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14031|回复: 21

[问题探讨] 一起讨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3 03: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民用建筑,某配电箱负荷计算。单相设备只有相负荷,各相统计:L1=3kW,L2=4kW,L3=5kW。有一个三相对称设备,2kw的三相电机。
设Kx=0.9,为便于讨论计算,功率因数为0.9。
当然,无论过程如何,求计算电流对各位不是难事,问题是在图上如何标注?
就我看过的图纸,标注办法还真多。
例一标注:Pe=14kW;Kx=0.9;Pjs=12.6kW;COSΦ=0.9;Ijs=25.84A;
这个过程其实是Pe=3+4+5+2=14kW;Pjs=KxPe=0.9*14=12.6kW;Ijs=[(3*最大相5+2)*0.9] / (0.38*1.732*0.9)=25.84A。

例二标注:Pe=17kW;Kx=0.9;Pjs=15.3kW;COSΦ=0.9;Ijs=25.84A。
例三标注:Pe=14kW;Kx=0.9;Pjs=15.3kW;COSΦ=0.9;Ijs=25.84A。
例四标注:Pe=14kW;Kx=0.9;Pjs=12.6kW;等效Pjs'=15.3kW;COSΦ=0.9;Ijs=25.84A。

欢迎选择、补充、讨论标注方法。
     
发表于 2011-9-23 08: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例二标注:Pe=17kW;Kx=0.9;Pjs=15.3kW;COSΦ=0.9;Ijs=25.84A。
觉得此条有理。
     
发表于 2011-9-23 09: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Pe不是安装负荷吗?我觉得应该是14kW
     
发表于 2011-9-23 09: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按供电局要求的标注方式是标注装接容量:

例三标注:Pe=14kW;Kx=0.9;Pjs=15.3kW;COSΦ=0.9;Ijs=25.84A。
     
发表于 2011-9-23 10: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例三标注:Pe=14kW;Kx=0.9;Pjs=15.3kW;COSΦ=0.9;Ijs=25.84A。
     
发表于 2011-9-23 10: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康阁楼 于 2011-9-23 10:16 编辑

持一些看法于您讨论。我倾向标注三
1: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本身就属于不精确计算,属于毛估法。
2:Pe为设备安装容量之和,个人认为真是存在。视为14KW
3:Pj为假象值,为计算过程量虚值。
4:Pjs‘等效负荷,同样为计算过程量为假象值,过程量虚值。
首先需要系数法计算,比如某空间有办公室都有配电箱A,B,C,D,E,F,5个Pe且相同,每个办公室需要系数为0.8,总负荷计算(A+B+C+E+F)X0.8,即为5XPeX0.8。分箱A~F采用标准Pj=PeX0.8.                     总箱 Pj=5XPeX0.8.
一、如果采用标注二,Pe=17KW,假设此为A~F分配电箱,这样总箱Pe将会扩大。17X5=85Kw。
     如果采用标注一,Pj=12.6KW,未算入等效负荷,Pj未将计算过程表述清楚。
     如果采用标注三,Pe=14kW;Kx=0.9;Pjs=15.3kW,Pjs>Pe,有些审图人员一眼看过去不认同。
     如果采用标注四,Pe=14kW;Kx=0.9;Pjs=12.6kW;等效Pjs'=15.3kW,不知道您这个Pjs'是否会标注在图纸上?
     其实标注三和标注四是一样的。
     但我还是比较认同三,本身负荷计算中Pj再怎么折腾都是过程量,即使会出现大于Pe。我认为也是可行的。Pe为设备容量之和,用来申请供电容量,不宜放大考虑。
     
发表于 2011-9-23 10: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康阁楼 于 2011-9-23 10:21 编辑

http://www.jzdq.net.cn/club/thread-20951-1-2.html,这是前段时间审图意见,我觉得不是很对,但是还是按他的改了。
事后做了如下总结:
对Pe的取值和对Pj的取值个人一直存在疑惑和不解,现在对此存在某种类似案例中作如下分析和认识:

例:本单元供12户
N1——L1:4            N2——L2:4               N3——L3:4
N4——L1:4            N5——L2:4               N6——L3:4
N7——L1:4            N8——L2:4               N9——L3:4
N10——L1:4          N11——L2:4             N12——L3:4
N13——L1:6
    每户4KW,N13回路为公共区域含地下室为:6KW
    我计算步骤如下:Pe=4x12+6=54KW,Pj=(4x4+6)X3X0.95=62.7KW,    全为单相配电时候,等效负荷最大相之和X3.
                            Ij=66X0.95/380/1.732/0.85=112A

    个人认为:Pe为实际值,且设备是多少就是多少,至于备用算几台,另回事。
                      Pj为过程量,虚拟值,并不真实存在。
                      Pe通常大于Pj,也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

     类似案例需要引出一个等效负荷Pjs’的概念,手册计算过程中如此描述:“只有相负荷时候,等效三相负荷取最大相负荷的3倍数”等效负荷Pjs’在此同属于计算过程量,但不能等同于Pj,等同Pj与一般公式矛盾了。
等效负荷Pjs‘X需要系数=Pj,最后个人建议这样的案例,标注Pe时均按铭牌之和,Pj=等效负荷Pjs‘X需要系数。等效负荷Pjs’是多少暂定为计算过程量,不表示在图上
      如此一来,供电申请容量时,Pe很明确,二来,比较符合实际。

                                                                                                                                                                                 2011.08.12
     
发表于 2011-9-23 10: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措施:2.6.1 负荷计算的内容和用途
1 设备容量
设备容量也称为安装容量,它是计算范围内安装的所有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或额定功率(设备名牌上的数据)之和(但应剔除不同时使用的负荷)是配电系统设计和计算的基础资料和依据。
2 计算容量
计算容量也称为计算负荷或需要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负荷,其热效应相当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的负荷的最大热效应。通常采用计算范围内30min最大平均负荷,作为计算负荷
  剔除不同时使用的负荷:我个人理解为适用一用一备,或者一用多备情况。

我见过还有一种很奇怪的标注:
楼层总箱Pe=下一级分箱Pj之和,当初别人告诉我说这和变电所算法类似,我一直觉得这样需要系数就乱了,下一级的Pj是做过等效或者X需要系数的,计入上级总箱Pe再XKx。再计入到上一级。假如和变电所算法类似,总箱PeXKx,此处Kx也应当是同期系数,而非需要系数,但是同期系数适用范围我认为不适用此处,仅适用变电所干线。
虽然与变电所道理类似,但是不同,对干线系数属于同期,对设备空间末端等取系数属于需要系数。
     
发表于 2011-9-23 15: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例二标注:Pe=17kW;Kx=0.9;Pjs=15.3kW;COSΦ=0.9;Ijs=25.84A。
我支持标注二
     
发表于 2011-9-23 16: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Pe=14kW——Pe为装接负荷(容量);
Pe=17kW——Pe为等效负荷。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22: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喜欢例四标注。例2显然不对,pass。
1、3、4本质并无不同。各有优缺点。
例1:无计算电流所需的那个等效中间值,也就是Pjs'=15.3kW那个数,很不方便,经常一眼看上去会有错觉。而且总不能每个小箱子的计算过程都看计算书(或者经常也没人写那么细)。
例3:概念上比较别扭,因为所有的规范、教科书、手册,都是Pjs=KxPe,而Kx没有大于1的物理意义。
例4:繁琐点,这么写的有,但不多。
     
发表于 2011-10-11 15: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康阁楼 于 2011-10-11 15:54 编辑

例五标注:Pe装接负荷=14kW;Kx=0.9;Pjs计算负荷=12.6kW;等效负荷Pe'=17kW;等效计算负荷Pj=15.3KW,COSΦ=0.9;Ij=25.84A。
汗,看来我这次要改了,支持四。(这次又被审图搞了,这种问题多次提出,我估计究其原因看着Pjs>Pe,看着不爽)
1:Pe=14kW;Kx=0.9;Pjs=12.6kW;Pe'=17kW;Pj=15.3KW,COSΦ=0.9;Ij=25.84A。干脆认识的全标明了:
2:我坚决的决定以后的标注改成这样:Pe=14kW;Kx=0.9;Pjs=12.6kW,Ij=25.84A,但是最后的电流Ij按等效计算负荷算,不按计算负荷算。电流标注使用“Ij”符号,不使用“Ijs”符号。看怎么提!{:1_276:}
发表于 2011-10-11 19: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小康,审图的怎么还给你提这问题。上海的就是不一样呀

Kx《1,Pjs=Pe x Kx,所以 Pjs <Pe,

按照例三标注:Pe=14kW;Kx=0.9;Pjs=15.3kW;COSΦ=0.9;Ijs=25.84A。
确实看着不习惯。

例四标注:Pe=14kW;Kx=0.9;Pjs=12.6kW;等效Pjs'=15.3kW;COSΦ=0.9;Ijs=25.84A。
就按照四,把中间过程(等效Pjs'=15.3kW)省掉得了。
发表于 2011-10-13 08: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算设备功率吧

单相换算为三相

手册上写的明白
发表于 2011-10-13 10: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教 按三版和民规(虽然不知道民规所述和三版是否一致)暂按三版说法:“当多台单相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负荷设备功率的15%时,按三相平衡负荷计算,可不换算”

对本例 是否需要再做三相等效计算呢?以前我都是按照1kW/14kW算的 不知对否?楼主未指出L123相上统计的负荷时是否为一负荷元 故按照明考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8 07:53 , Processed in 0.07464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