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尺短寸长

[求助] 更加疯狂的苏州供电局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6 22: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Desktop.rar (692.01 KB, 下载次数: 52)
提供一套苏州院的住宅图,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看看这个做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20 han2003神通。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08: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的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sad:}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08: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看了下苏州院的住宅图,除了SZ供电局的BT规定外,还发现住宅用户直接式电度表前未设置保护电器(比如表前熔断器),在苏州,这也是允许的吗?
发表于 2012-3-7 08: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这个图片为什么电源侧是5设备侧是10欧,这不符合中国的接地电阻的常规要求,一本在中国发行的书,为什么要选用这样的数据来编写呢?
个中原因,猜一下,这十成可能性是来自日本某资料上的图片。恕我大胆去猜一下,王老是不会计算中性点漂移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1 不怀疑自己看错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7 08: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113楼上传的文章中,矢量分析,一个词就证明了电工学的理论基础几乎是0。当然《电气应用》杂志社编者的水平也是不高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08: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图片为什么电源侧是5设备侧是10欧,这不符合中国的接地电阻的常规要求,一本在中国发行的书,为什么要选用这样的数据来编写呢?
个中原因,猜一下,这十成可能性是来自日本某资料上的图片。恕我大胆去猜一下,王老是不会计算中性点漂移的。平平淡淡 发表于 2012-3-7 08:45


{:titter:}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08: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实在是高!
发表于 2012-3-7 08: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老反复引用,坚信不移这个图是正确的,而不去考虑一下,按中国的接地规则来修改一下图片,恕我大胆去猜测,这图是王老抄来的。他对原作者的水平是不怀任何置疑的。
因为这符合日本的接地规则。个人猜测资料应当来自于日本的作品。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1 恕你恕你——必须的!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08: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

老诚老诚,符合你的胃口。{:smile:}
发表于 2012-3-7 09: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不再论说。这些琐事了。把中性点重复接地,理解为防中性线断裂,并且论证不具此项功能,然后反对中性点接。
就和论述1.45,是德国专家口授秘诀,用于周期性负荷保护一样。
风马牛不相及。明放着,中国国家电网,英,美,都是把中性线重复接地的。电气理论的合理性是必然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1 第二个老诚?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09: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好的,打住打住。
你说东来我说西,你在云里我雾里。
发表于 2012-3-7 09: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接地电阻的问题上,美国是不大于25欧,去人测量,一测20欧,人家不写20欧,给你个合格。再换外人测量,一测15欧,人家也不写15欧,写个合格。
这样就实现了工程资料验收的一致性。
在日本也是以不大于5欧,10欧,....,去测,不大于就可以了,至于到底是多少,各人测量结论不一,不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

在我国一定要精确到小数位上去,然后,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这是建筑电气界的做法。
接地电阻不是严格的电阻器。测量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其物理意义是什么?比如5欧,能代替一个5欧的电阻串入电路中吗?这都需要再做研究的。
(大地作为导体其电阻值是0.5欧)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09: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东来我说西,你在云里我雾里。
说不清来道不明,谁在弹琴谁念经?
     
发表于 2012-3-7 12: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看了下苏州院的住宅图,除了SZ供电局的BT规定外,还发现住宅用户直接式电度表前未设置保护电器(比如表前熔断器),在苏州,这也是允许的吗?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2-3-7 08:40

呵呵,SZ是苏州,也可以是深圳。
其实在深圳,电表也是如此设计的,据说是为了防止偷电。
不过如此设计,也没有原则性毛病。只要保护电器紧贴电表负荷侧设置即可。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3: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尺短寸长 于 2012-3-7 13:25 编辑
呵呵,SZ是苏州,也可以是深圳。
大鼻山 发表于 2012-3-7 12:59


哈哈,无巧不巧,凑巧凑一块了。

表前未设置保护电器(比如表前熔断器),电度表缺少短路保护,似有不妥。

在上海,电度表前均应设置表前熔断器。

比如:
表后32A微断,表前配40A的熔断器;
表后40A微断,表前配63A的熔断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6 09:27 , Processed in 0.13618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