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18736|回复: 33

[求助] 双电源转换开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3 11: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PC级双电源转换开关: 是前面的隔离开关大  还是后面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大,又或者两者相等

注:问了几人,三种情况都有,有点凌乱。
1.png

点评

能把选大,或选小的理由说出来嘛?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发表于 2018-8-23 12:44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发表于 2018-8-23 12: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元器件温升的角度分析,由于流过隔离开关和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电流是一样的,所以在元器件上的温升是一样的,按照GB14048.3(隔离开关标准)和GB14048.11(转换开关标准)都必须满足额定电流情况下端子温度小于70k(环境温度35℃,银端子)的要求,二者电流等级一致即可。
回复 鲜花 1 鸡蛋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3 13: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隔离开关选大是为了保护隔离开关,隔离开关没有自身保护的功能    选电源转换开关选大或者两者相等,是因为其PC级的通过的电流一样,具体的原因也没有明说
发表于 2018-8-23 14: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一样大即可
     
发表于 2018-8-23 15: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PC开关不能做线路保护,所以切换开关大于等于前面的开关。
发表于 2018-8-23 16: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one 发表于 2018-8-23 15:58
PC开关不能做线路保护,所以切换开关大于等于前面的开关。

前面的是隔离开关,一样不能做线路保护
     
发表于 2018-8-23 16: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配置不对吧,用带隔离功能的断路器
     
发表于 2018-8-23 18: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下,双电源开关3P、4P如何确定?
发表于 2018-8-24 09: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wzkasdwzk 发表于 2018-8-23 18:05
问一下,双电源开关3P、4P如何确定?

这种双电源转换开关,一般都选用4P
     
发表于 2018-8-24 10: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树欲静而风不止 发表于 2018-8-24 09:08
这种双电源转换开关,一般都选用4P

请教一下选4P主要是什么原因呢?
     
发表于 2018-8-24 10: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PC级双电源转换开关+隔离开关,一般处于本级配电线路的末端,其保护要靠本级配电线路的出线断路器。放射式配电,隔离开关即可,使用断路器不算错,浪费而已。树干式配电,则建议采用断路器。
发表于 2018-8-24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one 发表于 2018-8-24 10:22
请教一下选4P主要是什么原因呢?

说通俗一点,就是A电源的三根火线不要和B电源的中性线在一起,有可能矢量合不为零,产生干扰
     
发表于 2018-8-25 09: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one 发表于 2018-8-24 10:22
请教一下选4P主要是什么原因呢?

当系统带电运行时,中性线对地是存在着电位差的。只是这个电位差被 “系统接地” 所短接。这样如果需要对另一台变压器 “系统接地” 进行定期测试或者检修,当拆开 “系统接地” 瞬间,中性线对地电位提高,通过相线分布电容构成电流回路,又经过变压器使高压侧电压升高,危及高压线路上检修人员的安全。
所以双电源转换必须带中性线一起转换。因此必须采用四极开关。
只是楼主这种开关画法,没有体现两个回路是闭锁的。
     
发表于 2018-8-25 10:5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荣知事 发表于 2018-8-25 09:41
当系统带电运行时,中性线对地是存在着电位差的。只是这个电位差被 “系统接地” 所短接。这样如果需要对 ...

虽然荣知事的论述与传统电路理论格格不入,但我相信这是一种创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发表于 2018-8-27 10: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什么是传统电路理论呢?就多电源系统如何进行 ”系统接地“ 问题来说,传统是在配电变压器旁边就近直接接地。这个可以参考前期一些规范,和几十年来的传统做法。
我们看了建筑电气业内,很多关于多电源系统一点接地的文章。总觉得,当一种所谓的专家不切实际的论说出现时,总会有人挖地三尺地找原因,予以附和,尽管漏洞百出。下面我们针对一些所谓的干扰方式进行分析;
未标题-1 - 副本.jpg
上面是“建筑电气”某期上的一篇文章。作者别处心裁地勾画出一个所谓的杂散电流回路。我们认为:
1、电气外露可导电部分是不能作为PE过渡连接点的。文章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样所谓的杂散电流路径就会被掐断。
2、这个回路是N线与PE线两点连接造成的,与两点接地没有关系。如果我们能够接受两个电源的中性点只和PE线一点连接,上述的所谓的杂散电流回路就不会成立。
3、杂散电流的影响缺乏证据。本来信号传输接地与电源接地不是同一个概念,是不能在同一个接地点上的。
因此,文章的观点违规在先,挖地三尺在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4 10:33 , Processed in 0.10306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