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正式推出的首个国家级制造强国战略,也是中国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追赶发达经济体、终结“中低端大量代工—技术受制于人”模式的纲领性工程计划。它不仅是制造业升级的“路线图”,更是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制造强国”转型、提升全球产业影响力的关键路径。
1997年,达实第一款门禁产品正式在国内面世,这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国产化自主可控的门禁产品。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达实一直致力于民族智能物联网产品的自主研发和营销推广工作,逐渐将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平台打造成为国内第一梯队品牌,门禁等物联网终端也从市场占有率上超越了进口同类产品。

打破外资品牌主导布局自主门禁品牌形成国产替代
如果回到90年代,中国的智能化行业一定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冲击,拿我们到处可见的智能门禁产品来说,供应商都是以国外品牌为主,国产品牌则处于初始代理、发展模仿阶段。
90年代后,以达实为代表的第一批国内门禁厂商,走出了一条难而正确的国产替代之路。1995年达实成立于深圳,1997年就开始了国产门禁产品的创新研发,那时国内的门禁市场几乎被进口品牌占据,达实第一款国产自主门禁产品的出现就像一缕胜利的曙光。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国产化自主可控的门禁产品,达实的门禁产品于2000年申请、2003年正式获得“智能卡一卡一密”发明专利。之后不断迭代升级,最新推出的第三代国密系统产品已经做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通过了公安部检测机构国标四级的检测认证,也获得了国家密码管理局的国密门禁产品认证,达到了最高等级安全性认证。
.jpg)
国密门禁是一种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局认定的国密算法开发的门禁系统,具备安全性更高、数据管理更完善、自主可控等优势,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算法和技术,不依赖于外国技术和标准,这有助于保障我国的信息安全。
相比起国内外众多的门禁品牌,达实的门禁产品优势突出,达实门禁系统在国密和信创技术领域持续投入研发创新,构建解决方案产品核心竞争力。不仅软件兼容多个国产数据库、操作系统、服务器,而且硬件设备也实现全国产化芯片应用。其中,操作系统已适配麒麟、统信、鸿蒙等厂家;数据库可适配达梦、人大金仓等厂家;服务器适配宝德、飞腾、华为等厂家;服务器CPU芯片适配了鲲鹏、飞腾、海光、龙芯、兆芯等厂家。
.jpg)
值得一提的是,达实还能针对不同行业客户的不同应用场景,提供适用性更高的解决方案供用户选择。比如地铁行业的门禁解决方案可选择线路、线网级门禁系统,生物制药行业可选择GXP门禁系统,高安保型园区可选择企业二道门门禁解决方案。对于机房、银行、关键基础设施单位,达实可以提供选择国密门禁系统供用户选择。
目前,达实国密门禁系统已在央国企、党政机关、公检法、企业、政府机房、数据中心等多个项目取得丰硕成绩与应用,助力用户打造自主可控、超高安全等级的国产门禁管理系统,助推信创产业蓬勃发展。
垂直领域的厚积薄发国产物联网平台优势尽显
然而这个行业中更为核心的物联网平台,在国际市场上公认的主导厂商是美国的江森和霍尼韦尔,中国企业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储备又如何呢?
在过去,国内智能化服务企业提供的多是楼宇集成服务,缺少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但是近些年,包括达实为首的一大批智能化相关企业都开始了平台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补齐短板,与传统外资巨头抗衡,摆脱垄断,并最终逐步实现国产替代。随着更多国产互联网厂商的加入,行业格局与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如何能在物联网平台竞争中获胜?达实凭借30年深耕智能物联网行业经验,具备垂直领域深度优化和生态协同能力,在物联网平台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2025年3月,达实发布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V7版本,接入了DeepSeek等国产AI大模型,国产物联网平台携手国产AI,不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要赋能企业客户的品牌和营销,象征着园区智慧运营进入AI大模型时代。
.png)
V7版本的达实AIoT平台可适配约 95% 的建筑机电设备品类,搭载多项 AI 算法模块,提供海量丰富成熟的行业级应用,实现对企业园区、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及算力中心等多领域业务场景的全面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管理。平台既支持多租户 SaaS 化服务和私有化部署方式,具备从设备到平台的全栈接入能力、从全局到节点的精准运算能力,也支持第三方厂商从平台调取各类数据,支持用户及第三方在平台上进行低代码、零代码的二次开发,能够快速适配用户的业务变革,缩短交付上线周期,为用户解决个性化需求。
.png)
目前,达实AIoT平台已经服务了金蝶云大厦、神州数码大厦、爱尔眼科集团总部大厦、广西北部湾银行五象总部大厦、三七互娱总部大厦、中国电建西部科创中心、深圳阳光金融大厦、乐普大厦,以及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等众多企业园区、医院、金融机构和公共建筑。
《中国制造2025》战略及中美关税战等掀起的国产替代浪潮,让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正在超越国外厂商,凭借更适用性的功能设计、更优秀的本地化体验,和更具性价比的整体方案,锻造属于国产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2000年前后,我们基于自主研发与创新打破了国外品牌在门禁市场的垄断,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离开了国外厂商,中国企业一样会凭借技术攻坚的信念和驱动力,迎来更广阔的蓝海,拥抱更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