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建筑电气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楼主: 大鼻山

2011年06期<低压电缆热稳定校验探讨>欢迎研讨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2 09: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好啊。

希望此贴能最终有个定论。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9: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拙文的核心观点建立在两条基本前提之上:

一、短路校验点选在电缆非首端的第一个接头处;
二、5s>t>0.1s,采用公式1;t<0.1s,采用公式2。

不认同拙文上述2条基本前提的,可不参与本文的切磋和探讨。因为大家失去了共同的研讨基础
     
发表于 2011-7-12 09: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话别说一半。其中的Ac、Ts分别是什么呢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9 12:45


哈哈,就是电缆截面和短路假想时间。
     
发表于 2011-7-12 09: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GB 16895.5-2000(idt IEC 60364-4-4 3:1977)《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4部分:安全防护 第43章:过电流保护》4 ...
尺短寸长 发表于 2011-7-10 05:13


呵呵,老诚怀疑IEC的这个公式。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0: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就是电缆截面和短路假想时间。
东海龙王 发表于 2011-7-12 09:44

可短路校验点取在哪里呢?这才是问题之关键。
如果取母线处短路,则计算结果惊人
     
发表于 2011-7-12 10: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现行规范或手册,是没有”最小长度“或”临界截面“之说。那是为了便于描述而自创术语。不过,好像也没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0 08:55


我觉得高压和电缆在这点是共同的,我在自己的另外一个粗浅的论文里也坚持这个观点。
电压等级的不同,不能改变一个物理原理的本质。
     
发表于 2011-7-12 1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老弟找《钢铁电力设计手册》看看。我手头只有该书残缺的网络版,拿不定其最初根源。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0 17:21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内容也是借鉴了这些老版本的手册。
     
发表于 2011-7-12 10: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瞒老弟说,我虽在拙文中也提及了I2T,那只是让论文内容看起来更完整,但我内心其实是比较抵制I2T的,因 ...
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0 17:42


我的猜测就是:
既然保护电器应该在短路电流在导体及连接处产生的热效应和机械力造成危险之前分断短路电流,那么就把电缆允许的最大热压力承载值和保护电器的允通能量联系起来了。
     
发表于 2011-7-12 10: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稳定最小长度”的计算 ———— 从论文的角度来评价,这是本文的亮点。。。。。。
上向明了冷兄,这回 ...
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7-11 04:46


老诚,不能动不动就说别人是瞎扯。
从网易电气到建筑电气,我是见证了鼻子的。他是个肯动脑筋的人。并且向来重视实践,重视推导,而不是局限于文字字面意思。
要是你能把中国的电气水平拖到23世纪,我真的佩服你!
发表于 2011-7-12 10: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97楼图片中,
“目前的做法是允许的,精确的计算并没有太大的价值,这个近似公式是足够的,是常用的。”
这句话的道理在那?
目前的做法是什么?为什么允许?
精确的计算为什么没有价值?
这个公式为什么足够?

文章的前提性错误有:
1、他这个时间是怎么控制的?
2、为什么要用线路短路电流来校验电缆的容许电流?(不要说规范是如此,规范公式并不太对)
前提性错了,结论就完全不对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4: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保护电器应该在短路电流在导体及连接处产生的热效应和机械力造成危险之前分断短路电流,那么就把电缆允许的最大热压力承载值和保护电器的允通能量联系起来了。东海龙王 发表于 2011-7-12 10:27

如此一来,同一电缆的热稳定,就要受制于不同品牌的断路器的具体选型。换而言之,同一电缆,用了东家开关产品可行,而用了西家开关则不可行,这太别扭了~

其实,不同的断路器,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东西呢?除了不同的动作时间,它还能带来什么呢?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单单研究动作时间即可呢?
发表于 2011-7-13 17: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我觉得很有意义,目前很多厂家拿不出来能量曲线,大家都没校验。
研究一下适用的校验公式很有必要。但公式的推出除了理论的,还得有实测才行,大鼻山能找到厂家做做验证就不仅仅是论文,而是科研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E币 +20 收起 理由
尺短寸长 + 20 建议甚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13 19: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我开新贴夸了这篇文章。。。。。。

我认为剩下的可以给老诚作为研究课题继续下去了。。。。。

大鼻山做了大鼻山能做的,很不错的说。。。。。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21: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鼻山 于 2011-7-13 21:28 编辑

“大鼻山能找到厂家做做验证”??
做验证可以,但厂家必须取电缆非首端的第一个接头处短路才行。若不顾发生故障概率大小、任取第一个接头处之前的某点短路,则肯定验证不过。

也就是说,是否进行厂家验证不是关键,关键还是你的短路校验点打算取在何处。
     
发表于 2011-7-13 21: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不顾发生故障概率大小、任取第一个接头处之前的某点短路,则肯定验证不过。大鼻山 发表于 2011-7-13 21:23


限流型断路器,瞬动脱扣(t<0.1s)——下“若不顾发生故障概率大小、任取第一个接头处之前的某点短路,则肯定验证不过”结论,估计十之八九有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帖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电气》杂志官方论坛 ( 蜀ICP备06020337号-1  

GMT+8, 2025-5-25 09:49 , Processed in 0.07522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