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30378|回复: 68

户外电器装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6 07: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根据GB 13955-2005第4.5.1条安装在户外的电器装置属于必须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设备和场所,小区内的庭院灯属于安装在户外的电器装置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6-6 07: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户外电器装置

该规范全部内容为强制性,如果属于户外的电器装置就应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因此无论是采用TN-S系统还是TT系统其接地故障保护就很容易实现了.各位有何高见?
     
发表于 2007-6-6 12: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户外电器装置

本人对于此规范一直报强烈质疑及反感态度。[em3][em3]
     
发表于 2007-6-6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户外电器装置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大鼻山</B></FONT> 在(<I>2007-6-6 12:47:04</I>)的发言<BR>本人对于此规范一直报强烈质疑及反感态度。[em3][em3]</DIV><BR>为什么?这个规范属于强制性规范之一,有什么又被你质疑了?说来大家参详参详。<BR>
     
发表于 2007-6-6 17: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户外电器装置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冷若冰</B></FONT> 在(<I>2007-6-6 16:41:00</I>)的发言<BR>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大鼻山</B></FONT> 在(<I>2007-6-6 12:47:04</I>)的发言<BR>本人对于此规范一直报强烈质疑及反感态度。[em3][em3]</DIV><BR>为什么?这个规范属于强制性规范之一,有什么又被你质疑了?说来大家参详参详。<BR></DIV><BR>最主要是它误把产品制作规范当作工程设计规范。<BR>
     
发表于 2007-6-6 19: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户外电器装置

<P>哦,你是不喜欢这个。</P>
<P>我还以为你又觉得它中间的某些条文不合适了。</P>
     
 楼主| 发表于 2007-6-6 19: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户外电器装置

<P>反感也好,质疑也罢,但它却是广大设计人员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如果不按此设计,恐怕审图人员把违反强条的大帽子可能就会扣到你的头上.其实加装剩余电流保护除造价明显提高外,其他有什么缺点吗?如果加装的话是在灯具本体处还是干线及灯具本体处均应加装呢?</P>
发表于 2007-6-7 00: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户外电器装置

<P>GB 13955-2005 在网易电气上讨论过,大多数的意见是气愤。原因有几点:1、规范是行业协会组织编写,由厂家、供电局等起草,而中间涉及许多设计要求,竟然没有设计院的人员参与。2、标准里的说法前后不明确,易混淆。3、标准里有太多厂家参与的痕迹(例如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分类,及类型选择5.8.6 5.8.7条,以及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6年可能失效的确定,不如直接说不能用电子式),有太多因素怀疑厂家出钱、出力的结果。(并不是说厂家不能参与,但不应左右规范的制定)。</P>
<P>建议以后规范、标准讨论稿都应公开公示后确定。</P>
<P>------------------------------------------------------------</P>
<P>      庭院灯的配电回路应使用漏电保护器,主要保护当灯具故障时,人体触电的危险。</P>
<P>1、在庭院灯处安装有保护电器时,可在灯具处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P>
<P>2、如果庭院灯处没有保护电器(一般小型的庭院灯、草坪灯没有),就要在配电箱处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出线采用3根线,N、PE线不得再连接。缺点:当回路太长,离配电箱距离太远时,本身线路的漏电电流就比较大,动作值选小了可能误动。接地的可靠性不宜保证。</P>
<P>3、对于长距离的道路照明,建议在灯具处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小区短距离的庭院照明可在配电箱处设置,但线路均应穿钢管等可靠保护。</P>
     
发表于 2007-6-7 12: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户外电器装置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冷若冰</B></FONT> 在(<I>2007-6-6 19:18:13</I>)的发言<BR>
<P>哦,你是不喜欢这个。</P>
<P>我还以为你又觉得它中间的某些条文不合适了。</P></DIV>
<P>本质当然是对于其中的条文不满意洛。</P>
<P>理由见我楼上所述<BR><BR></P>
     
发表于 2007-6-7 12: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户外电器装置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zzzzzz</B></FONT> 在(<I>2007-6-7 0:29:06</I>)的发言<BR>
<P>GB 13955-2005 在网易电气上讨论过,大多数的意见是气愤。原因有几点:1、规范是行业协会组织编写,由厂家、供电局等起草,而中间涉及许多设计要求,竟然没有设计院的人员参与。2、标准里的说法前后不明确,易混淆。3、标准里有太多厂家参与的痕迹(例如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分类,及类型选择5.8.6 5.8.7条,以及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6年可能失效的确定,不如直接说不能用电子式),有太多因素怀疑厂家出钱、出力的结果。(并不是说厂家不能参与,但不应左右规范的制定)。</P>
<P>建议以后规范、标准讨论稿都应公开公示后确定。</P>
<P>------------------------------------------------------------</P>
<P>      庭院灯的配电回路应使用漏电保护器,主要保护当灯具故障时,人体触电的危险。</P>
<P>1、在庭院灯处安装有保护电器时,可在灯具处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P>
<P>2、如果庭院灯处没有保护电器(一般小型的庭院灯、草坪灯没有),就要在配电箱处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出线采用3根线,N、PE线不得再连接。缺点:当回路太长,离配电箱距离太远时,本身线路的漏电电流就比较大,动作值选小了可能误动。接地的可靠性不宜保证。</P>
<P>3、对于长距离的道路照明,建议在灯具处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小区短距离的庭院照明可在配电箱处设置,但线路均应穿钢管等可靠保护。</P><BR><BR></DIV><BR>对的,我在网易电气上是主攻手之一。<BR>
     
发表于 2007-6-7 15: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户外电器装置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zzzzzz</B></FONT> 在(<I>2007-6-7 0:29:06</I>)的发言<BR>
<P>GB 13955-2005 在网易电气上讨论过,大多数的意见是气愤。原因有几点:1、规范是行业协会组织编写,由厂家、供电局等起草,而中间涉及许多设计要求,竟然没有设计院的人员参与。2、标准里的说法前后不明确,易混淆。3、标准里有太多厂家参与的痕迹(例如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分类,及类型选择5.8.6 5.8.7条,以及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6年可能失效的确定,不如直接说不能用电子式),有太多因素怀疑厂家出钱、出力的结果。(并不是说厂家不能参与,但不应左右规范的制定)。</P>
<P>建议以后规范、标准讨论稿都应公开公示后确定。</P>
<P>------------------------------------------------------------</P>
<P>      庭院灯的配电回路应使用漏电保护器,主要保护当灯具故障时,人体触电的危险。</P>
<P>1、在庭院灯处安装有保护电器时,可在灯具处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P>
<P>2、如果庭院灯处没有保护电器(一般小型的庭院灯、草坪灯没有),就要在配电箱处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出线采用3根线,N、PE线不得再连接。缺点:当回路太长,离配电箱距离太远时,本身线路的漏电电流就比较大,动作值选小了可能误动。接地的可靠性不宜保证。</P>
<P>3、对于长距离的道路照明,建议在灯具处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小区短距离的庭院照明可在配电箱处设置,但线路均应穿钢管等可靠保护。</P><BR><BR></DIV>
<P><BR>我倒是觉得规范中有厂家参与没什么不好:</P>
<P>1、从制造的角度考虑一下产品的可能性,提高规范的可操作性,别搞得有规范没设备的。</P>
<P>2、设计部门对设备的运行还真的没有什么经验,对吧?电力局的维护人员这方面应该是行家。</P>
<P>3、一种设施的应用,维护和制造者的发言权还是很大的。<BR></P>
发表于 2007-6-7 16: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户外电器装置

<P>室外电器配电(例如路灯)防触电措施最主要的是采用局部TT系统,再加剩余电流保护。</P>
发表于 2007-6-7 20: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户外电器装置

我倒是觉得规范中有厂家参与没什么不好:
<P>1、从制造的角度考虑一下产品的可能性,提高规范的可操作性,别搞得有规范没设备的。</P>
<P>2、设计部门对设备的运行还真的没有什么经验,对吧?电力局的维护人员这方面应该是行家。</P>
<P>3、一种设施的应用,维护和制造者的发言权还是很大的。<BR>----------------------------------------------------------------------------------</P>
<P>赞同以上观点,试想一下国际上许多产品标准都是厂家产于编写出来的,或就是厂家的标准通用化了。如果规范有设计要求的条文,而设计人员确不知情,不知是否可行。如果是为某个厂家为了推销垄断产品而制定的某条文就会有人不服的。</P>
<P>室外电器配电(例如路灯)防触电措施最主要的是采用局部TT系统,再加剩余电流保护。------------这是一种方法,</P>
<P>灯具处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P>
<P>对于小区庭院灯配电出线也可采用TN-S系统,在配电箱处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P>
     
发表于 2007-6-7 2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户外电器装置

<P>标准的制定不在于服不服吧?更在于科学性和安全性吧?</P>
<P>它的标准可以垄断,也说明技术上领先。你说微软的操作系统,这就是很好的例子。</P>
<P>国际上这样让厂家制定标准的例子很多的。</P>
     
发表于 2007-6-8 12: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户外电器装置

<P>没有实践支撑而泛泛而谈,必将是徒劳的、苍白无力的。</P>
<P>1、产品制造规范,理论上是不应该搞成工程设计规范的。如果,发电机制作规范去强制设计人员在什么场合必须使用自己,电缆制作规范去强制设计人员在什么场合必须使用自己,灯具制作规范去强制设计人员在什么场合必须使用自己,。。。那岂不是天下大乱?《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职权范围的事,为什么要产品制作规范来横插一扛??不是利益纷争,还能是什么?</P>
<P>2、室外设置漏电保护,目的是保护人身安全,所以漏电动作电流只能很小(如30毫安);而室外设备及线路的正常泄露电流往往惊人,导致RCD误跳极多,甚至无法合闸。因此,规范强烈要求“室外电气装置必须安装RCD”本身就是极其矛盾、幼稚和缺乏运行常识的。只能让人质疑:这是不是RCD生产厂商为了兜售自己产品而不顾客观实际、从中“作祟”?</P>
<P>3、有朋友说,“供电局更了解RCD的运行”。呜呼,我不知道该作何解释了。不是我在这里诋毁供电局啊,他们似乎对于高压更为了解,而对于低压了解绝对不比建筑设计院透彻。因此,也可以断定,发此言的朋友,既不像设计院的,也不像供电部门的,呵呵</P>

<div style="color:#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大鼻山 在 2007-6-8 12:57:40 编辑过」</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17:10 , Processed in 0.09344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