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治学以诚

[规范条文]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2.2条大讨论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5 20: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诚真跳跃 刚说YJV最终温度 你列出钢芯铝导体干什么?
up to  less than 重要吗?4.99可以是less than  5可以是up to
可不管哪个地方 包括你举例 至少说明近似计算中把5做为是否考虑与外界热交换的临界点
工程实际中 你先找出来个大于5s的 t-温升-短路电流的函数来?
无论你用哪个公式算 在一定的短路电流下 导体在截面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从工作温度到最终温度可耐受5s 其结论又意义何在?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0: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up to 5 s
less than 5 s

一词之差,国内与国外的差别遥之万里。痛煞我心。中国啊,出个专家,救救人命吧。

你以为我这句话是开玩笑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冷若冰 + 10 我来酒我来酒。。。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5 20: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这个,难道以后可以去编规范嘛。。。。。。。

阿斯,你是编过规范,你怎么不计算一下这个数值啊。。。。。

哈哈哈哈哈,给我起哄一把,有人就晕了,我还以为真的不搭理我呢,还不是搭理了。。。

不过说话还是这么不客气,也不知道我欠人家什么了。。。。。尺短,看见没,人家多给你面子啊。。。

你倒是好,面子也不给人留一个,哎,以德服人,尺短,要以德服人。。。。

老诚还是扣我的威望,再扣我也比人多,哈哈哈哈,怕啥啊。。。。一个威望灌一帖,我得灌回来啊。。。。

哎,还真的心疼。。。谁给我加几个回来。。。。
     
发表于 2010-12-5 20: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诚,“up to 5 s   less than 5 s”这个难道是原文?

你中文不咋的,翻译过来会不会有误啊。。。。这个玩笑真的大了哦。。。
     
发表于 2010-12-5 20: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依你所列公式 t A I θ几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当导体类型确定 那么θ确定 同意否?
I可以给定 如你假设30kA
那么就成了t与A的关系
t=5s 有对应的A值  t大于5s 该公式你觉得适用否?
t越大 则A越大 工程实际中 用t来选择或者校验A有何不可?
我干吗非要让它作用5s?t可控(断路器分断时间) 减小t 以便于减小A

同样的 I越大 A也越大
此时减小I(使用有限流作用断路器)以便于减小A

这都是断路器制造和选择的指标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的意义
     
发表于 2010-12-5 20: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都是断路器制造和选择的指标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的意义————老诚,你看看,最后结果都指向断路器。。。

老诚,你还有什么好说的。。。。这话我怎么好像也说过啊。。。老诚,说断路器算不算灌水啊。。。

奇怪啊,有人说和我没有共同点,很不客观且不严谨嘛。

至少有两个共同点是摆在这的:都是斑竹,都对老诚恭敬有礼。。。。。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0: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我两稍有不同。
一套装置,一旦确立。安装起来后,所有的参数都是定数,不再是变数。
短路电流是确定数,截面是确定数,导体最大温升是确定数,最大短路允许持续时间是确定数。

我只是受你启发,顺手搜了一个样本。我不愿意再去多搜,我直觉认为国外的电缆参数可能都是up to 5 s。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0: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干吗非要让它作用5s?

以此衡量一套装置的可靠性程度。我深信只有满足“不小于5S”才正确。
     
发表于 2010-12-5 20: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若冰 于 2010-12-5 20:40 编辑

短路电流是确定数,截面是确定数,导体最大温升是确定数,最大短路允许持续时间是确定数。——— 不对。。

算了算了,我不打搅了。。。你们继续探讨。。。。
     
发表于 2010-12-5 21: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套装置,一旦确立。安装起来后,所有的参数都是定数,不再是变数。
问题我们这行干的活就是没确定的时候需要我们确定装置的活。
最基本的就是选多大的导体截面 断路器各参数的整定
     
发表于 2010-12-5 21: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怎么了,就歇菜了。。。你们谈不下去了。。。。。。

话题一开始就是一个问题。。。。。规范的问题不在于这里。。。。

引用无限斑竹119楼的一句话:不客气地说 离我(《低规》4.2.2)远点。。。你的明白?
     
发表于 2010-12-5 21: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告诉我为什么是5秒,而不是4秒或6秒吗?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0-11-29 17:31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并且有所建树,写一篇论文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是好的。

可惜,没有按照这个思路,而去谈论什么热学原理。。。。抠规范字眼。这不扯呢嘛。。。。

怎么样,这么扯,把好好的规范,好好的设计思维都搅了,就觉得好了。

什么探讨技术问题,都胡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你们反思去吧。。。。

看看帖子前面同行们的回帖,把大家都带去搞什么了。。。

规范条文没错,就按照这个数据去校核导体热稳定。。。。。错的是某些人。。。

这些人,可以离我们的论坛远点。。。。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8: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讲什么,都是鸡同鸭讲。
不过只要不灌水,我是欢迎跟帖的。改造一个是一个,上帝不弃恶民,改过就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8: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8: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10.1 General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the thermal and electromagnetic effects of short-circuit currents are dealt with within IEC 61660-2, which is applicable to short-circuit currents in d.c. auxiliary installations in power plants and substations and IEC 60865-1, related to three-phase a.c. systems.

10.2 a.c. systems
10.2.1 Thermal effects and thermal short-circuit strength
The thermal withstand capability (thermal short-circuit strength) of equipment is determined by the maximal permissible conductor temperature prior to the short- circuit, the duration of the short-circuit and 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itself. The maximal permissible temperature of conductors under 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in the case of short-circuits, e.g., as per DIN VDE 0276, is summarised in Table 10.1. Figures are given for a short-circuit duration of T k = 5 s. It is assumed that no heat transfer is taking place during the short-circuit duration (adiabatic heating). Skin- and proximity-effects are neglected, the specific caloric heat of the conductor and insulation is constant and the relation resistance-to-temperature is linear. Special consideration is to be taken for conductors in a.c. installations with cross-section above 600 mm 2, as the skin-effect ha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IEC 60986:1989 and IEC 60949:1988 for cables and isolated conductors are to be met.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10 收起 理由
冷若冰 + 10 翻译费。。。。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21:38 , Processed in 0.08351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