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入门者

住宅户箱设欠压保护准备好了否?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23: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哦,那我就不知道了。。。。

C65N小型断路器欠压附件动作电压还是(35%~70%Un)按照你的理解是不能解决住宅问题的,对吧。。。

希望就在你的身上了,入门者。。。。。搞搞清楚,然后告诉我们大家。。。。。。

这个帖子,不单你不满意,现在我也不满意了。。。。。。
     
发表于 2011-1-22 23: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哦,这个问题你说说看,你怎么执行,你本人就是一个设计人员。。。。

入门者,这一条规范你执行不执行。。。。。。怎么执行。。。。。
     
发表于 2011-1-23 01: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下个人看法,不知道对不对
设过压保护是为了防止断零防止烧坏电器
设欠压的目的:
1.对自身的保护:电子式RCD利用残压动作,电压过低是否会影响残压,使漏电时RCD不动作,造成安全事故。
2.对他人的保护:断零时,造成某一相过压,会有另一相欠压,欠压切除后,过压也就不存在了。能否看做是对              过压的辅助保护
发表于 2011-1-23 09: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门者的观点,很强哈。

抛颗石子,看个水花哈。

电压低到35%,是否会烧电机呢,不一定哟。
发表于 2011-1-23 09: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机械所需的起动转矩可在额定转矩的12%~150%,
那么,相应的笼式电机端子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35%~122%

可见,厂家35%的欠压保护限值,是有道理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2: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48楼的问题提得好,入门者没考虑到的。
   第一个问题,RCD需要的残压,到35%~70%Un(77V~154V)的动作电压还够否,78V时可能不动作,够否;155V欠压保护器肯定不动作的,够否;不够那怎么办?查查。如果,78V时欠压保护器可能不动作,RCD需要的残压不够的话,欠压保护器设置是多余了。
   后备保护,论坛正另有一帖子热火讨论中,帖子名:“疑问2010-Q8:关于农村入户配电的问题!”其中10楼老师有一个“断零”的计算结果,好像三相中二相已超过300V,第三相低压还没到欠压保护器动作范围呢,起何后备保护。谈到后备保护,这是你个人观点,还是规范编制者的观点,如果是规范编制者的观点。入门者将提出下面问题:人重要呢?还是家电重要呢?过压保护会不动作,漏电保护不动作会有什么后果,那是要死人的,要不要后备保护,民规中有相应的设后备保护条文吗?关于此问题,在此不要多讨论了,可另行发帖。
发表于 2011-1-23 1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式RCD需要残压的缺陷,王老已在其文章中说明了,

东海龙王等也都曾经论述过,

电子式RCD不可靠,用电磁式RCD,就可以,

不能说,为了保证电子式RCD的可靠性,就必须要求欠压保护如何如何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4: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29楼的问题,回一帖,不一定对。请指正。
   首先借用老师在2楼上的发言,欠压保护器动作电压最低为66V,是额定电压的30%,按输出转矩与外施电压平方成正比,到最低电压时,输出转矩是额定转矩9%,与你所说12%不够啊。是与电压平方成正比理论有问题,还是......。
   老师说的是启动,启动有空载、轻载、中载、满载之分。满载启动的设备能用12%额定转矩电机直接启动吗?家电中的定频(不指变频)空调、电冰箱(无智能控制)、已装满了水和衣物的洗衣机(无智能控制),内部无载荷调节的,基本上是满载启动,外电压降到35%,能启动会转吗?
   启动过程一般是很短的,过载保护断路器额定电流不是按启动电流值来定的,是按电机正常运行所需的电流来定的。为什么,《通规》里已说得很清楚了。根据楼上说法,欠压保护器能起过载保护作用,何必要另用断路器来作过载保护呢?看来《通规》里过载保护可修改了。
   时间长了会怎样呢,即使电机能转、能挺。能挺多久,几个小时,也不会烧吗?
     
发表于 2011-1-23 19: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门者的观点,很强哈。

抛颗石子,看个水花哈。

电压低到35%,是否会烧电机呢,不一定哟。
gblgb 发表于 2011-1-23 09:40



哈哈哈哈,你说的很对,“抛颗石子”,我看是这么回事。。。。
     
发表于 2011-1-23 19: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多说几句:

1、入门者论述的依据看着都很深入和充分,可是对自己数据的可靠性未有评价。。。。

比如说:“够否;不够那怎么办?查查”。。。。

这就未能把支持自己的依据提供完全,并且没有评价。。。。。

2、入门者因自己的依据而下的结论不能完全重合。。。。。。

比如结论说:看来《通规》里过载保护可修改了。

你的目的在于修改规范还是什么呢。。。。和前面提供的依据未能重合。。。。

基于上述两点,建议入门者再把观点和支持观点的依据做个调整,让自己对问题的论述更加严密。。。。。

不知道我这么说,入门者是否可以接受了。。。。。
     
发表于 2011-1-23 19: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门者,来这的都是同行,没有老师或者大师之说,大家也就是聊聊,探讨技术问题。。。。

你这么客气,G斑会不会不自在。。。哈哈哈哈哈,玩笑一个。。。。

你能自称“入门者”,应该是抱一颗学习的心来的,这和我们大家来这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

你用《通规》的一个条文来比较《民规》的一个条文,就我个人意见来说,由于依据不直接,很不好评价,你自己也评价不出来,对吧。。。。

论证过程的严密,是要求有直接依据的。。。。。所以建议你是不是可以直接评价《民规》的条件。。。。

希望这些对你的论证和探讨有所帮助。。。。。不至于在此如你所说的“大失所望”。。。
     
发表于 2011-1-23 19: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妨回到问题本身,是否执行《民规》的这条规范。。。。规范明文摆着的了。。。。。

我认为要执行,怎么执行,前面的帖子我也说过了。。。。。有三种方式。。。。。

至于说分歧、争议、觉得不合理的地方,有很多渠道可以解决的。。。。

更何况你现在还拿不出很过硬的依据来说明这条规范的不合理性,至少在你的帖子里我没看到。。。。

入门者又何必在自己的设计中留下违规的缺憾呢。。。。。。。

一家之言,看不看,怎么看,都在入门者自己了。。。。。
     
发表于 2011-1-23 19: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下个人看法,不知道对不对
设过压保护是为了防止断零防止烧坏电器
设欠压的目的:
1.对自身的保护:电 ...
弄舟人 发表于 2011-1-23 01:11



我认为规范在这里的过、欠电压保护都是针对“断零”的。。。。

“断零”之后,电压偏移,有抬高的,也有降低的。。。。。就有过有欠了。。。。。

我也是一家之言了,大家继续聊。。。。。。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8 收起 理由
阿斯 + 8 谦虚谦虚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1: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48楼提的第一个问题答案出来了。

   王老文章,《建筑电气》2010年第2期第4页蓝色大体字: 中性线不导通时电子式RCD的拒动

   入门者的理解,电子式RCD已拒动,有没有电压,电压多大已失去意义,欠压切断也无必要。可得出以下结论,欠压保护器对RCD动作已无关系,不是为RCD而设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8 收起 理由
阿斯 + 8 不像入门者,嘿嘿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23 21: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48楼提的第一个问题答案出来了。

   王老文章,《建筑电气》2010年第2期第4页蓝色大体字: 中性线不导通 ...
入门者 发表于 2011-1-23 21:02



48楼的第一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RCD需要的残压。。。。。对吧。。。。

可是48楼并不认为这里的欠压保护是针对“断零”的。。。。

入门者的答案前提就是:中性线不导通时电子式RCD的拒动。。。。

是知道把“断零”作为此欠压保护的目的的,对吧。。。。。。。

这下就可以解释,入门者之所以被我称为“掌门的”。。。。原因如下:

1、把《通规》和《民规》中的两条文做评价,其理解有一定的深度,此深度超过入门者。。。

2、虽然把两个条文做了比较,可是却又留有比较大的想象空间,显然知道二者联系不紧密。。。。

3、有自己的观点,却用关联不紧密的论据来论证观点,且不做评价,把评价留给别人,显然异常。。。

所谓“抛颗石子”,是总所周知了。。。。

4、对冷斑竹后面几个帖子置之不理,更是有失常理。。。。。。

每个入门新人都和冷斑竹打过交道,无不欢欣鼓舞,没人如入门者般矜持。。。。。。

5、面对老诚的套子,如视而不见,功力可见一斑。。。。。。

哈哈哈哈哈,入门者,本斑竹断的是也不是。。。。。。。。

一代掌门,不知从何而来。。。。欢迎欢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09:47 , Processed in 0.0730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