,但毕竟铝的熔点仅660 ℃。而目前耐火电缆燃烧试验时,线芯温度超过500 ℃,裕量太小,导体的机械、物理性能难以保持。
此外GB 50217 - 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也有相关条文,不主张铝导体用于耐火电缆。所以即使有产品,并未经过应用实践,《四版手册》未编入。
二、母线槽选择作了大量补充
第三版该小节仅3 000字左右,太过于简单。第四版文字说明达1. 4万字,这是基于产品技术进步及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在此基础上对母线槽产品和技术要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提炼,故而内容比较丰富。
对产品类型选择,就补充了耐火母线槽及环氧浇注式母线槽选择,耐火母线槽编入珠海光乐母线槽数据。就结构而言,其耐火层是靠陶瓷硅橡胶等材料实现的,较以往的发泡隔热层好很多,火灾发生前,等同于普通母线槽使用。
环氧浇注式母线槽主要用于室外潮湿或腐蚀环境,虽然有的资料认为也能耐火,但编者认为防潮、防腐是它的突出优点,至于耐火尚待商榷。
《四版手册》摘编了广州施耐德、珠海光乐、江苏威腾、镇江西门子四家母线槽的主要参数,并校正了电压损失数据,便于读者使用。
第四版已编入了按温控信号传输方式选择母线槽,即智能化的内容。可以将母线槽的各部分运行温度的数据,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传递到监测中心,这也反映了当前母线槽的技术进步成果,采用智能化系统,可大大提高运行可靠性。
三、增加了柔性矿物绝缘耐火电缆选择
第三版耐火电缆选择中只有BT T □型氧化镁刚性矿物绝缘电缆,这种电缆在国内已有二十多年运行经验,被公认是有效的和唯一的。但这种电缆附件较多,施工复杂,宜由专业队伍施工才能达到安装图集的要求。由于施工单位谋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不愿意委托外包施工,这就难以达到图集要求,一旦密封不严,潮气侵入,将导致绝缘下降且难以驱赶。也有许多电缆歪歪扭扭的像蚯蚓,非常难看。
前几年推出的柔性矿物绝缘耐火电缆,性能通过BS - 6385的C - W - Z试验,且施工简便,价格有竞争力,《四版手册》将BT T □型与柔性矿物绝缘耐火电缆BTR □作了比较,便于读者选用。B T T □型与柔性矿物绝缘耐火电缆BTR □的比较见表 1。
四、按经济电流选择电缆截面
按经济电流选择电缆截面是第三版的亮点之一,但篇幅限制,内容过于简单,采用这个方法,可使寿命期内电缆投资及损耗费用之和最小,而且有利于节能减排。
调查表明,此方法尚未普遍应用,有的嫌麻烦,有的掌握不够。针对这个现状,第四版充实了内容,并且以案例方式演示了计算选择方法和步骤,深入浅出,使读者更易掌握。
此外,《四版手册》增加了110kV电缆选择,而第三版仅仅35 kV及以下电压等级。
目前《四版手册》修订稿正在出版社审校编辑。由于编者工作的局限性,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 王志强,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本文有删减,全文载于《建筑电气》2016年第7期,详文请见杂志。
版权归《建筑电气》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