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25625|回复: 52

上海静安高层住宅大火已导致49人遇难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6 08: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上海静安高层住宅大火已导致49人遇难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6日08:19  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截至16日凌晨,上海静安高层住宅大火已导致49人遇难。
发表于 2010-11-16 10: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53了~~默哀~~
     
发表于 2010-11-16 11: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不是电气火灾。
发表于 2010-11-16 13: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1-16 18: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节能措施存在极大的火灾隐患”————老诚言过其实。。。

外墙外保温材料————这个东西可燃,真是一个“惨”字。。
发表于 2010-11-16 21: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报道,应急灯全都不亮,喷淋和消火栓泵和排烟风机都没有发挥作用,其实火大不要紧,火烧起来是有一个过程的,只要人跑的快,都会没事的,911时,帝国大厦正处于上班办公时间,里面的人有上万人,绝大多数都跑出来了,这和有完善的应急照明和防排烟消防设施有关,中国的电气消防设计太差,应急照明和消防设备都是聋子的耳朵(全都是摆设),火灾时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所以才会伤亡惨重,这和电气设计师不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很有关系。报道有8人已被刑拘,不知道有没有电气设计的。
发表于 2010-11-16 21: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

50米以上建筑扑救较难

昨日,沈阳市消防局高级工程师、防火专家陈军认为,高层火灾确实较难扑救,主要原因在于,外部扑救受装备限制,而目前来看,发生火灾的高层住宅建筑内部消防设施“不好使”也是另一重要原因。

陈军表示,以我国现有装备来看有高度限制,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从外部扑救就比较困难。“高层灭火需要靠内部自救,尤其是高层住宅建筑。”但陈军也指出,目前来看,发生火灾的高层住宅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大部分都存在问题。

“火灾发生后,居民要迅速通过楼梯逃生,不要顾及财产钱物,尽快在2-3分钟内逃生。”陈军建议。

陈军特别指出,普通电梯不能防火防电,与报警系统联动,一旦发生火灾,就停在首层不能运行。

■ 小贴士

外部遇火通过楼梯逃生

陈军指出,国内住宅目前存在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两种。“但是防烟楼梯间里的防火层很少有人管理,发生火灾楼层以上的居民想通过楼梯间逃生也有困难。”陈军表示,居民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能顺着楼梯逃生,就要把房门关严,打开窗户,“一是通风二是呼救”。

针对昨日上海28层教师公寓大火,陈军认为,当遇到外部火灾时,居民要迅速通过楼梯进行逃生。“烟气和火势蔓延是有时间的,所以要尽快逃生。”

据了解,此次失火的教师公寓,居民多为退休教师,如何能让老年被困者尽快脱险,陈军认为,28层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要求都应设置消防电梯,但消防电梯并不是逃生的主要途径,其主要是供消防员救火救人。“防烟楼梯间仍是逃生重要的途径。”
发表于 2010-11-16 21: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电梯火灾时不能当作非消防负荷切断电源,因为有可能会关人,电源不能断,消防联动归底就可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阿斯 + 20 严重同意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17 00: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早有使用普通电梯作为消防疏散的先例了。
     
发表于 2010-11-17 00: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话要负责任 最后的调查没出来 就算如你所说 喷淋和消火栓泵和排烟风机都没有发挥作用 这里面原因多了 有管理维护不善的原因 也或许跟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有关 就算应急灯不亮 也不一定跟电气设计有关 凭什么你就推到电气专业身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阿斯 + 10 问的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17 00: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限创意 于 2010-11-17 00:43 编辑
据报道,应急灯全都不亮,喷淋和消火栓泵和排烟风机都没有发挥作用,其实火大不要紧,火烧起来是有一个过程 ...
lingyan 发表于 2010-11-16 21:14


再拜托 举例时要严谨 帝国大厦至今高耸 911时它着了吗?
     
发表于 2010-11-17 00: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限创意 于 2010-11-17 00:59 编辑

还有 有关世贸中心当时的疏散 本人不觉得像某些人宣传的那样 某某照明产品起了多大作用  想一想大白天的 至于吗?
之所以快速的疏散为什么?93年世贸发生了一次恐怖袭击 之后的基本上每隔几个月就要一次消防演练
试想一下 我们的办公或者公寓楼 每隔几个月进行一次消防演练的话 首先人员的疏散不慌乱了 速度会更快 其次 每次演练 都是对消防设备的一次全面检查 真有火灾发生 会有这么大伤亡吗?这才是本质!

相关链接:1993年,恐怖分子在世贸大楼地下停车库引爆了一枚炸弹,炸死6人,炸伤1000多人。在那次事件中,人们纷纷涌入大楼里漆黑一片的楼道,里面浓烟滚滚,人们不时相互碰撞,甚至还撞到了墙上。救援人员用了6个小时才将大部分人员疏散。
  在那次事件后,大楼楼道中的照明装置都装上了电池,以防险情发生时断电。楼梯的扶手也被涂上了黄色的荧光漆,以指示下楼的路线。大楼里还装上了广播系统,方便指挥者调度消防人员。在经历了一次险情后,大楼里的工作人员也自然更加注意了解在险情再次发生时该做些什么。93年以前每6个月就要进行一次消防演习,但人们总是不愿离开办公室,头头脑脑们也不会中断他们的会议。1993年以后,情况就变了,人们开始重视消防演习了。
     
发表于 2010-11-17 01: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墙保温材料。。。。。貌似也不是第一次了 焊接是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还是留给消防专家们好好考虑总结吧 只希望我们防火规范的制定者在反思惨痛火灾的时候 能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 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 尽可能的把一些事情考虑在前面 不要总是发生了惨痛事故 才想起该修订点什么 代价太大了..........
也希望相关政府部门更加明白 防火是一个系统工程 设计是源头 它需要各专业的配合 规范的制定要相互沟通 而不是各专业写各自的 消防设施日常管理维护的监管工作不能缺失 有责必究 老百姓的防灾演练要写进法律法规!
     
发表于 2010-11-17 01: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titter:}
     
发表于 2010-11-17 11: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电气设计了,但甲方为了省钱,没做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8 11:10 , Processed in 0.12457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