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wurenhecai

不同意李顺康老师对《民规》疏散照明意见的看法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1 21: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按147楼说的,在单向灯之间发生火情,但你双向灯仍是指双向的,还有50%的人朝火灾方向跑,应该灭掉内中一个,论文及图都不提及,是错误的。
入门者 发表于 2011-5-21 20:58


“双向灯仍是指双向的,还有50%的人朝火灾方向跑,应该灭掉内中一个,论文及图都不提及,是错误的”,此结论下得太绝对。智能系统做得到,非智能系统,也能做到?
难不成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只要不做成智能系统,双向指向标志灯就不能用?

这里,还存在一个人得根据现场火情,选择逃生路径的选择权问题:单向,没得选;双向,两头都有安全出口。

最靠近安全出口的指向标志灯设置单向,也是权衡利弊后的一个选择。

至于入门者说的“按本区域某处发生火灾异常状况来设置的理念,来分析你们的论文,问题太多了”,可以听听入门者的意见,问题究竟多在了哪里。

防火设计理念中的火灾发生不考虑多处同时发生,是对的,但本论文似乎并无反对此设计理念。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除非选择智能型,可以基本做到不往火灾发生点引。否则,100%做到不往火灾发生点引,入门者你能做到?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不引导大家往疏散楼梯间逃生,那请问入门者:往何处指引?

这和疏散楼梯间被火灾发生后浓烟弥漫封死,不能逃生,是两回事。
     
发表于 2011-5-21 21: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尺短寸长 于 2011-5-21 22:58 编辑
引自150楼入门者的发言:图中楼梯口的安全出口灯,还有一个应提倡设置的疏散灯。当发生了,入门者在其它帖子里引用的吉林通化市“如家酒店”一样火灾,楼梯间,已成死亡之道了,这里这时还引导人们往死里引,也是错误的。入门者 发表于 2011-5-21 20:58


一般建筑工程,不设置智能灯光疏散指示系统,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不引导大家往疏散楼梯间逃生,能行吗?

至于如何逃生,普通百姓群众也得学习消防知识,完全依赖于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教条地、不加分析地根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指引逃生,行吗?

比如:不设置智能灯光疏散指示系统为前提,按入门者的做法,5个(或7个、9个……)指向标志灯,正中间只设1个双向指向标志灯,其余4(或6个、8个)个均采用左、右单向指向标志灯,按入门者的逻辑:
(1)此双向指向标志灯如何做到入门者所言:在单向灯之间发生火情,但你双向灯仍是指双向的,还有50%的人朝火灾方向跑,应该灭掉内中一个……入门者做到了?
(2)靠近安全出口或安全出口与最近1个单向指向标志灯之间发生火灾,如何满足入门者指向正确的要求:入门者你自己布置的那些灯正指向火灾发生点,你引导人家往死处逃生?

不能这样分析问题的,入门者你说呢?   
     
发表于 2011-5-22 07: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搞了。。。。。

火灾时,本能+设施+运气=逃生。。。。。

没有运气一样跑不掉。。。。。
发表于 2011-5-22 15: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自139楼李总的发言:(1)此双向指向标志灯如何做到入门者所言:在单向灯之间发生火情,但你双向灯仍是指双向的,还有50%的人朝火灾方向跑,应该灭掉内中一个……入门者做到了?

    是的,对于这种现场发生火灾的异常情况下,没有,也没法做到正确指示疏散路线。但对于除此之外,绝大部分是做到了,包括本防火分区的其它区域和相邻层等其它地方,按正常的就近疏散原则,能做到指向正确,不会有一点误导。这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再一次来分析二个双向疏散灯的后患,我在150楼已提出:近火情处的双向灯仍是指双向的,还有50%的人朝火灾方向跑的观点。再来进一步分析另一疏散灯,因为双向指示结果,也将有50%的人朝火灾方向跑,结果如何,有二种,最好的、也会有最坏的。假如以上二个灯具处从室内出来各20人的疏散人流,各有10人,向不同方向跑。最好的,各跑各的20人跑对了,20人跑错了。最坏的,靠近火情处跑对的与另一灯处跑错的在二灯中间处相撞,发生混乱踩踏等,耽误了逃生时间,而逃不出来,结果总共只有1/4的人逃出来。如果用各指向就近出口的单向灯,只少可保证有1/2的人逃出来的。比较一下,设双向疏散灯优势何在。
   因此入门者认为,用双向灯代替单向灯,是顾此失彼的做法。
   更为重要的用这种没有优势的双向灯,(内有极为严重的导向错误的、多余的、引起混乱的指向)推广到所有部位,所有需要按正常疏散的部位和楼层,后果更严重。

   用正确的替代不合理的、错误的,是写论文的初衷。用另一种错误的替代错误的、甚至用更大的错误替代错误的不是写论文的初衷吧!这也是读者所希望的。因此,入门者做不到的(仍仍是局部),论文作者也可以做不到(到全局),这种以错对错观点不一定正确吧。

   入门者反对以异常情况作为依据,这在97楼已指出,也举了一些例子。
   如果真要按以异常情况作为依据,就得考虑全面,不要认为只在二个相隔20米疏散灯之间会发生火灾,其它地方不会发生。小概率事件说法也站不住脚的,按每米发生概率,二者只相差一倍,远没有相差一个数量级(十倍以上)不能随心所欲地想设置就设置,不想设置就不设置。入门者上帖表达的就是这种意思。

   现在讨论的问题,又回到了入门者在92楼提出的问题。
   最后请教李总一个老问题:论文图中垂直走廊(你说的连通走道)上下二个出口处画的双向疏散指示的灯,是100%对的吗? 任何情况下,肯定比单向好吗?(提示一点:阿斯在94楼,反映极快地作过回答,当然允许有新的认识和说法。)
     
发表于 2011-5-22 16: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尺短长叹一声。

入门者逼尺短不得不说:
入门者,在154#楼及以上你所提到的所有指向标志灯的设置方案和理由(包含你认为是正确的设置方案),在尺短和阿斯共同完成论文的整个讨论过程中,全部考虑到了。

在不设置智能灯光疏散指示系统前提下,论文P17图示就是各种方案比较、权衡之下的一个最终结果。

因为做不到十全十美,所以只能选相对好一点的方案而已。
     
发表于 2011-5-22 16: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jzdq.net.cn/club/view ... ;extra=&page=10

入门者(150#楼):
……
按本区域某处发生火灾异常状况来设置的理念,来分析你们的论文,问题太多了……

既然入门者认为论文“问题太多了”,考虑到这是一个涉及人身安全的大是大非问题,而入门者又是一个极具责任心和良知的人(99#楼入门者“思想斗争了三天”,“ 最后良知还是使帖子发了”),在99#也说过“人命关天”这句话,尺短建议入门者就写上一篇,题目就叫“对《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设置探讨》一文的异议”,彻彻底底将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设置讲个通透,不要再“思想斗争了”,直接动手写批驳论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4 收起 理由
阿斯 + 4 严重同意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22 16: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论文中果真有严重谬误存在,而尺短和阿斯却至今仍不自知,一直在误导电气从业人员,从而造成火灾时群死群伤的可怕后果,尺短和阿斯作为论文《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设置探讨》的作者,文责和良心谴责将会使我们不得安宁。

请入门者无论如何不要考虑情面,恳求务必将论文中的多处错误一一点出。
盼望入门者的论文尽早写就,投稿《建筑电气》杂志,将《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设置探讨》所引发的错误认识予以纠正,将消防工作做好。

想必《建筑电气》杂志的编辑对如此重要之事,绝不敢怠慢,会从速阅稿、审查并及时给出审稿意见的。
     
发表于 2011-5-22 16: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142#楼sccat:
就这一点点小细节有异议,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啊。
毕竟规范没有要求那么仔细,怎么做都是不违规的,只是哪个可能好一点的问题。

尺短寸长:
“求同存异”,好!
     
发表于 2011-5-22 19: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又有好的文章可以看了。。。。。

入门者,赶紧的,上次那欠过电压保护的问题你也一起成文给大家看看好了。。。。。。
发表于 2011-6-14 17: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个满屏,这么好的讨论,注册会员兄为什么要放弃?
     
发表于 2011-6-15 13: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0# 治学以诚

老诚我偷偷跟你说:
大佬们都讨论不清楚,不谈电气设计人员了,又有几个搞明白的?
不同的两个人设计同一个项目,疏散标志设置肯定不一样,这就是设计,否则还要你设计做啥
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至于谁对谁错,恐怕也很难评判,也不应评判,
发表于 2011-11-2 17: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你的个人理解问题。间距不应大于20.0m不能说明确实是任意一点至最近的疏散指示标志距离不大 ...
wurenhecai 发表于 2010-10-14 17:01



    5米是什么概念?给个说法先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6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6 讨说法——正当理由!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2 17: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2# njsjyzj


是这个概念——袋形走道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之间的最大间距为10m。
发表于 2011-11-2 21: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3# 尺短寸长


    感谢老师
     
发表于 2012-11-3 21: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yang7201 于 2012-11-3 21:33 编辑

又将此贴从头到尾学了一遍,精彩!
建筑电气专业涉及面(有些内容的确不是这个专业应该干的事儿,如注册会员所说)太广,处处皆学问,事事皆涉及安全,绝不敢在工作中掉以轻心!
对此帖中奉献了大量精彩内容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9 08:13 , Processed in 0.0923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