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1 初识
王厚余老先生,行业称王老。第一次见王老是在2006年王老巡回电气讲座济南站,整整一天,现场座无虚席,中途几乎无人退场,王老的行业影响力可见一斑。
2007年5月,工程中遇到浴室等电位联结问题,质监站不同意02D501-2的做法,要求由户内配电箱引出联结线到浴室内局部等电位联结箱(不能由浴室内插座PE线联结到局部等电位联结箱)。通过国际铜业协会和王老取得联系后,很快得到王老的反馈,发表于《电气信息快递》2007年第2期,见图1。就此和王老建立了联系。
图1 王老解析浴室等电位联结
2 指导和提携
2012年,我撰写接地和等电位联结文章过程中,希望得到王老的指导,请国际铜业协会将文稿转给王老。2012年10月30,王老直接寄过来密密麻麻的审稿意见,在原稿上细细修改,增加意见和建议(见图2),结论:“文章中包含的内容太多,不易写清楚,不如分几个专题,分别写,可以清楚些。我水平有限,一些不成熟意见,仅供参考,可置之不理。”作为行业泰斗,王老始终保持谦虚的姿态。
后续经多次电话请教,最后成文《保护等电位联结和保护接地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发表于《建筑电气》2013年第3期。 图2 王老审稿意见一页
王老见证了新中国工业与民用电气的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的建设,致力于IEC标准在中国的推广工作。他认为标准是基础,只有做好标准,工程建设才不会出现偏差,才能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2015年1月,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8)换届,因年龄原因,王老提出不再参加雷标委的会议。雷标委顾问关象石找王老推荐其他人选时,王老推荐我作为第二届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并叮嘱我多参与标准工作,要为防雷标准、防雷事业多做贡献。当时,来自建筑设计院的雷标委委员只有两位,我是其中之一。
2013年9月26日,王老最后一次来济南宣讲电气装置应用,来之前给我打电话,让我晚上去他下榻的宾馆房间聊天。那天晚上聊了很多,对于技术问题,王老娓娓道来,始终保持严谨的作风;对于当前浮躁的行业风气,王老表示,我们那时候和现在不一样,我们只有一个目标:争口气,把国家建设好,不能被美帝国主义欺压。
3 送别
看我每次出差带着相机,王老说,年轻时他也玩过单反,后来,工作忙就很少拍摄。认识王老过程中,多次为王老拍摄个人照及合影,特别是2014年9月20日、2015年10月31日和2017年2月17日三次在王老家里拍摄过,如2014年9月20日,王老为读者签名留念(见图3); 2017年2月17日,王老、王志强、卞铠生等合影(见图4)。
图3 王老签名(2014.9.20 王老家)
图4 王老、王志强、卞铠生等合影(2017.2.17 王老家)
王老很少用电脑,所以每次挑选出照片后,发到北京的洗印店洗出照片,直接邮寄到西城区德胜街道新外大街甲8号王老住处。随后,就接到王老欣喜的电话,陈工,谢谢你,拍得很好。我一看到是照片,就知道是你寄的。
这次,挑选了一部分王老电子版照片,委托朋友转给王老家人,其中一张照片(摄于2015年10月31日)被王老家人选为“送别遗照”(见图5),想到这张照片陪王老最后一程,心里有一丝安慰,更多仍是心痛。照片里,王老神情自然,面容慈祥,保持他一贯的谦恭;身着紫色开衫毛衣,这件看起来特别厚实特别温暖的旧毛衣,应该是王老最爱穿的,在后来2017拍摄时也穿过。
图5 王老送别遗照(八宝山殡仪馆)
王老见证了新中国建筑电气从无到有的历程,王老是为建筑电气标准和理论辛苦付出的老一辈中杰出的代表,王老富有特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几十年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珍贵文献,直到2016年91岁还发表了最后一篇文章《电压偏差和电压调整》。王老也有他的遗憾,他说他看不到我国标准和IEC标准真正接轨的那一天。我们纪念王老,就要继承王老未竟的事业,继续走下去。
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陈谦
2022-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