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wurenhecai

不同意李顺康老师对《民规》疏散照明意见的看法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8 21: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问题是从92楼开始的
用双向还是单向是值得探讨的,短时间还没想出好办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8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8 俺也纠结。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19 19: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李总135楼的发言:疏散走道中部的2个指向标志灯,采用双向比采用单向的好。若按“中间部位设双向疏散指示灯外(只能装一盏)”设置,不妥。

    二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之间设2盏双向疏散指示灯,根据直觉,感到有问题的。直觉来自常识和观察推断。

   1. 滚滚车流中如果有几辆车逆向行驶,将会怎样呢?人行横道线二端指示灯能使大人小孩及老年人安全过马路,如果此灯红绿二灯同时亮,将会有什么后果。交警部门考虑和做法很好。
   2. 垂直走廊二头涌进2股人流将会怎样,上面帖子已说过。那水平走廊装二盏双向疏散指示灯也有问题,双向疏散指示灯如果正对应二个出口的话,这出口内有大量人员(内是娱乐场所--OK厅、影视厅、饭店大厅等等)而且有老人小孩。一出门看到的双向指示灯,二个出口二股人流,同时向中间部位跑的概率很大,不可能不撞“车”(相隔有20m)。撞在一起同样有严重后果。
   3. 应按正常的最短疏散路线设置疏散指示灯。火灾时,其它楼层也要疏散,从考虑多数层,也应按正常状况考虑。
   4. 现在还没有像人行横道线二头装的只亮一种指示的疏散灯具,用现有的同时指示双方向的疏散灯,是有很大问题的。

   所以,当前中间部位设双向疏散指示灯,只能装一盏。
     
发表于 2011-5-19 22: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两张修改意见的图,没有删,———— 原文有问题没有处理。。。。。。

文责自负哦,尺短。。。。。。

看来作者来坛子是很必要的事情啊。。。。。。

站长————)))))))))))))))))))))))))))))))))))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2 嘿嘿,恶搞了吧。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20 20: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尺短寸长 于 2011-5-20 20:40 编辑

回复 137# 入门者

归纳一下入门者的反对意见——
1、入门者认为之一:(P17上图所示)竖向走道上的双向指向指示灯不妥,应设置单向指向指示灯;
2、入门者认为之二:(P17下图所示)除中间部位设双向疏散指示灯外(只能装一盏),大多应设就近疏散的单向疏散指示灯。

尺短寸长——

以不设置智能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为前提分析:

1、105#楼作了解释:竖向走道采用单向还是双向,有利有弊。经咨询三位消防部门主要技术领导(是分别征询意见的,当然,事先我们自己也作了分析),一致认为应双向:上侧着火,单向存在指向上侧着火区域的问题。两难之下,趋利避害,选双向。

尺短完全理解入门者的顾虑,但估计入门者没理解尺短和阿斯的意思。这样,三言两语可能不一定能说清,建议入门者拿此图(P17上图所示)征求业内同行,并最好能征求当地消防局建审和验收人员的意见。

2、P17下图所示中:
(1)若因走道较短,设2个指向标志灯即可,那么,这2个均为单向指向标志灯(分别指向就近的安全出口)。
(2)若因走道较长,设了3个指向标志灯,那么,中间部位的1个设双向指向标志灯,另2个均为单向指向标志灯(分别指向就近的安全出口)。
(3)若因走道很长,设了4个指向标志灯,那么,中间部位的2个设双向指向标志灯(因走道很长的情况不是很多,故较少出现),另2个均为单向指向标志灯(分别指向就近的安全出口),即论文P17下图所示。
(4)若因走道超长,设了5个指向标志灯。。。。。。那是建筑违规,两个安全出口的间距已经不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设计规定!

也建议入门者拿此图(P17下图所示)征求业内同行,并最好征求当地消防局建审和验收人员的意见。

最后,谢谢入门者的直言,也提请大家一起分析其利弊。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3 收起 理由
冷若冰 + 3 不搞我来干啥。。。。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20 21: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自139楼李总的发言:(3)若因走道很长,设了4个指向标志灯,那么,中间部位的2个设双向指向标志灯(因走道很长的情况不是很多,故较少出现),另2个均为单向指向标志灯(分别指向就近的安全出口),即论文P17下图所示。

    近二三年我经常给装饰公司的装饰图配电,大多是娱乐场所的,也有供电局税务部门高档办公大楼的,我通常做法是:

    二疏散出口近的,中间只设一个双向的。(当然离二出口都小于10米)
    按要求需装二个的,设二个各自指向最近出口的单向的疏散灯,不设双向的。
    按要求需装三个的,中间设一个双向的疏散灯。
    按要求需装四个的,二头各设二个单向的,各自指向最近出口,不设双向的。

    设置过程都会碰到,在10米、20米处,有时会碰在开门处或在结构柱处,要避开,所以灯的间距一般都是小于规定的最大允许距离,只会小不会大。

    如果遇到特长走道,按最大允许距离计算,可装四个的,我会设五个,在中间部位,不一定正中,设一个双向的,其余都是单向灯。间距小于10米、20米的不违规。我不会死扣:必须等于正好10米20米,规范也无死间距的要求,提的是小于等于。

   有时还会有,主走道中间部分,疏散灯间距小于10米的,即长走道中间出现垂向短走道,在长走道正对短走道出口的地方,必须设疏散灯(消防要求),走道设五个以上疏散灯是常事,对此,我都设一个(唯一的一个)双向疏散灯,不敢设二个及二个以上双向灯。
     
发表于 2011-5-20 22: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2、P17下图所示中:
(1)设2个指向标志灯即可,那么,这2个均为单向指向标志灯,没有争议;
(2)若因走道较长,设了3个指向标志灯,那么,中间部位的1个设双向指向标志灯,另2个均为单向指向标志灯,没有争议;


争议出现在
(3)若因走道很长,设了4个或5个指向标志灯,那么。。。。。。


尺短:中间部位的2(或3)个设双向指向标志灯(因走道很长的情况不是很多,故较少出现这种情况),另2个均为单向指向标志灯(分别指向就近的安全出口);

入门者:采用“奇数”设置法:正中间部位设1个双向指向标志灯,其他则全为单向指向标志灯(两头各2个单向指向标志灯分别指向就近的安全出口)。

尺短寸长和入门者的意见暂不能统一,大家先各自保留意见。建议入门者先征求一下当地消防局建审或验收负责人的意见,再讨论,可好?
     
发表于 2011-5-21 06: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一点点小细节有异议,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啊。
毕竟规范没有要求那么仔细,怎么做都是不违规的,只是哪个可能好一点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20 “求同存异”,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21 13: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一早为帮儿子付考试费用,乘坐了两部地铁,4#线和10#线。

4#线由于较早投入营运,整个车厢内无疏散指示标志。10#线比4#线晚投运,整列车厢侧壁上方均设置了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为4~5m(目测),且注明“紧急出口在列车的两端”,疏散指示标志均为双向指向。尺短特意走到列车的顶端,发现离端部最近的疏散指示标志,也选用了双向指向。

入门者的“除中间部位设双向疏散指示灯外(只能装一盏)”与论文中“离安全出口最近的指向标志灯选单向,其他中间部位有双向疏散可能的指向标志灯选双向”的设置原则,在审图、建审、验收环节,估计均能通过,也各自均存在利弊(从不同角度看这个问题)。

如果指向标志灯的间距相对小,尺短认为入门者将靠近安全出口的两侧2个(共4个)指向标志灯设置成单向的做法,也是不错的方案。

尺短纠结的问题,倒还并非在这里。
几年前受消防局之邀至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去实地检测消防疏散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最后了解、发现最大的一个问题:局部区域(小范围)的疏散光流灯智能控制与火灾模拟发生点不能完美配合。

问题出在疏散光流灯由母灯和子灯组成,每一个母灯可以带15个子灯,子灯的间距为1.5~3m左右(东方艺术中心的子灯间距定为1.5m),若是有15个指向灯(双向可变),距离可能就达到了21~42m,这些子灯左、右指向的频闪,完全听命于母灯。其结果,万一火灾发生点位于子灯的中间部位,则有一部分子灯的频闪指向是错的。

到今天,尺短还想不出好办法。若每个子灯都建立一个地址码,则无异于和母灯一样的功能,太复杂、投资太高了。

唉,好难好难。
     
发表于 2011-5-21 14: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则上应该简单简洁安全可靠。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8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8 道理没错,做到很难。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21 14: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能灯光疏散指示系统,都存在暂时难以解决(不是不能解决,涉及投资问题),何况不是智能的灯光疏散指示系统。

还有,这些问题,国家规范、标准图集上,也理应给出指导意见为好,让我们设计人员整天纠结、担忧,算哪门子事啊。
发表于 2011-5-21 17: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自139楼李总的发言:(分别指向就近的安全出口)。

    (分别指向就近的安全出口)----在本楼李总发言中有三个地方出现。“就近”快速疏散,这种理念李总想到了。同样,入门者也想到了,估计论坛上众多坛友也想到了。

    但是,二个安全出口之间设有二个以上的疏散指示灯,有兴趣的坛友,可对每一个灯内的二个方向,分别到二个出口的距离计算一下,二个是否相等,相差大否。

    入门者认为,每个灯内所指二个方向,其中必有一个方向,是违背了“就近”理念,是舍近求远的理念,违背了常识,是错的。
     
发表于 2011-5-21 19: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尺短寸长 于 2011-5-21 19:17 编辑

回复 146# 入门者

尺短寸长:

是这样,入门者,设置指向标志灯不仅仅要考虑“指向就近的安全出口”,还得兼顾考虑火灾发生点。

比如,火灾发生在两个单向指向标志灯之间,此时则必有一个单向指向标志灯会起误导作用。P17所示的上、下图中,最靠近安全出口的指向标志灯设置的是单向(4处),但3处有椭圆形圆圈圈出的“不排除双向指向”(袋形走道不存在双向)之说明——两个安全出口间全部选双向指向标志灯的方式与134#楼所说的地铁10#线上的疏散指示标志的表达方式是一致的。

但通常,不设置智能灯光疏散指示系统时,最靠近安全出口的指向标志灯选择单向,其理由如同入门者所言的“就近”原则,对此单向指向标志灯与所对应安全出口间发生火灾,就当作“小概率事件”予以忽略。

消防部门关于两头最靠近安全出口的指向标志灯(一般为15m左右间距,无特殊要求的场所,按GB规范取20m也不能算错)是设置单向还是设置双向,意见(或指导思想)并不统一,至少沪、陕两地还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但对中间部位,考虑着火点的不确定性对指向标志灯的影响更大,基本上是认为设双向为佳。入门者所言“违背了常识,是错的”,尺短寸长认为入门者是站在问题的一个方面分析给出的结论,但若站在火灾发生点就在两个单向指向标志灯之间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分析,还能继续说“违背了常识,是错的”?
     
发表于 2011-5-21 19: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尺短纠结在于:
GB50016-2006中有5处“应增设保持视觉连续的发光疏散指示标志”,若采用智能灯光疏散指示系统,相对还好处理一些、问题还少一些。若采用蓄光疏散指示标志或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不采用智能系统,由于“保持视觉连续”的发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较小(子母光流灯的间距,推荐采用1.5~3m),则单、双向的设置,更加棘手:双向指向的范围,究竟控制在疏散走道总长的几分之几?难道就在疏散走道总长的中间部位设一个双向指向标志灯?

目前GB防火规范允许的50~80m疏散走道(两个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内,“仅允许设置一个双向指向标志灯,否则就是错的“认识,尺短觉得太绝对。

前面说了,建议入门者先征求一下当地消防局建审或验收负责人的意见。
     
发表于 2011-5-21 20: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文改稿共计9次,期间对单向、双向都进行过比较、改动,入门者考虑过的问题,尺短和阿斯也都考虑、纠结过,也和消防局技术负责人当面分析、交流过。

凡事往往难以尽善尽美,只求尽量合理。这方面合理,则另一方面就可能存在问题,所以,尺短一直在建议入门者征求、听取一下当地消防局建审或验收负责人的意见。
发表于 2011-5-21 20: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自147楼李总的发言:但若站在火灾发生点就在两个单向指向标志灯之间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分析,还能继续说“违背了常识,是错的”?

   这是按本区域某处发生火灾(入门者称之为异常状况)来设置的理念。

   按本区域某处发生火灾异常状况来设置的理念,来分析你们的论文,问题太多了。提几点。
   按147楼说的,在单向灯之间发生火情,但你双向灯仍是指双向的,还有50%的人朝火灾方向跑,应该灭掉内中一个,论文及图都不提及,是错误的。
   按有关消防设备容量是按一个防火分区火灾,不考虑其它同时火灾的理念设计的。这里也应按此理念,考虑火情发生地,只是一处,不会所有类似地方同时发生。为了一处可能发生的事,将整个防火分区、相邻层、甚至整个建筑都搞得疏散人流撞“车”混乱局面,值得吗。
   图中楼梯口的安全出口灯,还有一个应提倡设置的疏散灯。当发生了,入门者在其它帖子里引用的吉林通化市“如家酒店”一样火灾,楼梯间,已成死亡之道了,这里这时还引导人们往死里引,也是错误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20:43 ,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