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1-4 09: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报警产品,编码报警技术时代,采用42纳米晶圆片(芯片),全世界各国,差不多都是485报警技术。
2000年以后,28纳米晶圆片(芯片)良率高,技术成熟度高,稳定性优于42纳米晶圆片(芯片),报警产品,进入智能报警技术时代,(即CAN总线技术时代)。
欧洲、澳大利亚、美国、中国,都一例如此,没有例外。同样的产品技术。
欧洲火灾报警设计规范EN54、澳大利亚火灾报警设计规范AS1670、美国火灾报警设计规范NFPA72,内容基本上相同,只是在如何保证系统可靠性方面,各有小的技术改进。
EN54、AS1670、NFPA72都违反GB50116-2013强条3.1.6 。并且EN54、AS1670、NFPA72都遵守,报警总线不应设置分支回路,手拉手,一串到底,坚守总线拓扑结构。GB50116-2013在隔离器设置问题上,闹了个国际大笑话,其实何止于此一处,多到数不可数。
3.1.6 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32点;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
GB50116-2013闹国际大笑话地方,我个人研究对比,大类讲,有8大类。如果细较每个错误,至少不少于2、3百条错误。
这些错误,可通过三个方面来论证:
1、电气的原理。
2、比对GB50116-2013与欧洲火灾报警设计规范EN54、澳大利亚火灾报警设计规范AS1670、美国火灾报警设计规范NFPA72差错之处。
3、人们的常识。
每一类,都可著写相当精彩的学术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