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治学以诚

[规范条文]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2.2条大讨论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8 10: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治学以诚


    我的理解比较简单但我认为这问题可能就是这么直接: 这个公式是导体的热稳定校验,公式中之所以有I有S,说白了就是跟开关和导体本身和导体故障环境 直接关系的函数公式。既然是校验公式,肯定就得从最大故障条件下来校验了;I的话,首先三相Id肯定是绝大多数情况最大的,如果是发电机等相相Id更大的情况那肯定就得相相Id了呀;S的话,各种时间的取值,我认为就是各种保护设定时间了呀。若塑壳开关多半是瞬时吧,瞬时那就是开关的反应时间和执行机械动作时间之和了呗,我记得好像不大于0.4秒,请查证;若总路Ir3=OFF了,那么就考虑短延时时限了呀。至于1S,2S……那些更长的时间,我认为可能传统工业项目特殊情况下用得比较多吧,或者是老的传统保护遗留,比如传统电磁继电器等,反正我们民用,不得不承认基本上就是瞬时和短延时,其他特殊情况再议。。。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1: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治学以诚 于 2011-12-28 11:16 编辑

哦,I2t算得的单位是焦。
即1欧电阻上通以一定的电流一定的时间。产生的热能。
是由I2tR,除以R数值后,得到的,除数值,不除单位。

1欧电阻导体体积,好算,体积是面积的函数,就得,K*K*S*S。容易得出,K是由导体的本质自身属性与温升决定。
1=0.0175*L/S

L=S/0.0175
V=L*S=S*S/0.0175
Q=C*密度*V*温升=C*密度*S*S/0.0175*温升=K*K*S*S
发表于 2013-1-19 21: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在在学习中,
发表于 2013-1-29 16: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3# 治学以诚


    英语水平有待提高
     
发表于 2013-1-29 17: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帖子,衍生两篇论文。值了
发表于 2015-1-23 14: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问题我平常怎么就没注意到过呢,整天就知道埋头画图,理论联系实际的东西还是太少了。
发表于 2015-1-29 10: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惭愧  没算过
发表于 2015-3-13 16: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做项目,每条主干都算

点评

为什么只算到干线?只算到干线,规范有这么说吗?  发表于 2016-9-17 08:50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08: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vengeson 发表于 2015-3-13 16:24
我们做项目,每条主干都算

能否附一份计算书,大家来学习。
     
发表于 2024-7-5 09: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I取最大短路电流,T是短路电流持续时间,看所选保护元件的动作时间
     
发表于 2024-7-5 11: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一远端短路热稳定校验,扯出这么多幺蛾子徒有虚名的大佬看来也有,但还是有不少明白人。
      工程问题:短路点位置选择,短路类型选择。一律按最不利最简单,就是首端三相、单相短路。但相保单相短路时,K值可能有变。
      技术问题:t是假想时间,低压取值为短路电流持续时间,该时间等于保护动作时间+断路器额定开断时间,额定开断时间=固有分闸时间+燃弧时间。
      概念问题:能量冲击强度指标之一:短路电流热脉冲,与短路温升单调正相关。实际短路热脉冲与元件所能承受的热脉冲比较,是为热稳定校验。
     
发表于 2024-7-8 08: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治学以诚被禁言后,
好多帖子里的回复都看不到,
想不到这个帖子里竟然还有,
周末闲着就把帖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真是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21:47 , Processed in 0.09269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