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RazorLeaf

[求助] TN-C-S与TN-S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 14: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荣知事 发表于 2020-12-1 10:07
雷电流在系统接地引下线上流入大地。这是和大地中非同种电荷中和。但再通过低压绕组,返回系统接地引下线 ...

这是对应一点连接情况。一点连接对干扰的衰减低于一点接地,但也有作用。就你画的图来说,a、b两点间母排长度十几米是可能的,阻抗虽小但不可忽略。与之并联的两台变压器绕组通路阻抗肯定比他大,但不是无穷大,总会分得一些电流,这是对交流电流而言。但对于雷电流,情况有很大不同。雷电流中有较大的直流分量,两个并联通路虽然工频阻抗相差较多,但直流电阻相差无几,变压器绕组通路分得的电流绝对不可能忽略不计。说到底这还是一个两组阻抗(或电阻)分流的情况,a、b两点间母排阻抗再小,也不是环路涡流问题。
     
发表于 2020-12-1 15: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这种接地问题总是热闹非凡,但我一直对此不得要领
题目说的大地下室上部多幢建筑问题,比如变电所也是地上其中一个单体,采用TN-C-S是否可行,我专门问过任老,他说没有问题,虽然我总觉得TN-C-S的定义里,电源和用户的两个接地是分开画的,没有哪个规范是连在一起的。
大家谈起杂散电流的时候,哪一个不是头头是道?可是供电公司至今没有做过所谓的一点接地,也没有设备无法运行的案例。
所以,仍然不得要领
     
发表于 2020-12-2 10: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dqaq 发表于 2020-12-1 14:23
这是对应一点连接情况。一点连接对干扰的衰减低于一点接地,但也有作用。就你画的图来说,a、b两点间母排 ...

第一,十几米的母排电阻就不可忽略,那么a,b距离五米,总可以忽略了吧。那么是十几米具有普遍性,还是五米具有普遍性?低压绕组导线载流密度远大于主母排,再加上接地电阻,与a,b之间的电阻相比,这个分流程度应该可以忽略。(其实,在你的图片中已经忽略了主流。)

第二,雷电流是一种大气和大地之间的静电荷感应,是正、负电荷的中和关系,不是源源不断的电源。即使雷电流感应到了 PE 排上,哪是 PE 排和大地之间的关系。不可能从一个接地点,通过大地返回到 PE 排上去的。不可能正(或者负)电荷从 PE 排上绕一圈,再回到正电荷的。如果电荷同时通过多点接地,向 PE 排上的电荷进行放电中和这是有可能的。但是,要绕到相线上去,不可能。

第三,当然,相线也可能感应到雷电流。但是雷电流是一种脉动的分量,头部变化大于正弦交流电,根据-e=ΔΦ/Δt ,原理自感电势很大,不能在第一时间通过低压绕组的。这也不属于干扰范畴,是属于防雷击。

第四,十几米主母排,母排阻抗又不能忽略的,建议绝对不能搞配电柜下一点接地。因为使“系统接地”大打折扣,甚至会失去系统接地的意义。
     
发表于 2020-12-2 11: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菜 发表于 2020-12-1 15:44
讨论这种接地问题总是热闹非凡,但我一直对此不得要领
题目说的大地下室上部多幢建筑问题,比如 ...

对于 TN-C-S 除了在 PEN (或者 PE )排上多了一点接地,导致大地与中性线分流以外,其他问题都不是很大。由于电流经过大地,会产生微小的电火花,加速地下金属构件的氧化,引燃易燃易爆气体,电火花发射电磁波干扰通讯系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杂散电流。其他都不是。所以,不是特别场合,采用 TN-C-S 没有什么不可以。

但是,低压侧中性点直接就近接地,是专门防止高压绕组与低压绕之间的故障所设置的一种保护措施, “系统接地 ”是把高压拒止在低压系统之前。不应该随意改变、延伸、跨越式接地,导致接地的缺失。所以,配电柜下一点接地替代 “ 系统接地 ” 不可取!
     
发表于 2020-12-2 15: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荣知事 发表于 2020-12-2 10:40
第一,十几米的母排电阻就不可忽略,那么a,b距离五米,总可以忽略了吧。那么是十几米具有普遍性,还是五 ...

好。我们的讨论原理性分歧部分已经大部分消除了。PE线上可能有雷电流等干扰且会流过绕组,是并联阻抗分流问题而不是闭合环路涡流问题,你都认可。只是量值有多大、影响有多大的问题,看法不一致。这方面我们谁也拿不出更有力的数据和证据,再讨论意义不大。就实践而言,一点连接和一点接地并不多费工多花钱,即使强求这么做过于武断,但这么做不会有额外的坏处,且至少在理论上是更完美的。这总算得上是一种未必有好处、但肯定没有额外坏处的做法吧?如果对这一点有共识,我觉得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20-12-3 09: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dqaq 发表于 2020-12-2 15:28
好。我们的讨论原理性分歧部分已经大部分消除了。PE线上可能有雷电流等干扰且会流过绕组,是并联阻抗分流 ...

我什么地方说 PE 上的感应电流会流过低压绕组,一再强调雷电流和干扰信号是不同的,它不可能在低压系统中绕圈圈的。说不明白,请看下图; 360截图1679052510395117A.png

你一直在纠结a,b两点间的阻抗,作为雷电流绕越绕组的存在理由。其实,在理论上和工程上大家都认为可以忽略的。你认为不能忽略,现在我把图画清楚一些,彻底拿掉a,b之间的电阻,不知你还认为有分流否。其实,这都是建筑电气业内,电流从起点绕回起点的通病。总是千方百计地在找这个实际不存在的环流,想借此来证明所谓的杂散电流干扰存在。是因为某“问”的错误引导。

建筑电气业内说是对建筑电气特别了解,其实最基础的方法都没有掌握。看你图片;变压器外壳接地要通过环绕配电室的扁钢。扁钢是一种导磁体,是专门为配电室内杂散电磁场的一条通路,集中后接地,免得电磁场向外辐射。变压器外壳接地主要是导电作用,把高压通过导线与地短接,防止人员遭电击作用。现在高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改了,接地电流可能大到600A,小心扁钢发热起火。有的还在扁钢上安装螺栓,以作接地引线。岂不违背原理,接地线是专用工具,无需加螺栓,也不适宜在扁钢上引接地线,因为 PE 排就在配电室内,舍近求远不是。
     
发表于 2020-12-3 10: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荣知事 发表于 2020-12-3 09:51
我什么地方说 PE 上的感应电流会流过低压绕组,一再强调雷电流和干扰信号是不同的,它不可能在低压系统中 ...

这这张图不正是证明了一点连接的好处吗?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发表于 2020-12-3 15: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菜 发表于 2020-12-1 15:44
讨论这种接地问题总是热闹非凡,但我一直对此不得要领
题目说的大地下室上部多幢建筑问题,比如 ...

请问供电局不是做的局管吗,我们设计的自管所难道不是按我们的设计做的吗
     
发表于 2020-12-7 10: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dqaq 发表于 2020-12-3 10:51
这这张图不正是证明了一点连接的好处吗?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你也太执着了。

1,理论上和工程上不考虑a,b两点间阻抗的。

2、再三说了,雷电是一种静电感应电流。即使 PE 排上感应的负电荷,大地感应的是正电荷,大地向 PE 排进行放电。那么正负电荷中和以后,是不可能在流向大地的。更不可能绕过低压绕组再流回大地。

电容器和电池的正负极含义是不同的。你把两个相同电容器充满电,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环,其中是不会有不会有电流的。正电荷在外面绕一圈,还绕回正电荷,这不符合电学 “ 同性电荷相排斥 ” 原理。你还是被电流从起点出发绕回起点,绕昏了头。
     
发表于 2020-12-7 17: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荣知事 发表于 2020-11-27 10:47
低压出线开关没必要采用4P的。因为不存在电源转换问题。如果没有自备电源,指不联网的自备电源,进线开关 ...

赞同,仅有两路高压低压供电,变电所低压层的两个进线断路器和低压母联断路器没必要采用4极。
     
发表于 2020-12-7 23: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帖子问一个疑问,图中的接地导体截面如何选择?低压侧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貌似不同接地导体,是否用中压侧发生接地故障,流入此处的故障电流选择,也就是16895.10中的IE。也就是说按16895.3-2017中542.3条接地导体来选择,同时543.1.2公式中的I用IE代入。
另外图中的接地干线是否按照保护联结导体选择即可。
单电源01.jpg
双电源01.jpg
应力电压故障电压.png
     
发表于 2020-12-8 08: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xtuxumeng 发表于 2020-12-7 23:08
借帖子问一个疑问,图中的接地导体截面如何选择?低压侧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貌似不同接地导体,是否用 ...

这是个多因素关联问题。要考虑中压部分上级变电站接地故障保护灵敏度,这是电力公司的技术条件。也要考虑低压部分的绝缘配合,主要是应力电压(指作用在电气设备保护绝缘上的工频故障过电压,由变电所中压接地故障电流在接地装置上转移电压引起的),持续时间5s以下,按低压设备按(220+1200)V短时工频耐压考虑。5s以上则按(220+250)V考虑。公式是(应力电压<工频耐受电压)。应力电压计算在GB16895里有个表,分多种情况。
     
发表于 2020-12-8 08: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地导体选择,如果接地故障是短路电流,要校验热稳定。如果是电容电流,按接地导体一般原则选择即可。
     
发表于 2020-12-8 22: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dqaq 发表于 2020-12-8 08:53
接地导体选择,如果接地故障是短路电流,要校验热稳定。如果是电容电流,按接地导体一般原则选择即可。

疑问就在这,这个接地故障电流是否是上级变电站,比如110/10kV变电站二次侧接地故障电流。看一些资料里写的是在100~1000A之间选择。之前画图,包括看别人图纸都是40x4镀锌扁钢,也没想那么多。看还有的是按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线规格来选择的。
     
发表于 2020-12-8 22: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现在的疑问就是图中3接地导体及4接地干线选择具体怎么操作,接地导体套规范就是16895.3-2017,542.3.1条,接地干线图集解释是MET的延伸。
变电所接地平面图01.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06:34 , Processed in 0.08008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