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1305850287

[求助] 双电源转换开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7 10: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荣知事 发表于 2018-8-27 10:14
呵呵,什么是传统电路理论呢?就多电源系统如何进行 ”系统接地“ 问题来说,传统是在配电变压器旁边就近 ...

什么是传统电路理论呢?
大二学的《电路》的经典部分;大三学的《工厂供电》中的供配电系统,作为电气专业的学生,这两门是必学的。
但从荣知事的以下论述来看,都是突破上述理论的亮点。
1、中性线的电位差被 “系统接地” 所短接。
2、拆开 “系统接地” 瞬间,中性线对地电位提高。
3、通过相线分布电容构成电流回路。
4、经过变压器使高压侧电压升高,危及高压线路上检修人员的安全。
     
发表于 2018-8-27 10: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来分析一篇文章;
接地1.png
上图是电源两点接地造成干扰漏电保护的一种论说。看来分析的很有道理,接地电流被两个“系统接地”分流,使得漏电保护误动作。哪我们把一个“系统接地”拆除情况又如何呢?请看下图;
接地1.jpg
很明显不管接地电流如何大,漏电保护始终不会动作。因为漏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已经被消除。那么下面这样接线又如何呢?
王厚余421.jpg
1、上图已经违背“系统接地”是电源侧一点直接接地的原则,在PE处接地。这样很容易丢失“系统接地”,给低压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说到丢失“系统接地”,有人会说,PEN排很牢固,蓝色小母排很牢固。也就是这些人说,因为蓝色小母排很有可能故障,导致PE接地缺失。所以要在红色圆圈处接地。
2、在红色圆圈处接地,漏电保护RCD1,RCD2,无论如何不会动作,RCD安装处已经测不到线路的漏电流啦。

还有人说,低压系统开关分断以后,线路上还出现多少多少电压,是因为接地不当引起的干扰。我们说,现在测量仪表输入阻抗比以前大大增加,小信号也会被放大。开关断口处会有电容效应,线路与线路之间,线路对地之间存在电容效应。绝缘是相对的,这种情况是电容容抗在电源电压作用下再分配的一种现象,与干扰没有关系。

以上我们分析了几种所谓的杂散电流干扰情况,其实与一点接地,两点接地毫无关系。工频电磁场也只能在导线中流通,干扰不了漏电保护动作。这些充分地说明了到底什么是“传统电气理论”,什么是“格格不入”的奇谈怪论。
     
发表于 2018-8-27 10: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TNS 发表于 2018-8-27 10:43
什么是传统电路理论呢?
大二学的《电路》的经典部分;大三学的《工厂供电》中的供配电系统,作为电气专 ...

呵呵,中性线对地存在电位差,这是业内一致公认的。如果你大二《电路》不认同,则是你的《电路》问题。
拆开“系统接地”瞬间,中性线电压通过低压绕组,通过相线对地分布电容构成回路,这是实际存在。你大三的《工厂供电》没有这部分知识,不证明这种实际就不存在。
     
发表于 2018-8-27 11: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中性线对地存在电位差,没人否认,但是被系统接地所短接?这真是一大亮点!

呵呵,拆开“系统接地”瞬间,中性线电压通过低压绕组,通过相线对地分布电容构成回路,你学的《工厂供电》就是这么构成回路的?那你的工厂供电是盗版的吧!
     
发表于 2018-8-27 11: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8-8-27 11: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8-8-28 09: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TNS 发表于 2018-8-27 11:14
呵呵,中性线对地存在电位差,没人否认,但是被系统接地所短接?这真是一大亮点!

呵呵,拆开“系统接地 ...

层主过奖啦。亮点不敢当呀。如果你不相信 “ 系统接地 ” 短接了中性线对地电位差,那么你可以做一个实验。
1、拆除系统接地,用试电笔测量中性线对地电位,看试电笔中氖泡是不是被点燃。如果会被点燃,说明中性线对地存在电位的差别。
2、中性线与系统接地作良好的连接,再用试电笔测试中性线电位,看试电笔氖泡是不是被点燃。
      如果此时试电笔氖泡不能被点燃,说明中性线和大地之间电位差接近于零。如果我们突然切断这个接地(系统接地),以上的电位差就会加在中性线与大地之间。这个电位差此时通过,中性线→变压器中性点→变压器低压绕组→相线→相线对地分布电容(尽管不大)→大地,是构成电流回路的。那么电流在通过变压器低压绕组时,就会在变压器高压绕组上感应出升高的对地电压。

大三的《工厂供电》我们没有学过,谈不上是盗版的吧!  如果学过《工厂供电》而不知道这些知识,哪学了又什么用处呢?

     
发表于 2018-8-28 09: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原理 发表于 2018-8-27 11:24
荣知事,提到的,建筑电气 上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都是严重错误的文章。
建筑电气  应当反省,与道歉。
...

我所指的,当然是变压器,高压线路处于检修状态。如果一台变压器处于检修状态,另一个电源继续对低压负荷供电,而且中性线与检修变压器是连通的。事故可能就会存在。高压侧检修人员是淬不及防的。当然,检修时有规矩的,比如要悬挂工作接地线。这应该是后话了。
     
发表于 2018-8-28 10: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1、系统接地,起到了等电位联结的作用,但不知道这跟短接有什么关系?难道你理解的短接就是等电位,或者等电位就是短接?你用电笔去测试等电位联结范围内的导体,氖泡会被点燃?
2、你那个什么电容电流回路着实有些诡异,1)根本就没构成回路;2)负载电阻的阻抗居然敌不过相线对地电容阻抗,电流居然要优先走对地电容,此时此刻你的短接概念被屏蔽啦?呵呵
没学过《工厂供电》,看来是个电气爱好者,作为一个爱好者能有如此执着精神,点个赞!
     
发表于 2018-8-28 11: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TNS 发表于 2018-8-28 10:23
1、系统接地,起到了等电位联结的作用,但不知道这跟短接有什么关系?难道你理解的短接就是等电位,或者等 ...

“系统接地”  起到了等电位作用,与哪一个部件等电位呢?与电气外露可导电部分?那么TT系统的PE又干什么呢?
我们好像没有说”系统接地“是为了短接中性线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但是,中性线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被”系统接地“所短接,难道不是吗?我们好像也没有说,等电位就是短接,短接就是等电位。但是,被一个电阻可以忽略的导体连接的两个电位点,两处电位可以视为是相等的,不会有问题吧?

我们很明确地说明了,中性线断开接地(系统接地),试电笔氖泡会被点燃。怎么就变成试电笔去测试等电位联结范围内的导体了呢?如果接地断开,试电笔氖泡不会被点燃,也就没有中性线是带电导体的共识啦。

不是电容电流有些诡异,而是断开接地以后,没有其他与大地的电流回路,只有相线对地分布电容这条回路啦。再次说明一下,此时系统接地已被拆除,短接已被拆除啦。

电的知识比较宽泛,理论书籍也不止《工厂供电》,点赞就不必啦,只是希望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理念。
     
发表于 2018-8-28 12: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1、系统接地是与大地等电位,你真的不知道?回去看看你推崇的600问吧!但你最后的观点显然错误,仅仅就电位而言,等电位居然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呵呵,又是一大亮点!最后,什么是短接请了解一下。
2、我什么时候说过电容电流诡异了,线路的电容电流学电气都知道,然而显然是你没弄明白什么是线路电容电流,以及怎么构成的回路,我也不废话了,你就坚持你的创新吧!
3、连《工厂供电》涉及到的最基本理论都没搞明白而去创新,也许是脱离了传统理论的束缚,飞向了自由的天空!那就等着你的好消息吧!
     
发表于 2018-8-28 16: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TNS 发表于 2018-8-28 12:12
1、系统接地是与大地等电位,你真的不知道?回去看看你推崇的600问吧!但你最后的观点显然错误,仅仅就电位 ...

呵呵,你认为电力系统和大地等电位吗?电力系统为什么要和大地等电位呢?所有低压系统的电击事故,种种杂散电流影响不就是这个等电位所致吗?那么不接地的IT系统,是增加了电击事故,还是减少电击事故呢?如果有所减少,哪还等电位什么呢?

少一些酸酸的味道,谈不上亮点,创新,束缚,天空,《工厂供电》不是电学的全部。只有掌握了电工基础,才不会觉得新鲜了。
     
发表于 2018-8-28 16: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我不说话了,我就一个人想静静
     
发表于 2018-9-4 09: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精彩了,大佬们继续啊,不要停
     
发表于 2018-9-4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树欲静而风不止 发表于 2018-8-24 09:08
这种双电源转换开关,一般都选用4P

请教一下,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消防专用配电箱的电源转换开关不应有零位,是什么意思?是说用三极的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4 14:13 , Processed in 0.0791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