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大鼻山

拙文《高 / 低压接地故障对路灯配电系统的影响探讨》发表,请批砖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1: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犀牛皮,够挡一阵子
发表于 2013-1-25 12: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楼主,建筑电气是核心期刊吗
发表于 2013-1-25 14: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自272#大鼻山 :380V大谈10000V,中间差距26.31倍。很有劲么

  10000V,并不神秘,也得服从三相电路的基本规律。

  如果还需要考虑,高压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

  根据《建筑电气》2011年12期“中压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研究”一文,提供的电缆电容电流为2A/km。一般10kV电缆供电最大长度为10km,考虑到照明线路允许压降大,就取20km,总电缆电容电流为40A。

  按重叠原理,电容电流+电阻电流,由于电容电流与电阻电流有90度相位差,必须用相量法。
  假定电阻短路电流为490A,则流过终端变电所接地点的短路接地电流为,490的平方+40的平方,然后再开方,可得491.6A,只增加了1.6A,微乎其微。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09: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人提出,可在路灯箱变内,把10KV接地系统与380V接地系统截然分开。大家意下如何?(我个人认为难度也不小)
     
发表于 2013-1-30 10: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懂接地电阻测量?开玩笑。
这句,够猛!{:tongue:}

你知道水平接地电阻测量最近距离要200米以外吗?
这句,更猛!{:49:}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0: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畅所欲言,言之不尽,言之无罪
发表于 2013-2-1 09: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里猛了?
如果懂,就不会提分设接地极的问题了。
即使规范这样提,作者也应当知道规范是错误的。
发表于 2013-2-1 09: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 下载次数: 3)
发表于 2013-2-1 09: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A电极有电流流入时,在A周围AD连线方向上在60度有扇形区内,任何一个接地极均与A接地极存在一个电位差,当A、B两个接地极有导线引入同一场所内时,即把两个不同电位引到一个场所,这是不允许的。所以,凡是多接地极系统,接地极之间都必须采用导线连接在一起。那里能允许你分设接地极?
     
发表于 2013-2-1 09: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里猛了?
如果懂,就不会提分设接地极的问题了。
即使规范这样提,作者也应当知道规范是错误的。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3-2-1 09:15


你知道水平接地电阻测量最近距离要200米以外吗?
这句,难道不猛(足够“萌”)?{:lol:}
     
发表于 2013-2-1 09: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2-1 09: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2.5米深的垂直接地极,他的作用区域是15-20米。
也就是说。AB相距15-20米测量垂直接地极的接地电阻时,都是不准确的。
一个40米长的水平接地体,作用区域,我以前算过,不去算了,套接40*40接地网格的接地体的测量距离是150米左右,记不住了。网上有的。
     
发表于 2013-2-1 10: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2-1 10: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极的布置见图B1,电流极与接地网边缘之间的距离d1,一般取接地网最大对角线长度D的4~5倍,以使其间的电位分布出现一平缓区段。在一般情况下,电压极与接地网边缘之间d2约为电流极到接地网的距离的50%~60%。测量时,沿接地网和电流极的连线移动三次,每次移动距离为d1的5%左右,如三次测得的电阻值接近即可。

如d1取4D~5D有困难,在土壤电阻率较均匀的地区d1可取2D,d2取D;在土壤电阻率不均匀的地区或域区,d1可取3D,d2取1.7D。

电压极、电流极也可采用如图B2所示的三角形布置方法。一般取d2=d1≥2D,夹角约为30°。


40*1.414*4=?
     
发表于 2013-2-1 10: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配置:4.5米黑、绿导线;15米、20米导线;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02:40 , Processed in 0.0798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