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大家知道,TT系统中接地故障保护的保护电器动作特性,好像不是按照常规的电流大小来衡量的,而是按照如下预期接触电压公式来判定:
RA*Ia<=50V
其中,RA是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和PE线电阻;Ia是保护电器动作电流。其释义是,保证接地故障点的对地电压是安全的(即不大于50V)。
对此公式,各人均由各自解读,且颇多分歧。我的理解是:
1、假设TT系统发生了接地故障,其实际接地故障电流为Ic。则Ic等于220V/(工作接地电阻Rb+变压器阻抗+相线阻抗+PE线阻抗+保护接地电阻Re);当线路较短时,Ic约等于220V/(工作接地电阻Rb+保护接地电阻Re);以下2、3均指线路较短的情形。
2、当Ic>=Ia时,则保护电器会动作,则故障点对地电压为0V,可满足规范要求;
3、而当Ic<Ia,则保护电器不会动作,故障电压会一直存在;此时要想保证故障电压为安全的(即不大于50V),则要求220Re/(Rb+Re)<=50,亦即Rb/Re>17/5=3.4。也就是说,工作接地电阻须是故障点保护接地电阻的3.4倍以上!换言之,此时变压器处工作接地电阻应尽量大(如此则变电所分压大),而负荷侧保护接地电阻则尽量小(如此则故障处分压小)……
总结就是一句话:TT系统貌似不按故障电流来判定动作特性,实际上还是按的……
欢迎各路砖家开始放炮……:dizz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