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31647|回复: 53

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9 16: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
<P>两台200kVA变压器一用一备,4芯电缆出线到一个进线柜的4极双电源转换开关,问题是电缆是4芯的,到低压柜那里怎么接?可不可以这样:把两路电缆第4芯看成PEN,在转换开关每路进线的N端子上分出一根“PE”线接柜内PE排,可不可以?电缆已经采购,真的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大家帮个忙吧!</P>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发表于 2008-10-29 20: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P>给你看看实物,这是上次去西门子工厂用手机照下的8PT进线柜.</P>
<P> 2008102920563727.jpg </P>
<P> 2008102920573527.jpg </P>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21: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P><STRONG>谢谢bsdi兄弟!</STRONG></P>
<P>上图没怎么看清,只有4根排?N排还是半截?N排对面是什么排?</P>
<P>下图柜内竖直的类似于PEN,横向2根分别是N和PE吧?柜最下面那根布满螺丝的怎么好象是MEB啊?有2处与接地干线连接。</P>
发表于 2008-10-29 22: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P>上下图为整体看.</P>
<P>因为8PT母线为后返的方式,和一般进线柜的母线返的方式不一样,我是从柜后照的,这点看不明白没关系.</P>
<P>通过这个图,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N(PEN)通过螺栓固定分出PE母排.</P>
<P>下柜内竖直的为PE母排,横向2根为固定支架,柜下PE母排上的螺栓是供接地用的.</P>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22: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P>说实话,为了这个问题困惑了很久,先后查看了很多图籍,请教了不少同行,问题主要集中在:TN-S中接地干线是否可用扁钢作为故障回路的导体?接地干线是否应该是与相导体(本例中的电缆)同材质,S/2截面?</P>
<P>在接地装置图籍中,TN-S是4根母线由变压器到受电柜(类似于4芯电缆),PE线采用另一路径的接地干线(未说明规格);在设计深度图样中,变压器出线也是4根母线,PE线另接,而且在接地平面图中是采用扁钢;在干式变压器安装图籍中,推荐低压侧出线无论电缆还是母排都是4芯、在常用数据手册中低压侧出线也是4芯,推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导体中包括扁钢。</P>
<P>在民规指南288页最后一行“按热稳定来校验接地导体是必须的。D,yn11接线组别的变压器,其单相接地阻抗小,接地短路电流大增,其导体截面应加大。。。”并推荐200kVA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导体为25X4扁钢。</P>
<P>从图籍和规范可以看出,都推荐过扁钢作为故障回路的导体接地干线,那么按照我说的情况,两路4X240电缆直接进双电源转换开关,柜内PE排直接与电缆沟内40X4扁钢连接,以此扁钢作为PE线故障回路导体,在这里,满足热稳定的前提下,不必遵循同材质和S/2的规定。这样做均与图籍规范相符合。</P>
<P>结论是:两路4芯电缆进4极双电源转换开关,柜内PE排与电缆沟内做接地干线的扁钢连接,这样构成TN-S系统,不知道大家同意吗?<BR>恳请指正,谢谢!<BR></P>
     
发表于 2008-10-29 22: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P>“两路4芯电缆进4极双电源转换开关,柜内PE排与电缆沟内做接地干线的扁钢连接,这样构成TN-S系统,”</P>
<P>我赞同。。</P>
<P>只要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中性线不再接地,这中性线就是N线,而不是PEN线,你的做法就成立。</P>
发表于 2008-10-29 22: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P>1.PE母排可以用扁钢,一般PE母排按照N母排的选择方式进行选择,并不一定是S/2.</P>
<P>2.GB图籍的做法我觉得有问题,变压器中性点不能直接接地,这样会构成杂散电流的路径.实际操作中,以前我都是接上,现在做的工程都没接. </P>
<P>3.看GB图籍04DX101-1 4-3页,有假设条件计算出的数据.</P>
<P>4.PE母排首先要与基础槽钢相连,基础槽钢与电缆沟支架相连,这样做主要是等电位.裸露正常非带电导体短距离可以作为故障回路导体,长距离不行,还是带绝缘层保护的导体有把握些,能够计算.</P>
<P>5.PEN分成N(PEN)和PE,PE接地,这样就构成了TN-S系统.</P>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23: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P>谢谢冷版和bsdi兄,听说bsdi兄是做变配电的高手,以后请多指教!</P>
<P>1、PE母排可以用扁钢,那么PE母排怎么按照N母排的选择方式进行选择呢?</P>
<P>2、bsdi兄所说的是不是近来专家提倡低压柜内一点接地?那么就类似于图籍上的TN-C-S系统了,但目前GB图籍还没修改,我的本意是按照GB图籍来,以求自保。。。</P>
<P>3、看到了假设条件,切除时间0。6S,应该是算上了短延时?</P>
<P>4、如果仅按照GB图籍和现行规范,40X4扁钢作为故障回路导体,有问题吗?(当然,除了相保阻抗要大些)</P>
<P>5、这一点好象还是说一点接地的问题,我这里一个柜两路电源进一个转换开关,很乱的。。。</P>
发表于 2008-10-29 23: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TNS</B></FONT> 在(<I>2008-10-29 16:01:07</I>)的发言<BR>
<P>两台200kVA变压器一用一备,4芯电缆出线到一个进线柜的4极双电源转换开关,问题是电缆是4芯的,到低压柜那里怎么接?可不可以这样:把两路电缆第4芯看成PEN,在转换开关每路进线的N端子上分出一根“PE”线接柜内PE排,可不可以?电缆已经采购,真的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大家帮个忙吧!</P></DIV>
<P>既然把电缆第4芯看成PEN,第4芯应直接接PE排,此时用4极双电源转换开关毫无意义。</P>

<P><BR><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8: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P>同意8楼,我觉得也是这样,那么采用我4楼结论那样的做法有问题吗?</P>
<P>另外一个问题。</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我这个工程采用了钢管穿4芯电缆,PE用扁钢,那么在单相接地时,钢管内的电流矢量和也不为零,将会有涡流,是不是会进一步增大相保回路阻抗?</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图籍中4根母排加扁钢PE的方式,在单相接地时,4根母排的电流矢量和将不为零,母排的金属外壳也存在同样的问题。</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不知道该采用什么保护管?采用PVC管暗敷在混凝土地面下?那么穿墙怎么办?请大家出个主意,谢谢!</P>
     
发表于 2008-10-30 08: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P>1、PE线是严禁无故断开的。因此,采用四极ATSE时,PE线(或PEN线)不应穿过开关本体断开部位。</P>
<P>2、裸露的扁钢可否充当故障电流通路?太可以了!谁说不可以?如果不可以,为什么还要求其截面根据变压器不同容量(实际是不同故障电流)而改变?如果不可以,你设置它是用来干嘛的?……说到裸露问题,雷击建筑物时,你说建筑物钢柱能用手摸不?我想可以。</P>
<P>3、国标图集给出了接地中性线的截面,而环形室内干线(PE)无明确。对此,我认为,通过中性线所来的故障电流,在PE线上多为双向分流,故其截面可在图集截面的基础上打折(大于0.5小于1的系数),稳妥点可取0.7~0.8倍。(我博文上有论述,尚未上传)。</P>
<P>4、图集热稳定确实是按照0.6s(短延时)计算的。但实际工程应按实际设计延时计算;若未设置短延时,则接地线截面还可减小(按照“时间开根号”的倒数)。</P>
<P>5、撇开其他因素而论,在距离变压器很近的范围内(比如10米或20米),PE和N何时连接或分开,不会造成多大电气事故或隐患。只管睡你安稳觉。</P>
     
发表于 2008-10-30 08: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 <B>TNS</B></FONT> 在(<I>2008-10-30 8:12:27</I>)的发言<BR>
<P>同意8楼,我觉得也是这样,那么采用我4楼结论那样的做法有问题吗?</P>
<P>另外一个问题。</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我这个工程采用了钢管穿4芯电缆,PE用扁钢,那么在单相接地时,钢管内的电流矢量和也不为零,将会有涡流,是不是会进一步增大相保回路阻抗?</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图籍中4根母排加扁钢PE的方式,在单相接地时,4根母排的电流矢量和将不为零,母排的金属外壳也存在同样的问题。</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不知道该采用什么保护管?采用PVC管暗敷在混凝土地面下?那么穿墙怎么办?请大家出个主意,谢谢!</P></DIV><BR>钢管截面和连续性满足热稳定时,可用来作为PE线呀!此时你的第四芯电缆可视为单纯的N线。<BR>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9: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P>比如,图籍上接地母线穿墙引出都套塑料管,我这个4芯电缆穿钢管也是同样的道理吧,</P>
<P>看了下规范钢管可以采取"分割磁路措施",不知道有现成的产品卖,还是买个钢管回来自己加工?</P>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9: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P>鼻哥:1、两路4芯电缆进4极双电源转换开关,柜内PE排与电缆沟内做接地干线的扁钢连接,这样构成TN-S系统,有问题吗?</P>
<P>2、我这个工程采用了钢管穿4芯电缆,PE用扁钢,那么在单相接地时,钢管内的电流矢量和也不为零,将会有涡流,是不是会进一步增大相保回路阻抗?</P>
<P><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9: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紧急求助!!低压双电源系统接地线的做法

钢管没做PE线,因为钢管不是线路全长,变压器室与低压室一墙之隔,电缆长度10多米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6 08:46 , Processed in 0.11451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