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大鼻山

请教上海或苏州的朋友:关于TT系统变电所的出线开关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 15: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1-1 20: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苏沪地区的住宅设计项目:小区内拟设一座单独变电所,需要向本小区内的三座单体(小高层)以TT系统放射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0-7-17 09:46



回大鼻山:

大鼻山真心请教上海或苏州的朋友是假,真心质疑上海或苏州(江苏)供电局的做法是真。是也不是?呵呵。{:49:}
上海 10kV 电业站的低压配电系统采用 TT 接地型式后,其现状估计是无一做对,全部违反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有关接地故障保护的设计规定,主要就是如大鼻山所言不设置 RCD 或零序电流保护所造成(现 JGJ 16-2008 已不提及零序电流保护,同 IEC 规定。零序电流保护的的动作灵敏度不可能防范电气火灾)。

就目前的电气技术而言,10kV 变电所低压配电系统采用 TT 接地型式却不设置 RCD 或零序电流保护,接地故障保护的动作灵敏度不可能满足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的设计规定。
该错误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上海供电局(其他地区估计也有类似情况存在)一家独大,垄断经营、不思进取。自己不好好学,也不听他人劝,没治!
供电局牛啊!还不是一般的牛,套用本山大叔的口气:那是相当的牛!
当然,此怪现象也与没有专业机构监管有关。

1、对 RCD 的整定值,应按上、下级 RCD 剩余电流动作整定值的 3 倍及以上拉开级差,应以不小于 0.2s 的时差整定上、下级 RCD 的动作时间,以保证其选择性动作。

2、10kV 电业站的 AC380V 低压馈线侧的 RCD 环节,首先应在线路敷设完毕后、投运前要实测电缆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其次应在线路投运后对线路的实际泄漏电流进行实测:既要确保安全,又要避免误动作,剩余电流动作整定值可能还要作适当调整。

3、至于 RCD 是否跳闸,得视其 10kV 电业站的 AC380V 每一回低压馈线回路的重要性而定。

(1)  不重要的供电回路,RCD 应该跳闸。

(2)  重要的供电回路如含有消防负荷的混供回路(上海电业站的 AC380V 低压馈线,许多就是消防和非消防负荷的混供回路,进入建筑物后,才自低压配电室将消防、非消防负荷的配电线路严格分开)或本就是为消防专设的主、备用回路(非消防负荷的重要供电回路,还和委托方委托的不同设计任务有关,需要多方好好分析、商讨后确定),RCD 就得按报警不跳闸处理:
a.  有 FAS 或漏电火灾监控系统的建筑工程:RCD 报警信号应接入 FAS 或漏电火灾监控系统送消控室;
b.  无 FAS 的建筑工程:RCD 报警信号可送值班室(设置一信号控制箱即可)。
一旦出现 RCD 报警信号,必须通知专业人员(如专业的持证电工等)即刻检查、及时处理。

可怜,上海供电局的低压监察人员,有几个人懂;
可叹,上海供电局几个懂的人,又有谁愿意出头来颠覆以往的错误做法;
可悲,上海至今无人能扭转该低级错误做法。
本人提过意见,打过报告,惜人微言轻不起作用。唉,令人灰心丧气。

上海乃至全国电气火灾的发生率居高不下,难道和供电局违规设计、违规要求无关?
10kV 电业站违规也就罢了,不管怎样,它还属于供电部门违规。
更恶心、更危险的是,在建筑物内的低压总配电室,上海供电局要求采用配套的 PML1 低压柜(供电局定型产品),严重的问题就来了。这个 PML1 是不允许设 RCD 的,你若按规范做设计、装设 RCD,上海供电局低压监察人员就卡住不让你图纸通过,估计大鼻山是没领教过上海供电局的无理要求,我们是苦不堪言:因为这里变成我们民用建筑设计院违规了,且严重性和危害性远甚于上海供电局 10kV 电业站违规,一旦建筑物供电干线发生接地故障,其人身安全、电气火灾方面的问题堪忧。
还有,也是上海供电局的不成文霸王规定,住宅建筑的用户供电干线,不允许设置防止电气火灾的 RCD(这条还是强制性条文,上海供电局它也敢坚持不执行),你若按规范设计,一样不让你图纸通过,连上海消防局也管不了上海供电局的违规。
一直盼建设部设计大检查能管管此严重违规现象,有话说得好: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最后无奈发现,现在是:外来的和尚不念经了。
为何没有专业机构监管?
建设部、各地质监单位为何不管或者说管不到供电局设计违规、违规要求?
中国之一大怪现象也!

前几年,曾经有一次,上海供电局的低压监察人员下指令要求:附设在建筑物内的 10kV 电业站为本建筑物供电时,采用 TT 接地型式,同时又要求 10kV 电业站内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就采用建筑物共用接地装置,由我们建筑设计院完成该 10kV 电业站的接地施工图设计。
我善意提醒:如何实施 TT 接地型式?并准备拿出规范给他看。
不料,该低压监察人员大发雷霆,说是他已做了上百个 10kV 电业站,哪轮得到我来告诉他怎样来做 TT 接地,云云。

后来,我直接告状告到了编制上海市 DGJ08-100-2003《低压用户电气装置规程》(这本规程内也有几处原则错误和多处不合理的地方)的编制人员那里,才讨回公道。但这个 10kV 电业站内最终做没做对,还真不好说。

评分

参与人数 2E币 +90 收起 理由
阿斯 + 50 千万不可心灰意冷
admin + 40 欢迎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1: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鼻山 于 2010-11-1 21:19 编辑

呵呵,感谢楼上兄弟的激情回帖,让我了解到一个真相:没想到大上海如此大都市,电业部门却如此强势,抛国家标准于九霄云外哈
我另补充几点:
1、其实现有设计规范在TT系统方面有重大漏洞:规范一方面规定TT装设RCD时要求必备PE线,一方面又说TT可不配出PE线,自相矛盾;
2、我市(深圳,TN)在低压屏内一般也很少装设RCD啊。要装也是在住户电表总箱内装设;
3、我市供电部门一般仅提供10KV进线,而高压柜和变压器由业主购置、安装(验收后无偿转移给供电部门);供电部门仅对于低压柜内计量有要求,其他均不干涉。
     
发表于 2010-11-1 22: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感谢楼上兄弟的激情回帖,让我了解到一个真相:没想到大上海如此大都市,电业部门却如此强势,抛国家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0-11-1 21:12


得补充一下:
“1、其实现有设计规范在TT系统方面有重大漏洞:规范一方面规定TT装设RCD时要求必备PE线,一方面又说TT可不配出PE线,自相矛盾”,得看 PE 线从哪里算起。

1、10kV 电业站(TT 制)的 AC380V 低压馈线电缆,采用 3L+N 配出,不得配出 PE 线(否则就不是 TT 制了)。
2、 自建筑物内的受电 AC380V 低压总配电室(TT 制)开始,就应该配出 PE 线了。
3、 对 TT 制的 PE 线截面,还是有疑问:既然 TT 制的接地故障电流很小,那 PE 线截面好像就没必要像 TN 制选得那么大,尤其是在设置跳闸 RCD 的情况下,似乎更没必要。
但几乎没有人会减小截面选电缆,为什么?
请教各路高手,帮忙回答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3: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有规范(含IEC等效版国标)明文规定,TT系统中,“由同一接地故障保护电器保护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用PE线连接至共用的接地极上”。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3: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鼻山 于 2010-11-1 23:24 编辑

因此我的推论是,目前TT系统在国内应用比例极低;即便不小心用了,应用者绝大多数也是稀里糊涂或含糊其辞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阿斯 + 10 是这样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1 23: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我的推论是,目前TT系统在国内应用比例极低;即便不小心用了,应用者绝大多数也是稀里糊涂或含糊其辞
大鼻山 发表于 2010-11-1 23:07


有道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阿斯 + 10 现实情况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3: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不设PE线的情况下,TT系统的接地故障电流更难以预测,随意性太大,由此整定的RCD电流也纯属扯淡——不要因为算不清,就胡乱安它(RCD)一个30毫安或100毫安什么的;而一旦设了PE线,我又不知道TT系统还有多大优越性。
综上所述,TT系统左右不是人,纯属扯淡(至少目前在国内是如此)。
     
发表于 2010-11-1 23: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尺短寸长 于 2010-11-7 08:33 编辑
最好还是变电所内TN-S,出线到单体TN-C-S,用TT乱啊,所内用电怎么办
JHL123321 发表于 2010-10-29 16:17


“最好还是变电所内TN-S,出线到单体TN-C-S,用TT乱啊,所内用电怎么办”

1、10kV 电业站(TT 制)的 AC380V 低压馈线电缆,指的是对外部建筑物供电采用 TT 制(3L+N ),其10kV 电业站内部的 AC380V  供电是采用 TN-S 制。

2、10kV 电业站内部的 AC380V(1 类电气设备)供电要求如下
三相:
有 N 线:五芯电缆(线)——3L+N+PE ;无 N 线:四芯电缆(线)——3L+PE。
单相:
三芯电缆(线)——L+N+PE 。

一般情况下(特殊情况除外),10kV 电业站自己内部供电可不会设计甚么 TT 制的。

3、有些特殊情况下,TT 制供电是必须的,请看《建筑电气》2010-10 的文章就知道了。王老在 2003、2007、2008年均有专著论述过。
     
发表于 2010-11-1 23: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不设PE线的情况下,TT系统的接地故障电流更难以预测,随意性太大,由此整定的RCD电流也纯属扯淡——不要因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0-11-1 23:20


鼻兄,TT系统无PE线,接地故障电流从哪流啊?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3: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10kV 电业站(TT 制)的 AC380V 低压馈线电缆,指的是对外部建筑物供电采用 TT 制(3L+N )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0-11-1 23:20

那么该电业站AC380V引至外部建筑物的电缆的首端开关,就是该10kV 电业站内的低压屏出线开关。
该开关就负担着引至外部建筑物的低压电缆的接地故障保护任务(当然还有短路及过载保护功能),因此按照国标规定,该保护电器(开关)的负荷侧,就应该用PE线贯通连接至同一接地极——也就是说,国标要求出线电缆设置PE线。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3: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TT系统接地故障电流算不清,就胡乱安它(RCD)一个整定电流,如30毫安或100毫安什么的,这属于不负责任和极不严谨的。
可惜我看大人物的书籍里,只提TT如何独特优越性,就是不提其首端开关如何整定,甚至连开关都不愿意在示意图中画出。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阿斯 + 20 你来补充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1 23: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有规范(含IEC等效版国标)明文规定,TT系统中,“由同一接地故障保护电器保护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用PE线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0-11-1 23:01



还得再补充一下:
1、10kV 电业站(TT 制)的 AC380V 低压馈线 RCD,测得的剩余电流是带电导体发生接地故障后,自带电导体发生接地故障处经 PE 线、用户接地装置、经大地再经 10kV  电业站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装置返回变压器绕组,所以设置 RCD 没有问题存在。
2、上海供电局 10kV 电业站(TT 制)不设置  RCD 的理由,据了解是担心 RCD 误动作:若老跳闸,应付不过来。
实际他们搞错了,一般情况下,不发生接地故障或不发生超过剩余电流动作整定值的漏电,RCD 不会跳闸。若发生这种故障,RCD 就应该报警或跳闸。
TT 制:
重要的供电回路: RCD 报警不跳闸。
不重要供电回路: 发生接地故障或漏电,RCD 就应该跳闸以保人身安全和防范电气火灾。上、下级 RCD 选择性做到位,不会越级跳闸。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阿斯 + 20 恐怕就是担心应付不过来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3: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包括在路灯系统中,某些大家此前也强烈要求采用TT系统;可惜我也一直未见其开关如何配置。
在新的论文里,我们期待在看到推荐TT的同时,也学习学习其开关如何配置;不要光整理论的。
     
发表于 2010-11-2 00: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TT系统接地故障电流算不清,就胡乱安它(RCD)一个整定电流,如30毫安或100毫安什么的,这属于不负责任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0-11-1 23:38

刚好翻到王老500问一书,第8章TT系统明确规定TT系统首选保护电器为RCD,其次才是过电流保护电器,这是等同采用国际电工标准IEC60364-4-41的国家标准GB16895.21-2004的413.1.4.4条的规定;王老在讲课时还讲过IEC60364-5-53的国家标准GB16895.4-1997第531.2.4条规定,TT系统内如果只装一个RCD,它必须装设在电源进线处,除非电源进线处至RCD的线路和设备是双重绝缘的。
不知说的是否清楚?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17:08 , Processed in 0.08949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